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博物馆藏战国水波纹陶水盂

  战国水波纹陶水盂通高7.6厘米、口径15.5厘米,腹径26厘米,底径15.3厘米。陶水盂唇微卷,斜腹,最大腹径在器物中部,上腹刻划三组绳纹与两道水波纹状组合,下腹素面无纹饰,胎色偏灰,质地坚硬,敲之有金属声,平底素面,保存完好。经省文物专家鉴定为战国水波纹陶水盂,并定为国家三级文物,现藏惠州博物馆。

  

战国水波纹陶水盂。

  水盂又称水丞、砚滴,在古代则直呼为“水注”。古代的盂是一种盛饭的器皿,呈圆形,敞口。同时盂也为“饮器也”,即盛水以饮的器皿。寂园叟《陶雅》云:“水盂之小者,谓之水丞,又谓之水中丞。”水盂又名水丞。后来逐渐演变成文人书房书案盛水的用具,宋人赵希鹄在《沿天清录集》中就有对水盂的描述:“晨起则磨墨汁,汁盈砚池,以供一日之用,墨尽复磨,故有水盂。”水盂小巧而雅致,富有情趣,是书房中的贮水小罐,为砚添水用,此后历朝袭用。惠州博物馆藏这件战国陶水盂20世纪50年代在惠东梁化花树下水库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春秋早期的铜鼎,战国时期的硬陶碗,唐代的石磨等。该文物出土,进一步印证惠州梁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存。

  惠州博物馆藏战国水波纹陶水盂,质地坚硬,保存完好。这件陶水盂的出土,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内涵,同时也见证了梁化悠久历史,对研究地方文史及社会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极具文物历史、收藏研究和展示价值。

  (文/图 钟雪平)

编辑:小丽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