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2022年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主题艺术展和2022年“童绘分类”惠州市首届垃圾分类主题儿童绘画展亮相华贸天地。
废品变身艺术品 打动现场观众
废弃螺丝钉、纽扣、使用过的汽水瓶……你能想到这些生活中不起眼的废品还能变身艺术品吗?在2022年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主题艺术展上,生活中那些随处可见的垃圾,以意想不到的形态与惠州市民见面。
主题艺术展展出的是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重生艺术”作品展征集大赛获奖作品。比赛由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惠州市教育局、惠州市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惠州日报社联合举办。
在展区,摆放了惠州学子们设计的数十组生活垃圾变废为宝的手工制品展示。大部分展品原材料是学生从社区、学校回收来的废品,经过设计、制作,精心打造成一件件唯美的艺术展品,吸引着众多学生、市民观看并引发思考。其中现场一副海龟的作品引发了现场不少观众的共鸣,这个作品展现了乱扔垃圾破坏了海洋环境,继而让海龟生存步履维艰:作品里海龟壳上背满了垃圾,嘴上挂着塑料袋,海里也处处都是垃圾。
“你看,海龟的眼睛里都是眼泪和悲伤,这个作品真的打动人心。”来自惠州市第十小学的陈同学告诉记者,以后自己会注意不随意扔垃圾,少使用塑料制品,还要号召同学们一起保护好海洋环境。
据悉,活动开展以来共征集到2600件作品,经过主办方审查和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20件,二等奖40件,三等奖82件,同时评选出惠州市实验中学等15个优秀组织单位和徐红梅等139位优秀指导老师。
小小画笔描绘“垃圾分类”大道理
日前,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举办的2022年“童绘分类”惠州市首届垃圾分类主题儿童绘画征集活动。
此次展出了赛事部分获奖作品,惠州学子们用画笔描绘自己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这些作品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唤起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之后也会有意识地带动身边的人行动起来,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市民李小姐说道。
“我们鼓励孩子用绘画的方式,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更在创想中将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带入家庭,让更多家庭支持、参与垃圾分类。”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道。
近年来,惠州在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宣传引导,持续加大投入,完善分类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目前,全市城区1013个居民小区、508个公共机构、584个学校已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截至今年11月底,惠州市已完成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4个分类示范片区建设。
惠报全媒体记者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