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做优做好企业服务 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原标题:

  代表委员热议营商环境优化

  做优做好企业服务 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营商环境体现的是一座城市惠企便民的社会氛围,展示的是政府的服务效能,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以赴做优做好企业服务”“坚定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大力提高行政效能”“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建立营商环境对标监测机制”。

  成立中小微企业投资服务中心、推动《惠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环境、撬动更多金融资本进入制造业……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积极为优化惠州营商环境、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我市创新推出一窗通办、“周六不打烊”服务范围延伸到法人事项等系列便民惠企政策举措。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关键词:惠企措施

  优化企业成长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家既是惠州营商环境的体验官,也是招商引资的宣传员。市政协委员、惠阳区政协副主席余丹认为,为了让企业家有更强的归属感,更好地在当地干事创业,设立“企业家日”能更好弘扬企业家精神,大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尊商”的良好氛围。同时,她还建议梯度培育优质企业,因企施策、一企一策,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股上市”,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竞相迸发活力的产业生态。

  市政协委员、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沐芬认为,目前惠州有良好的基础去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链的链条,因为惠州拥有以电池为首,包含电池四大主件的全系列上下游产业链,产业结构相对完整。只要用心培育,加大扶持力度,营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推动企业和行业充分利用当前市场风口期的各类机遇,就可把新能源电池产业打造成惠州的支柱产业。

  市政协委员、炜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少伟认为,当前国资国企盘子大,实力强,资金足,建议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大企业在优化经营模式方面更开放、包容,探索与中小企业混合经营等模式,助力国企、大企业在“专精特新”领域做优方面补齐短板,从而实现取长补短,合作共赢。

  “惠州部分中小企业创新意愿不强、创新动力不足,一定程度上源于信息的不对称,未能及时、准确地接收到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市政协委员、惠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王晓科建议,要加大“免申惠企”政策力度,或利用大数据作出的企业画像智能精准推送配适企业,也可以引入协会等第三方机构,遵循“便企最大化原则”,提炼相关政策清单要点,可视化、流程化、规范化指导,帮助企业迅速接收到惠企政策,切实享受政策红利。

  在分组讨论中,市人大代表郑东涛、卢清著、黄金锭、许永林等企业家纷纷发表了对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的看法。建议由政府成立中小微企业投资服务中心,服务中小微企业投资落地,更好地和深莞产业联动发展,推动中小微企业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切实发挥好中小微企业在稳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市政协委员、惠州市伟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焦红江表示,民营中小企业占了制造业的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增资扩产过程中需要得到政府部门在环保审批、消防、安监、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更多指导。建议对标学习深圳、东莞等城市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进一步优化中小民营企业成长环境,助力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代表,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监事、工会主席陈伟玲建议,可以成立一个制药产业联盟,依托博罗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和南药种植基础,把中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在用地、融资等资源要素保障上给予企业大力支持。

  关键词:政务服务

  持续优化一流的发展“软环境”

  惠州的高质量发展,除了要有一流“硬环境”外,还要持续优化一流的发展“软环境”。市人大代表、广东日升律师事务所主任钟君安建议,尽快推动《惠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通过制订良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时,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市优化营商环境体系建设,将营商环境工作纳入专项督查、绩效考核和专项审计督办,督促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提供一流政务服务还需要过硬的队伍。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一级调研员曾庆全认为,基层工作人员是服务企业的最前端,建议进一步强化基层服务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为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坚强的保障。

  市人大代表、博罗县公证处主任冯爽认为,政务大厅办事窗口工作人员的素质与企业群众办事的满意度息息相关,建议选优配强窗口工作人员,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升人员专业化水平,提升窗口服务质量,优化营商环境。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法治建设的支撑与护航。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主任阮少平建议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强化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为高质量发展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

  市人大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江敏建议,要继续加强我市人民法庭的建设,从硬件建设、信息化建设方面提升人民法庭工作水平,同时补齐法院人才短板,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基层治理、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

  市人大代表、广东兆丰律师事务所律师梁敏基说,为让广大民营企业家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需要将“少捕慎诉慎押”司法理念落到实处,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六稳”“六保”,助力惠州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市政协委员,TCL科技集团党委常务副书记、助理总裁米新滨建议,要坚持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促进企业生存发展并重,坚持依法保护金融交易与规范金融秩序并重,加快推进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完善行政监督机制,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营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持续增强企业家信心。

  关键词:金融环境

  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制造业

  市两会期间,如何营造一个更好的金融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引起了大家的热议。“2022年惠州存贷差接近1100亿元,存贷倒挂,并且贷存比居全省第一,意味着金融机构对惠州的发展十分看好,这也有力支撑和推动了惠州经济发展。”市政协委员、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戴朝忠称,在制造业贷款方面,去年惠州增加了391亿元,同比增长32%,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61.1%,全年新增贷款投向制造业比重居全省第一。在过往的进企业宣讲金融政策时发现,不少企业对此重视度不够,使宣传效果打了折扣。对此他建议企业家主动关注各级政府和人民银行的金融政策和融资平台。

  市政协委员、惠州银保监分局局长张文丽建议,惠州要突出谋划服务制造强市,出台更多精准服务政策,举办更多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向中高端制造业集聚,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市场主体的信贷投放力度;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在企业设备购置、数字化转型及配套服务等方面创新融资模式,以降低融资成本。

  “惠州不缺好企业、好项目,但企业利用资本的能力和环境与周边城市有一定差距。”市政协委员、惠州硕贝德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坤华认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要发挥好资本的力量。股权融资是企业解决资金难题的一种有效且低成本的手段,建议惠州出台相关政策,吸引更多投资机构落户惠州,加快推动更多企业进行IPO;用好国有资本设立母基金,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制造业,推动惠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政府要做好产业‘链长制’总协调角色,熟悉产业特性,紧紧围绕产业将全方位资源调配到极致,这其中也包括金融资源的调配。”市人大代表、惠州市九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丽玲建议,政府、园区、金融机构、企业等多方需加强沟通形成无缝对接,建立健全产业纵向结构沟通协调机制,强化金融体制与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助力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邱若蓉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李向英 朱丽婷 刘建威 匡湘鄂 冯丽均 刘炜炜 刘豪伟 谢宝树 游璇钰 邱若蓉

编辑:小丽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