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推动各县区建设一家以上特色实体科普场馆

  原标题:

  《惠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印发

  推动各县区建设一家以上特色实体科普场馆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明确我市“十四五”期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工作分工和保障措施,《惠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经市政府同意于日前印发。

  《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6.8%,全市各区域、各人群科学素质差距明显缩小。

2020年,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1.1%,超过全国10.56%的平均水平。

  重点面向五大人群实施5项提升行动

  《方案》提出,“十四五”时期,重点面向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大人群精准发力,实施5项提升行动。

  在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中,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学生学科竞赛、高校科学营、科学调查体验等品牌特色活动的质量水平。大力开展学校科技节、科技周、科普日等活动,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避险自救、身心健康等知识。同时,引导学校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等科普场所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育人。动员和组织科学家、工程师、医疗卫生人员等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生理卫生、自我保护、安全健康等科学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科技节、科学营、科技小论文(发明、制作)等科学教育活动。

  在实施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中,将大力强化技能创新。开展“天鹅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恺莘杯”惠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客广东”惠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多层级、多行业、多工种的劳动技能竞赛,打造“惠州市青年能手”“鹅城工匠”。建设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统筹利用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发现、培养高技能人才,大力实施“首席技师”培养工程等,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以更好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在实施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中,将大力强化技能创新。

  打造一批科学家博物馆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方案》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实施科普信息化提升、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科普能力提升、科普产业繁荣、科学素质交流与合作6大重点工程,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效能。

  ——强化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责任。把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工作。依托现有的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校史馆等设施和资源,打造一批科学家博物馆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创新构建现代科技馆体系。推动科技馆与博物馆、文化馆等融合共享,创新构建服务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的现代科技馆体系。积极推动各县(区)建设一家以上特色实体科普场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市科技馆的改造升级和功能拓展。

推动各县区建设一家以上特色实体科普场馆。

  ——加强各类科普阵地建设。推动河桥科教城、结合游学研学基地、植物园、自然保护地、主题公园等规划建设,促进相关设施的一体化发展和综合利用,建设各类科普馆。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开展科普活动,拓展科普服务功能。鼓励和支持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机场、车站、码头、宾馆、银行、商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飞机、列车、客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设立向公众开放的科普设施或者提供科普服务,推进“科普驿站”品牌化建设。

  ——壮大科技志愿者队伍。探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站)等,对接科技志愿服务资源与社会需求,推广群众点单、社区派单、部门领单、科技志愿服务队接单的订单认领模式。开展学会科技志愿服务基层行、科技志愿优秀项目展评、科技志愿工作骨干培训交流、先进典型评选等活动。鼓励教师、医生、学生、媒体工作者等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优势,参与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打造“科普大篷车‘六进’活动”“科普义教”“科技下乡”等惠州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惠州日报记者刘豪伟 通讯员朱晓春

编辑: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