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行风热线面对面》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便企惠企服务水平
“歇业备案”助力市场主体养精蓄锐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重要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惠州正聚焦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实施惠企便民提升工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
9月21日上午10时至12时,惠州电台FM100综合广播《行风热线面对面》节目同时邀请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惠州市税务局4个单位相关负责人做客直播间,就优化惠州营商环境提升便企惠企服务水平与企业、市民进行交流。
《行风热线面对面》邀请4单位相关负责人做客直播间,就营商环境与听众交流。
开办企业更便捷
全市推行“一网通办”,申请开公司不受地点约束
让“群众跑”变“数据跑”,是数字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在惠州是否也能申请在惠开办企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市个体私营企业党委专职副书记张莉琴介绍,通过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申请开公司已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
张莉琴介绍,登录广东政务服务网搜索“企业开办一网通办”页面或下载手机APP“粤商通”搜索“一站式开办企业”,按照页面指引就可以一表填报,一次申请办理多个事项。近年来,我市持续压缩企业开办环节、时间和成本,提升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服务效能,在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及市场监管窗口全面推进“惠州市企业开办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平台”及“粤商通”APP推广应用,实现商事登记服务从线下大厅到指尖全覆盖。
目前,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服务覆盖全市,实现商事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和税控设备、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银行开户预约等多个事项“一站式服务”,企业开办全流程“一次办好”,一个工作日办结,新设立企业仅需4个小时即可领取营业执照。今年1~8月,企业网办率为84.64%,其中8月网办率高达96.83%。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志雄介绍,为了让“一网通办”更顺畅,我市全面推广应用电子证照,推动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对接数字空间,在全省率先“尝鲜”数字空间带来的便利,让群众企业办事“少填、少报、少跑”。目前,在我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上办理的大部分事项,通过窗口工作人员扫办事主体的粤省事码、粤商通码,就可以调用办事需要的电子证照,大大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不用再频繁带着各种纸质证照奔波。截至8月31日,我市累计签发电子证照3857万张(含省统签)。
惠州还与25个省内外地市签订跨域通办协议,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均设立了跨域通办窗口,群众可就地申办异地业务,减少跑动。与此同时,我市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惠帮办”专窗,为企业群众提供全流程、全覆盖、立体式的帮办代办服务,针对企业遇到的跨地区、多头跑、重复跑的“急难愁盼”问题主动协调各部门共同解决,重点项目从注册登记、立项到开工建设所有的服务事项均可享受“全过程跟踪式”帮办代办服务。
助企纾困更快速
留抵退税、稳岗返还直抵企业
近几年,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给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程度影响。
国家税务总局惠州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刘剑介绍,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稳定市场主体预期、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特别是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重大决策部署。助力企业直达快享政策红利,税务局与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通力协作,采取有力措施,实施联动化退税、精细化服务,合力推动政策加速落地,并与公安等六部门密切协作,常态化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市场公平公正。截至8月31日,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80亿元,其中120多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邬旻亮介绍,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决策部署,我市迅速推动落实失业保险惠企纾困相关工作,对2021年度不裁员、少裁员、符合条件的参保企业(单位),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因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参保企业(单位),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全力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以及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市人社局均采取“免申即享”方式进行主动发放,即无需企业(单位)前往经办前台或网上申请,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托大数据共享平台,通过政府部门间数据对碰,筛选符合补助条件的用人企业,审核后直接将资金发放至对公账户或税务征缴账户。目前,我市已公示2021年度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三批次名单,涉及用人单位10万余家,资金约1.8亿元。
帮扶企业更精准
落实歇业备案制度,助力经营困难市场主体渡难关
惠州有82万市场主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主体存在经营压力与风险,部分市场主体暂时无法开展经营活动,却仍有较强的经营意愿和能力。如何给予他们帮助?
张莉琴介绍,3月1日开始实施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首设“歇业备案制度”,让企业经营暂时遇到困难时能“喘口气、歇歇脚”再出发。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落实“歇业备案制度”(指依法设立的市场主体存续期间遇到天灾、疫情等不可抗力或其他困难暂时无法开展经营活动时,向商事登记机关申请保留其主体资格,不按照自行停业处理,待情况好转后重新启动经营的制度),在政务服务网公布“歇业备案制度”办事指南,办事人通过粤商通或广东政务服务网在线办理歇业备案,也可到市场主体登记管辖机关政务办事大厅办理,现场办理无需预约,即来即办,歇业备案只需提交材料《市场主体歇业备案申请书》《歇业备案承诺书》,登记机关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确认并当场登记。
歇业期间,市场主体除了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之外,仍然具备市场主体的其他合法权益,市场主体可用法律文书送达地址代替住所或主要经营场所,以省去租赁房屋的成本费用。市场主体随时可以自主决定恢复经营,在30日内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公示终止歇业,无需再次申请设立登记。市场主体决定不再经营的,及时办理注销登记即可。
刘剑介绍,税务机关不对市场主体歇业设置税务前置条件,市场主体歇业不需要另行向税务机关报告。
市场主体在歇业期间可以享受便利化办税政策,同时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与正常经营期间相比,市场主体歇业期间在纳税申报方面适用了更为简便的政策,可以选择按次申报缴纳资源税(不含水资源税),且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可以改为按季预缴申报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惠州日报记者李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