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女士是一名乳腺癌患者,需要长期化疗。此前她治疗疾病的抗肿瘤药物多西他赛注射液(20mg/瓶)的价格为1497.17元,如今仅需29.8元,降幅达98%。按每次化疗用112.5mg计算,她只需167.625元,每3周一次,一年可节省费用43万多元,大大减轻了医疗负担。
刘女士医疗负担的减轻,得益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在惠州的落地。记者了解到,从2019年底开始,惠州市紧跟国家、省药品集中采购改革步伐,落地实施五批次国家集中采购,共计218个药品中选品种在医院全面供应,减轻了患者用药负担。
时间回到2019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明确了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目的是探索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和以市场为主导的药价形成机制,降低群众药费负担,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以联盟地区公立医疗机构为集中采购主体,采取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的方式,与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谈判,进而达到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的目的。集中采购可以理解为政府主导的大型“团购”。
市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国家实施药品集中采购以来,惠州先后实施五批次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累计节省采购费用12.98亿元,为患者减负超3亿元,基金减压超9亿元,实现医院采购成本降低、基金支付压力降低、群众药费负担降低的“三赢”局面。
国家通过“团购”的方式让药品价格大幅下降,有些患者不禁疑问:“药品降价幅度这么大,质量有保障吗?”对此,该负责人表示,集中采购以通过一致性评价作为入围标准,可以保证其质量和疗效。药品监管部门将加强对中选品种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质量监管,提高抽检频次,加大违法违规企业追责力度。
惠州日报记者骆国红 特约通讯员肖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