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协助社区接种疫苗送进家门,健身+公益,志愿者捡跑传播文明新风尚……在惠州,志愿服务天天见、日日新。4月8日下午,记者从2022年惠州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会上获悉,今年我市依照《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文明惠州志愿服务在行动-惠州市2022年志愿服务系列主题活动》方案,明确了今年22项重点工作任务贯穿全年,着力构建新时代志愿服务新体系,不断推动我市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4月8日下午,2022年惠州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会召开。
让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
为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更好融入日常生活、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文明创建,让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努力营造全社会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我市今年将今年重点开展22项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在惠州火车站开展防疫志愿服务。
据悉,这重点开展的22项志愿服务工作都是紧紧围绕中央文明办部署的重点工作任务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最新要求,围绕惠州焕发岭东名郡时尚魅力,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的工作目标,每一项都明确了相关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相关牵头单位、责任单位。
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清洁活动。
22项工作任务中,特别突出2项重点项目,即常态化开展“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和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这两项活动贯穿全年。其中,“关爱自然卫生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广大志愿者参与捡垃圾、环保宣传、文明劝导、捡跑等志愿服务,旨在通过小切口推动城市大变化,为惠州打造最干净的城市献上志愿服务力量,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目前,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发动组织全市20多个骨干志愿服务组织,在相对固定的区域常态化开展活动。同时,发动广大跑友开展公益捡跑活动,为了发动更多志愿者参与进来,计划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开展七县区联动的万人捡跑活动。
志愿者上门协助老人接种疫苗。
另一个常态化开展的是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防控疫情,我市志愿者坚守不懈。目前,我市各个职能部门按照结队下沉的要求,组织本单位党员志愿者和行业志愿者下沉到结队社区,协助三人小组、核酸检测、社区疫情防控、管控区管控、扶老助弱、心理辅导等志愿服务活动;我市也广泛发动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包括基层社区志愿服务队就近就便参与一线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近一个月来,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组织达2300多个,参与志愿者达15.6万余人次,为做好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推动“志愿惠州”小程序开发
助力志愿服务高效便捷开展
记者从会上获悉,为进一步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运作,目前,我市正在大力推动“志愿惠州”小程序开发,在现有志愿云的基础上开发提升功能,不断提升平台服务功能,做到更加快捷高效便民,同时也计划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志愿服务制度,加大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力度,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常态化。为打造和擦亮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推动志愿服务常态长效,我市也将引导志愿服务从“活动”向“项目”转化,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成立志愿服务团队,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打造一批应急应需、利民便民的志愿服务项目。
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
此外,为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全民参与,拓展服务阵地,让志愿服务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今年我市将重点推动社区志愿服务优化提升。建立完善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的居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制度化推动社区居民尤其是党员、团员、青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紧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一阵地,探索“社工+义工+N”模式,充分发挥结队单位、结队组织、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的联动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满足基层广大群众实际需求,发动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和服务,推动社区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助力建设文明和谐平安社区。
文图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马海菊 通讯员郑思敏
22项志愿服务活动具体内容
(一)开展“中国梦?新春美”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围绕元旦、春节、元宵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佳节尚文明?志愿关爱行”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开展关爱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美好生活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文化文艺志愿者开展“文化进万家”“文艺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开展文明过节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春运暖程志愿服务活动。
(二)开展“中国梦?雷锋美”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围绕3月5日学雷锋日,开展“中国梦?雷锋美”系列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动员组织广大志愿者坚守“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初心,牢记“报效国家、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志愿使命,继续发扬雷锋精神,用实际行动书写“一流城市?文明惠州”的新时代雷锋故事。
(三)开展“中国梦?巾帼美”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围绕3月8日国际妇女节,开展“巾帼关爱行动”,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为重点,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志愿服务活动,在重要传统节日和时间节点组织家庭文明建设志愿服务活动。
(四)常态化开展卫生环保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围绕3月22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和全国低碳日等,组织志愿者参与环保宣传教育、绿色低碳实践、垃圾分类宣传、人居环境维护、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等志愿服务活动,倡导节约资源、绿色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展绿化美化志愿服务,组织动员人们参与义务植树、认养绿地、巡逻护林,参与公园绿地、旅游景区、重要河流和水资源地生态环境治理,培育崇尚自然、善待环境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五)常态化开展医疗健康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围绕4月7日世界卫生健康日和6月6日全国爱眼日及世界献血日,开展“医疗健康”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医疗卫生志愿者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提供健康体检、保健咨询和常见病诊疗等志愿服务。普及健康知识,深入企业、学校、社区开展老人、儿童口腔健康、孕妇课堂、职业健康、无偿献血等公益宣传讲座。
(六)常态化开展社会治安平安建设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围绕4月15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展社会治安平安建设志愿服务活动。按照平安惠州建设总体目标,广泛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参加社区治安巡逻、纠纷调处、特殊人群帮教活动,宣传防火防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宣传普及防灾避险、疏散安置、急病救治技能,发放扫黑除恶、禁毒宣传、反恐怖宣传、反邪教宣传、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资料。
(七)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围绕4月22日世界法律日,开展“法律援助、普法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发放宪法读本、《民法典》等资料,普及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推动法治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进网络、进万家,让更多的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推动法制副主任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志愿服务活动,采取以案说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等形式为群众提供各种法律援助服务。
(八)常态化开展文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围绕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开展“文化文艺、全民健身、全民阅读”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文体文艺志愿者深入城乡开展“文化进万家”“文艺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组织广场舞、文艺、体育比赛活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利用革命纪念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阵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技能培训、文化指导、科学辟谣等志愿服务,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科学文化。培养文化文艺志愿服务团队,打造文化文艺志愿服务品牌。
(九)常态化开展“中国梦?青春美”志愿服务活动。围绕5月4日“五四青年节”,开展“中国梦?青春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青年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促进青年道德整体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和市场经济中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为农村、企业、学校、社区发展和建设、抢险救灾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事业提供志愿服务;为有特殊困难,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以及贫困地区提供志愿服务。
(十)常态化开展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活动。围绕世界急救日和119全国消防日,开展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平战结合的应急志愿服务体系,完善联动配合、信息共享、培训演练等工作机制,培育医疗、救援、科技、心理疏导等专业志愿服务队,开展社区减灾、防灾及应急宣传教育,开展自救互救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
(十一)常态化开展关爱困难群体志愿服务活动。围绕5月15日全国助残日,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为重点志愿服务关爱行动。集中围绕日常照料、就业支持、支教助学、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多个方面开展志愿服务,帮助广大困难群体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困难群体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殷实、更加幸福。
(十二)常态化开展助学支教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寒假、暑假等重点时段,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助学支教”志愿服务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城乡参与“四点半课堂”、“读书会”等志愿服务活动,为残疾儿童、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生活陪伴、兴趣培养等志愿服务。
(十三)常态化开展“中国梦?党员美”志愿服务活动。围绕7月1日建党日,开展“中国梦?党员美”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党员责任岗”党员志愿服务,倡导在职党员到所居住社区报到做志愿者,开展政策咨询、便民服务、义务劳动、宣讲宣传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机关下沉结队社区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制定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日方案,多办解民忧、增民利、化民怨的实事好事。
(十四)常态化开展科学普及志愿服务活动。围绕9月17日全国科普日和全国科技活动周,开展科学普及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咨询、科技培训、科普进社区、科普进校园、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推进科普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弘扬科学精神,营造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助力全民提升科学素质、坚定文化自信。
(十五)常态化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围绕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及重要传统节日,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宣传,倡导广大游客文明旅游,争做文明旅游的实践者、传播者。组织广大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旅游咨询、路线指引、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规劝和旅游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大家自觉遵守《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遵法规、守秩序、讲卫生、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摒弃不良习惯,抵制不文明行为。
(十六)常态化开展智慧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围绕10月4日重阳节,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智慧助老、老年人防范诈骗知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积极营造尊老、爱老、助老氛围,让“不甘在家享清福、志愿奉献发余热”的低龄老人和健康老人在扶老、助残、服务社会中作出奉献,立足“智慧助老”,组织志愿者利用各种科技手段为老年人提供运用智能技术专项普及培训,帮助老人填平“数字鸿沟”,帮助老年人融入现代生活、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十七)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每年秋分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创建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通过不间断、多样化的服务活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促进其比学赶超,创建组织更强、产业更富、人才振兴、文明乐村、环境更美的美丽乡村。组织志愿者深入基层,加强农业生产指导,开展农业政策宣传,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目标贡献力量。
(十八)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绿色出行志愿服务活动。围绕12月2日全国交通安全日,开展文明交通绿色出行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宣传普及文明交通安全法规,摒弃不良交通习惯,共同抵制交通违法行为,遵守交通秩序,做到平安出行、文明出行。组织志愿者广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绿色生活创建,开展“文明交通绿色出行”行动,大力倡导文明礼让、绿色出行生活方式。
(十九)常态化开展“中国梦?志愿美”志愿服务活动。围绕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开展“中国梦?志愿美”系列主题活动,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带动全社会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积极培育志愿文化,开展志愿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宣传推选优秀志愿者及志愿服务项目、组织、社区等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积极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良好社会氛围。
(二十)常态化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活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大力开展“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宣讲活动,要突出“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做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浓厚氛围。常态开展志愿服务百姓宣讲,宣传好新思想新精神,讲好惠州志愿服务故事,推进市民道德素质培养和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二十一)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域覆盖,组建完善1+8+N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建立有人员、有项目、有管理的志愿服务站点,组织志愿服务总队、志愿服务分队深入社区、村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落实好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活动、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工作任务。
(二十二)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持续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继续发挥好城乡社区志愿者联防联控的重要作用,做好应急预案和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防疫宣传和管控,做好秩序维护、心理疏导、物资配送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群众加强自我防护,自觉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强化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使用公勺公筷等防疫健康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