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您或许在跟亲友会面,或许在休息休闲,突然,来了一通电话:“您是XXX吗?X月X日您是不是去过XXX?”“您做核酸了吗?您身份证多少?”很多人接到电话第一反应是:“TA到底是谁?为什么知道我最近去过哪里?为什么要问我身份证号?TA是不是骗子?”
其实,来电者的真实身份是——流调员,他们来自疾控中心或者是公共卫生中心。只要一收到流调指令,他们就得立即赶往“案发现场”,因为他们是传染病界的“福尔摩斯”。近日,惠州公开透明的新冠肺炎信息通报背后,正是惠州疾控流调员夜以继日忙碌的结果。
那么,什么是流调?哪些人要做流调?如果流调员打你电话,你该如何配合?惠州市疾控中心进行了解答。
什么是流调?
流调的全称是流行病学调查。流调的意义就是要搞明白在过去重要时间段里,你走过的路、遇到的人和发生的那些事,是否有传播疾病的可能或被传染疾病的风险。这过程,其实就跟福尔摩斯探案一样,抽丝剥茧,通过线索弄清传播链条,发现密接和次密接人群,并找出引起疾病流行的主要原因,采取精准的防控措施。
为啥要做流调?
流调是疫情控制的关键,流调收集的信息能起到有效遏制疫情的关键作用,体现在——
可以追踪传染源(患者)的活动轨迹;
评估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划定风险区域;
追踪密切接触者、排查高危人群;
是开展风险评估、制定疫情防控政策的基本依据。
哪些人要做流调?
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
无症状感染者
与以上人员及可疑污染环境有过密切接触或共同暴露的人员
流调都问些啥?
个人信息:
姓名、年龄、家住哪里、家里有几人、现在位置……
健康状况:
近期可有不适?近期是否就医?是否有发烧咳嗽等异常情况,是否做过核酸检测……
疫区旅游史:
是否去疫区旅行过、经停过,走过的路,到过的地方……
疫区居住史:
你的老家在哪?回去住了没?
病例密切接触史:
同乘旅客、近距离交流、居家成员、同事同学、围观群众……
交通工具:
是否乘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
其他必要信息:
对疾病防控有用的信息。
流调员打你电话,该咋办?
1. 接到流调电话时,先稳住、不要慌。被流调,不等于被感染。
2. 遇到流调人员登门拜访或电话、微信询问时,请一定配合,仔细回顾近期行程,如实回答。
因为,就像看病一样,医生只有获得准确的疾病信息,才能给出正确的诊疗方案。
流调人员只有获得真实、有效的人群信息,才能科学评估疫情动态,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
拒不配合,故意隐瞒情况,造成疫情传播的还会被依法依规惩处。
流调会保护隐私吗?
必须的!
流调过程中,公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是受法律保护的,所获得的所有信息都严格保密。
但要注意别被骗!
这7件事,流调员绝对不会问!
真正的流调工作人员,并不会——
询问财产等与疾病传播不相关的问题;
以任何理由发送二维码让你扫描;
找你索要银行卡号、密码或验证码;
以任何理由发送链接让你点击;
推销任何产品或以任何理由要求你付费;
以任何理由要求你加入QQ群、微信群;
以任何理由让你转账和进行所谓的“资金核查”。
【相关提醒】
这种疫情防控违法违规行为,千万不要做!
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尤其是重点地区旅居史)、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会有什么后果?
首先承担民事责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其次承担行政责任。这是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行为,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最后,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引起新冠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按《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确诊病人、病原携带者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故意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