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需谨慎!近1200只理财产品到期收益“未达标”

 

 不少理财产品收益未到预期。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

  在“雪糕刺客”引起热议后,不少投资者也在网络平台吐槽遇到了“理财刺客”。他们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实际到期收益与业绩比较基准相差甚远。近期,理财产品因到期兑付收益频频不达标引发关注。根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2380只到期的封闭式产品披露了“业绩比较基准”。其中,有近1200只产品到期收益未达“业绩比较基准线”。

  在此背景下,近期,多家银行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将下调旗下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与此同时,很多投资者还将业绩比较基准误认为是“预期收益率”,随即引发对“收益率未达标”的投诉量高企。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需谨记,产品历史收益不代表未来收益。

  投资者

  理财产品收益未达预期

  忙活了半年,10万元才赚1000元不到。这是资管新规落地后,马女士切身感受到理财产品实际收益与“业绩比较基准”之间的差距,“偏离挺大的,原来‘业绩比较基准’有近4%,实际才1%。”

  无独有偶,理财小白林女士在股份制银行买了一款理财产品。半年过去,她收获的却是本金5万元亏了800多元。“当时进行了风险测评,我属于平衡型,就买了符合条件的一款固收+产品,理财经理提示产品可能会有本金损失的风险。不过因为到现在都没发生过这种情况,所以我觉得收益还是稳的。”令她没想到的是,今年前4个月,理财市场一度陷入至暗时刻,而她买的产品跌破净值,亏损近3000元,尽管后来收益“爬上来点”,但到兑付日,她投资的产品,依旧没有达到“业绩比较基准线”。

  而近期,网友“小丽”因“1万元银行理财15个月赚了9元”登上了微博热搜,“小丽”购买了某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一款风险等级为PR3的封闭式理财产品,投资期限15个月,到期日是今年4月26日,业绩比较基准为4.20%(年化)。该产品到期日净值为1.0009,也就是说1万元投资了15个月,能挣9元钱。粗略计算,实际年化收益率约为0.072%,大约是业绩比较基准的1/60,甚至只相当于托管费率0.20%的1/3。“小丽”吐槽说,“看到手机银行的到期金额后,我就懵了,以为自己记错了本金。后来翻看交易明细,果真是本金进本金出。定存一年还有1.7%的利息,我这400多天仿佛理了个寂寞。”

  有网友去年7月在另一家大行的手机银行购买一笔5万元理财,业绩比较基准为4.2%,今年7月资金自动赎回到账后才发现,5万元理财仅赚了45元。

  实际上,资管新规实施以来,许多投资者尚未走出银行理财的“刚兑”印象,将业绩比较基准误认为是“预期收益率”,也难以接受产品的净值波动,因此关于“收益率未达标”的投诉量高企。近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的《关于2022年第一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涉及理财类业务投诉3867件,占投诉总量的5.1%,位列银行业务投诉的第3位。

  银行

  纷纷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最近,何女士在招行购买的兴银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进入开放期,客户经理通知她可以进行赎回操作或者继续新一个周期的投资。“我看‘业绩比较基准’比之前低了好几个点,最近在调整吗?”何女士问。

  “是的,最近因为市场利率下行,许多产品调整了‘业绩比较基准’,您可以看看符合你风险等级的产品。”客户经理提醒道。

  面对“期中成绩”,部分理财公司下调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已是常态。如8月10日,招银理财发布公告称,将于8月17日调整“招睿金鼎七个月定开1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第4个投资周期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后为2.80%至4.50%。该产品之前的第1、2、3个投资周期中,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3.85%、3.65%、3.6%。

  而中银理财在7月29日发布公告称,8月3日起对“中银理财—稳富(月月开)0102”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由2.50%—3.80%(年化)调整至2.30%—3.60%(年化),下调20个基点。8月3日又发布公告称,8月9日起对“中银理财—稳富(季增益)007”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即:由2.70%—4.00%(年化)调整至2.50%—3.80%(年化),同样下调了20个基点。此外,其他理财子公司也有多款产品将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如浦银理财的利多多公司理财产品、悦盈利系列6个月定开型的A、H、G、W、J、S、Q、I、F、U、T款、金鼎十四月封闭9号等。

  与此同时,还有农银理财、信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提前终止运作多只理财产品。据农银理财公告,该机构计划于8月24日提前终止“农银同心·两年开放”价值精选第1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据了解,该产品在调整之前,计划到期日为2030年8月26日。对于该产品后续安排,农银理财表示,将按照产品说明书约定在产品提前终止日后2个工作日内将理财产品本金及收益(如有)划转至投资者原账户。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到期并披露了业绩比较基准的12380只封闭式产品中,有近1200只产品到期收益未达业绩比较基准线(业绩比较基准中枢),占比达9.42%。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指出,近期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首先,银行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以债权类资产为主,对货币市场利率高度敏感,当前利率水平处于低位,因此资产收益率也趋于下降;其次,银行理财产品也会配置部分权益资产,以增厚整体产品收益,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A股等权益资产波动加大导致收益不确定性增加,也会拉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水平。

  提醒

  业绩比较基准≠预期收益

  那么究竟什么是业绩比较基准,它跟预期收益率到底是什么关系?记者随机询问了身边数位有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朋友,大多数人对此问题并没有清晰的概念。据业内人士介绍,《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自从2021年6月27日起正式开始施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理财销售新规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增加了“业绩比较基准”的测算依据,更加直观地向投资者说明了“业绩比较基准”并非预期收益。

  业绩比较基准是银行根据产品往期业绩表现或同类型产品历史业绩计算出来的投资者可能获得的预估收益。《办法》明确,理财产品销售机构不得使用未说明选择原因、测算依据或计算方法的业绩比较基准,单独或突出使用绝对数值、区间数值展示业绩比较基准。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大部分都跟基金一样,是净值型的,没有预期收益率,只有业绩比较基准。业绩比较基准可以看作是净值型理财产品未来收益的“小目标”,类似于划了“及格线”,但不是收益承诺。投资者最后拿到的实际收益可能比业绩基准高,也可能比业绩基准低。所以,投资者买银行理财也要有“买者自负”的风险意识,不能闭眼盲入。

  从收益率看,虽然社交平台经常可见网友吐槽自己的理财产品收益不及预期,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也的确出现了兑付收益“不达标”的现象,但整体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总体达标率其实还不错。普益标准数据显示,虽然净值化转型后,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息,但仍有近九成的产品到期收益率可以达到银行设定的业绩比较基准线,甚至超四成产品到期收益率超过了业绩比较基准中枢,实现了“超额兑付”。

  “一般来说,业绩比较基准较高的理财产品,要么风险偏高,要么流动性偏差,投资者要能平衡产品风险、收益、流动性之间的关系。”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业绩比较基准只是一个参考的收益率,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实际收益率会围绕业绩比较基准上下波动,有时可能会偏离较远。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后,投资要自负盈亏,购买理财产品不能只看业绩比较基准,要重点考察产品的风险,产品风险高低主要从风险等级、投资范围、资产配置比例、历史净值波动等方面判断。

  东江时报记者刘乙端

编辑:李影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