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市区东江沙公园创新“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模式显成效
电动车有序停放,文明归位安全到位
“以前电动车到处乱窜,很不安全,老人小孩在这里玩都提心吊胆。现在不同了,经过管理和耐心劝说,大家都自觉把车停在指定位置。”走在焕然一新的东江沙公园里,市民严阿姨感觉舒心又安心。
电动车入园曾是东江沙公园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去年9月,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率先在东江沙公园开创“共建共治共享”新型公园管理模式,聘请经常到公园的市民街坊、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为公园义务监督员。经过整治,东江沙公园电动车入园问题得到极大改善,公园开启了文明游园“纯净”模式。
市民自觉把电动车、自行车停放在公园指定区域。
热心市民义务监督齐抓共管
记者日前来到东江沙公园看到,这里景色宜人,不少人在公园的步道上悠闲散步,几个老人在健身器材区健身锻炼,孩子们则在游乐区嬉戏。如今让大家感受最深的是,公园里没有电动车乱停乱窜的现象,变得“纯净”多了。
建于2003年的东江沙公园,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2021年,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按照“一轴五主题”对东江沙公园进行升级改造,建设了长约1300米的环形路,以及运动场、儿童游乐园、文化园、主广场、阳光草地等五个主题景园,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游玩。然而,电动车入园乱停乱窜成了公园管理的一大难题。为此,去年9月、12月,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先后两次在东江沙公园召开“共建共治共享”座谈会,邀请市民出谋划策,为热心市民代表颁发“义务监督员”证书,发动志愿者参与管理,凝聚齐抓共管力量,对电动车入园整治、游泳管控、乱摆乱卖等现象进行文明规劝,推动公园由管理单位单一管理向管理单位与市民共同参与的群管共治模式转变。
惠城区桥东街道东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义务监督员杨东升告诉记者,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整治成效非常明显,现在基本上杜绝电动车入园穿梭等问题。
多重硬核举措保障游园安全
除了发动热心市民代表积极参与公园管理,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还制定了整改方案并依据方案实施电动车入园整治。
记者看到,公园绿地外边缘增设了绿化栅栏,路口设人行出入格挡,禁止电动车进入园区,并预留无障碍通道及应急消防通道;公园周边多处设置了非机动车停放点和停车位,到公园休闲游玩的市民都自觉把电动车、自行车停放在指定区域。
市东江公园服务中心副主任陆虹介绍,为解决非机动车停放问题,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实施了非机动车停放点改造工程,在公园沿滨江东路人行道铺设地砖、划线设置非机动车停放点,在东江大桥桥底桥墩处增设非机动车停车位460个,可充分满足市民停车需求。
如今的东江沙公园,在电动车整治、游泳管控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效,公园内的不文明现象大幅减少,公园更加安全、宽敞。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陈春惠 通讯员林婷 邱楚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