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返乡故事】海丰年俗:兼具内陆海洋文化双重色彩

  大年二十九下午,我从惠州回到汕尾市海丰老家。海丰地处流入大德港的东溪流域,这里的年俗颇具内陆与海洋文化的双重色彩。

  按照每年惯例,年二十九村里很多人已经做完房子的“采囤”(除尘)。“采囤”之后,就等着贴春联。在我童年时期,印刷体春联还不怎么流行,不会写毛笔字的人家,会给点润笔费,请村里的老先生代笔,写上个性化的对联。现在很多印刷体春联,千篇一律,不免单调。这一次我在村里却不时见到手写的春联,特别是“东鲁家声,南丰世泽”一联,颇具家乡特色,庆幸它没有被市场上流通的印刷体对联所埋没。

  

金狮献瑞表演。

  除夕当天,过了晌午,家家户户就开始“拜祖公”(祭祀祖宗),然后“围炉”(吃团圆饭),时间宜早不宜迟。到了除夕夜十一点左右,也是鸣放关门炮和开门炮的时间,此起彼伏的爆竹声,持续到年初一凌晨一两点,预示来年红红火火。开门炮一放完,大家就陆续前往村中或远一点有名气的庙宇上头炷香。年三十上头炷香的跨年仪式,最有名的当属离我所在村庄数公里水路的海丰大德妈祖庙。不同姓氏的香客来自海丰和邻近区域,还有不少来自惠东。他们或自己开车,或集体包车,来到妈祖庙门口守着,人人手持檀香,开门炮一放完,即进入妈祖庙上头炷香。前两年妈祖庙发出春节不对外开放的告示,今年我从妈祖庙理事会得知,开放之后,香客人数创下疫情三年来的新高。

  放完开门炮、上完头炷香,也是“睇虎狮”的时刻,观赏金狮献瑞表演。村中的宗祠、妈祖庙门前,几乎每年都有人舞狮。今年适逢疫情政策优化调整,舞狮特别应景。我在路上遇见一个大约二三十人的狮班进村参拜,他们举着旗帜、敲着锣鼓走向宗祠,准备观看表演的村民们一路跟着,队伍浩浩荡荡。年初一当天,有来自汕尾地区三个不同村庄的狮班,同时来到村中的庙宇表演、参拜。

  今年很多外出或多年不见的村民也回村过年,年俗一下子激活,也让人看到了海丰久违的“闹热”年。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曾镜明

编辑:小丽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