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活化!惠州水口街道万卢村的民国建筑难敌岁月侵蚀

  原标题:

  四角碉楼保存完好 “万年围屋”期待活化

  惠州水口街道万卢村的民国建筑——万年围屋难敌岁月侵蚀,当地村民希望这个惠城区首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能够得到更多关注

  说到碉楼,大家都会想到江门开平,其碉楼群建筑入选了世界遗产保护目录。事实上,惠州也有不少和开平碉楼一样、具有强大防御功能的客家围屋。屹立于东江畔,惠州水口街道万卢村便有一栋四角碉楼式围屋——万年围屋,它的主人是民国时期的惠州首富李佛戴,其传奇故事至今为当地人津津乐道。

  历经百年风雨,碉楼围屋依然坚固挺拔,雕廊画壁保持着原有的风韵,犹见往昔辉煌与气派。2013年,万年围屋更是被列为惠城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尽管后人细心呵护,围屋仍是难敌岁月侵蚀,日渐衰败。专家认为,万年围屋整体保存完好,四角碉楼式围屋在惠城区范围内更是罕见。此外,围屋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市中心近,有很大的保护活化价值。李氏后人呼吁,希望围屋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围屋在后人呵护之下,保持干净整洁

  民国建筑中西融合,四角碉楼固若金汤

  从惠州市中心江北出发,驱车不到半个小时便来到万卢村。盛夏时节,东江从万卢村蜿蜒流过,大片稻田绿浪阵阵,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的繁荣景象。站在整洁的村道上,透过繁茂苍翠的植被与波光潋滟的池塘,远远便能看到碉楼的四个楼角。“围屋就在那儿,不到一百米。”万年围屋在村里家喻户晓,村民热情地为记者指路。

  今年67岁的李学英是李佛戴的孙子,代为管理围屋。据他介绍,围屋原属万年村,所以叫万年围屋,后因行政区域划分,现属于万卢村。在李学英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万年围屋,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由青砖砌成的方形围屋。围屋四角耸立着一座座碉楼,整体建筑规模宏大,颇为壮观。

  据李学英介绍,围屋建于民国时期,距今有上百年历史,是两层高的岭南风格建筑。从外观看,整体建筑保存完好。一走进围屋内,可见不少房舍因空置多年,满地泥砖瓦片,屋内木制横梁基本腐朽断裂,部分墙体脱落,甚至石头墙体也有裂缝。尽管处处充满着历史痕迹,但在后人细心呵护之下,老屋基本干净整洁,连杂草都少见。


碉楼楼体高大,雄风犹在 林子 摄

  漫步围屋,房梁门窗雕花和壁画都十分精致,栩栩如生。最吸引人的是,墙壁上方有不少壁画,如李白醉酒、白鹅换帖、福禄寿全等,大量的诗词配上山水画,为这座围屋增添了古色古香的韵味。从细腻的水磨青砖、粗大的花岗岩门框等细节处,可见这座老屋曾经的气派与精美。

  四角碉楼楼体高大,比主体建筑高出一倍,外墙为青砖砌成。楼顶融入西式建筑元素,在满足防御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建筑的形式美,成为当地的地标。四角碉楼作为防御性建筑,内置多个瞭望口、狙击口和铳眼。远远望去,外墙雄风犹在,固若金汤。虽然碉楼内木结构几乎丢失,但几乎每间房子都有枪眼,依然保存完好。

  不难看出,当年李佛戴为了建好这栋房子,可谓费尽心思。据说,为了保证每块砖的质量,规定烧砖时不能超过一定的数量;房梁门窗的雕花、墙体的壁画都要求精致;每间房屋的屋脊都相连,从屋顶可以通达任何一间房间,具有强大的抵御外敌功能。围屋不仅用料讲究,更是中西结合,李学英告诉记者,因为其爷爷常年在国外经商,日常接触了很多西洋建筑,因此建造围屋时融入国外建筑元素,选用不少国外材料。


围屋历经百年沧桑仍屹立不倒 林子 摄

  一代富商乱世崛起,围屋孕育众多学子

  百年来,碉楼围屋坚固挺拔,仿佛在诉说着一代巨商的富庶。万卢村卢氏家族族长卢嘉长从小听李佛戴的故事长大。据他介绍,昔日李佛戴故居面积一度达到16000多平方米,前有禾坪池塘,后有茂林修竹,竹林将地盘围起,“村里至少有两三千亩地都是李家的”……

  李佛戴的致富史,也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出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的李佛戴,从小跟着父亲做农产品生意,深谙经商之道,“那时候他就在东江上游卖盐、海鲜等,再运回山货、珍贵中草药等到下游销售,一趟船赚两回钱,收获颇丰。”卢嘉长介绍,在那个战火不断的年代,依靠经营东江两岸主要农产品的收囤和运销,李佛戴迅速积累财富。据传,在宣统年间,李佛戴就已有了价值白银十余万两的家产。

  东征后,广东政局相对稳定,李佛戴在稳固原有生意的同时,在广州开设商行。凭借雄厚的资金运转能力,李佛戴的商号开始发行“银票”,经营现金汇兑业务,流通区域遍及东江两岸。十几年间,李佛戴成为雄霸一方、惠州响彻一时的富商,举手投足之间就能影响东江流域市场农产品的流通。

  在商界,李佛戴善于审时度势、机灵果断、敢冒风险。在动荡的政局中,他登上了历史舞台。20世纪20年代,陈炯明部据守惠州等地。1925年春,为维持军需,军长杨坤如饬令李佛戴缴捐军饷四万块银元。李佛戴奉上后,被“委派”当了为期三个月的惠阳县长。当年10月,国民革命军东征胜利,陈炯明等逃往香港。东征军司令部派参谋持总司令蒋介石手令,让李佛戴两天内罚缴军饷五万块银元,并出资棺殓阵亡将士遗躯,李佛戴一一照办。后来,李佛戴移居香港并在越南置业,然而漂泊半生,落叶归根的想法愈发浓厚。1942年,李佛戴在万年围屋里离世,享年73岁。

  作为土生土长的万卢村人,李佛戴不忘回报家乡。卢嘉长说,村里哪家哪户有困难,李佛戴都会帮一把,善行有口皆碑。受到他的影响,李家后人大多或为官、或经商,在各地各领域都颇有建树。其中,五子李智光是惠州私立持平中学的校董之一,20世纪40年代,他与杨启明和黄谭进等人,将2700多亩果园捐献出来作校产。新中国成立后,持平中学所在地成了现在惠州市第一中学南湖校区的校址。

  新中国成立后,老屋被征用,成为部队住所。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围屋还服务过当地群众,曾是农业中学、水口中学的所在地,部分房屋成为校舍,从这里走出了不少学子,承载着几代水口人的记忆。在老屋一房舍内,至今还能保留着一块颇具历史感的黑板,墙上还印着“严肃 活泼”字样的红字,鲜艳显眼。


碉楼融入西方建筑风格 林子 摄

  十年空置无力维护,族人呼吁外界关注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围屋几经辗转。直至1989年,才重新回到李家人手中。那时的李学英已经30多岁,却是第一次住进老屋,当时围屋残破,“烂的烂,塌的塌”。1997年,海内外李氏族人集资,筹得38万元对围屋进行修葺,留住了老屋的原貌。

  “围屋有30至40间房,但我们主要生活在中间的堂屋,两边这些被改造成为教室的横堂,我们也没有修缮,至今还保持原貌。”李学英告诉记者,直到2012年,因为房屋漏水严重,李学英在距离老屋不到50米的地方,建起了新楼房,一家人才从老屋搬了出来。


李佛戴

  搬出后,围屋空置了十年,只有每年过年、清明时节才有族人前来祭拜。平时都是李学英来打理照应,他每天有空都会过来扫地。今年年初,因邻居装修,李学英便将老屋借给其暂住,让这里增添了不少人气。不过,李学英也清楚,随着岁月的侵蚀,老屋会日渐衰败,“对族人来说,围屋已没有维修价值了,但实在也不忍心看着围屋倒下”。

  如今修缮老屋成为李学英最大的心愿。他说,曾有专家检测过,整体维修至少需要600万元。为了筹集修缮资金,他将围屋前的小林园、一侧的房间以每年5000元的租金出租,给外地人开饭店、养鸡。但老屋维修费用较高,即使租金全部用于维护房屋,也是杯水车薪,“希望政府能够多多关注、重视!”李学英期待,能够有外来资金支持,在保留原貌的前提下,好好开发利用,将围屋打造成观光旅游景点。


围屋运用了不少国外建筑元素

  事实上,多年以前,惠城区相关部门就关注到了这栋极具特色的历史建筑。在2007年至2011年开展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 文物部门专门对万年围屋建筑进行登记并建档。2013年,惠城区政府将其列为惠城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正式发文公布,曾一度提出修旧如旧把房子恢复原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保护修复工程被搁置。这几年来,因为担心文保单位的牌匾丢失,李学英甚至将其珍藏在家,一心期待着万年围屋的保护工作再次重启。


壁画古香古色

  “万年围屋最大的特点是该建筑仍有完好的四个碉楼,这种四角碉楼式围屋在惠城区范围内已经很罕见了!”相关专家认为,这或将成为城市中心较为稀缺的文化遗产资源,可以活化打造成为极具特色的乡村民宿,吸引城市居民体验参观客家文化,为其提供一处休闲体验空间,以此为抓手振兴乡村。此外,李佛戴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与东江贸易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可以进行集中展示,也是游客喜闻乐见的优势内容。

 
屋檐下的灰塑壁画 林子 摄

  专家建议,在修缮管理和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重点:一是家族文化的传承,一座围屋就是一个家族百年的繁衍和传承历史,浓缩了一个家族文化;二是建筑文化的传承。古老的围屋可以经历百年的风雨而保留下来,体现了旧时匠人的智慧;三是要让人记住乡愁,围屋的修缮要尽量保留历史原貌和建筑风格,避免修成现代建筑。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 马勇 陈骁鹏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海婵 通讯员 黎华容


李佛戴故居整体建筑保存完好 林子 摄

  万卢村“会节大过年”好热闹

  每年正月十二,是惠城区水口街道万卢村的“会节”。在这一天,万卢村数百名村民将守护卢家人的神灵“大王宫”请出,牌匾彩旗开道,麒麟蒲扇狂舞,锣鼓喧天,到处一派热闹场景。精彩的巡游活动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前往观看,甚至村道前后都会堵车十公里。

  当天,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地在村内巡游,让“大王宫”从村里所有的卢姓家门前巡视而过,为村民祈福。当巡游队伍来到万卢村祠堂前,气氛最为热烈,村里家家户户都赶来这里上香跪拜,拜祭台绵延百余米。这一天,村子里每家每户要大摆筵席招待亲友。家中气氛越热闹,代表着来年家里的日子过得越红火。每年举行的“会节”让东江畔这个平静的村庄一下子沸腾起来,往往比过年还热闹,“会节大过年”由此而来。

  据介绍,万卢村过“会节”的习俗至少已有600年历史,是卢姓家族的风俗习惯。卢家人祖籍在福建,后有一部分人迁徙到广东韶关,其中一部分再南移到现在的万卢村。因此这个习俗不仅在万卢村盛行,在同宗的其他地方也要举行这个仪式。

  

编辑:海晏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