原标题:
龙门县纪委监委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用水难”变“供水畅”
“十分感谢你们为我村解决了饮水保障问题,让村民饮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龙门县龙华镇水口村的村民对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道。从“用水难”到“供水畅”的转变,既是相关部门着力惠民生的工作缩影,更是龙门县纪委监委发挥专项监督作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生动实践。
近期以来,龙门县纪委监委聚焦群众关切,监督推动解决群众饮水问题,通过系列举措让广大群众用上“顺心水”“安心水”,赢得了群众点赞。
精准靶向监督,让群众用水“顺心”又“放心”
地处龙门县中部的龙华镇水口村,长期以来依靠小型的集中供水工程为村民供水。然而,在枯水期与干旱季节,寻求稳定、干净的水源供应成为了当地村民的一个难题。
得知这一情况后,龙门县纪委监委积极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督促县水利局、水务公司前往水口村实地调研,根据实际制定并实施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县城水厂延伸到龙江镇的供水管网接入到龙华镇水口村及其他行政村。
经过不懈努力,供水管网顺利接通,困扰水口村多年的饮用水保障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龙门县纪委监委除了让群众用上“顺心水”,还着力保障群众喝上“放心水”。
2024年9月,龙门县委第一巡察组下沉调研期间,了解到原地派矿场下游村民担心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但苦于找不到权威检测机构检测水质,对水质的担忧持续笼罩在当地村民心中。
在第一巡察组推动下,龙门县疾控中心立即制定并实施了农村饮用水检测实施方案。经检测,地派矿场下游村庄水质未检测出含有害金属元素等安全隐患。
龙门县疾控中心举一反三,同时对南昆山生态旅游区、地派镇、龙潭镇、蓝田瑶族乡4个乡镇的农村饮用水进行检测,切实保障当地群众用水舒心、用水安心、用水放心。
聚焦水利水质,织好群众用水“安全网”
龙门县纪委监委聚焦供水工程和水源质量两手抓,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监督举措,切实解决了群众的饮水难题,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用实际行动织好了民生的“安全网”。
在供水工程方面,针对部分地区存在的供水设施分散、用水安全及南北区域性供水差异等难题,龙门县纪委监委督促县水利、水务部门谋划龙门县南北片区供水设施规划化建设,并推动实施左潭片区农村集中供水主管网、铁岗片区供水设施改造提升、清塘等地供水设施改造提升等工程建设。
聚焦饮水质量关,龙门县纪委监委督促水利部门对全县267宗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进行水质监测,经检测水质合格率达99%以上,确保群众真正用上“放心水、安心水、幸福水”。截至目前,全县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提升建设工程已完成投资约1.2亿余元,规模化覆盖率达82%,受益人口约1.1万人。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卢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