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417个参赛项目带来一场“科创盛宴”!

原标题:

  第二十一届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收官

  417个参赛项目带来精彩“科创盛宴”

  远程气候实时复制系统、车内安全预警装置、智能地震帐篷……2月17日至19日,第二十一届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市华罗庚中学举行。现场,参赛师生们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青少年“科创盛宴”,417个参赛项目无不展现出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其中不乏具有实用价值的小发明、小创造。

  经过3天紧张有序的比赛,大赛评审委员会根据“三自三性”和“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经科学、严格评审,共评出各类项目一等奖66项、二等奖227项、三等奖123项,同时评选出一批优秀科技辅导员、优秀组织奖,并将从中选出优秀创新项目参加第38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大赛现场。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大赛分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大板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点亮梦想。本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集中展示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一次最高规格的科技盛会,旨在为全市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搭建一个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展示、交流的平台,提高广大师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该赛事已成为我市科技教育活动的一个闪亮品牌。

  据了解,本次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大板块,包括科技创新项目发明类、科技创新项目论文类、科技辅导员科教制作类等。在项目成果展示区,参赛师生们纷纷秀出看家本领,展示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奇思妙想的实验装置等,让参观者大开眼界。

  “目前系统可以实现模拟气候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以及土壤湿度。”本届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发明类一等奖获得者、惠州市第五中学学生林芷如介绍,她们带来的参赛项目是远程气候实时复制系统,通过网络实时将目标地气候数据传输到本地,以此控制调节本地温室设备,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地用本地温室实时复制模拟目标地气候状况,广泛用于农产品种植等领域。该项目曾获得2022年惠城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项目发明类一等奖。

  在展示现场,惠州东江小学带来了停车开门自动报警提醒装置、气生根能“独木成林”的调查研究《谁说植物的根只长在土里》、颜料自制及扩展绘画媒材教育活动方案《用不完的“颜料”》等3项科技创新成果,其中停车开门自动报警提醒装置广受关注。惠州东江小学六年级学生黄骏峰介绍,该装置遇到车门周边有物体或行人时,红外线灯就会感应,蜂鸣器接收信息后会发出警报,及时提醒驾驶人留意周边情况后再开门,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全市8支代表队869人417个项目参赛

  据介绍,培养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增强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大力推进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目前,全市共拥有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3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7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03个。

  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活动,相继打造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报告会”“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科技馆双进活动”“无人机竞赛”等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品牌,极大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形成了全社会重视和支持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国家和广东省已成功举办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惠州市成功举办了21届。在2022年第37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市喜获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3项,其中1项选送国赛。

  据了解,本届大赛由惠州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主办,惠州日报社、市华罗庚中学协办。全市各县(区)、市直共有8支代表队869人417个项目参赛。大赛评委会根据“三自三性”和“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共评出各类项目一等奖66项、二等奖227项、三等奖123项,并将从中选出优秀项目参加第38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同时评出了一批优秀科技辅导员和优秀组织奖。

  专访

  中国工程院院士夏佳文:

  更注重高端制造业 本土技术人才培养

  科学启蒙对青少年成长有何重要意义?惠州在科技人才引育方面要注意哪些?2月18日上午,在第二十一届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夏佳文接受《惠州日报》专访,为惠州大力实施制造业当家战略、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在创新的同时,还要学好基础知识、文化,将来才能进行更大更新的创新。”夏佳文认为,举办科技创新大赛,对广大青少年很有科学启发作用,不仅起到激发科学兴趣的作用,也让大家感受到科技创新的奇妙。当然,创新还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对原有知识或经验进行反叛,这就是创新。

  夏佳文认为,在青少年阶段,科学启发特别重要,尤其是初中或高中时期。当年,他就是在中学时代受到物理老师的鼓励,听老师讲了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等科学家的科学故事,无形当中对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青少年小时候没有固定的世界观,可塑性非常强,所以要让他们从小就有科学伟大、创造伟大的想法,从小崇尚科学。”

  “技术要自主,人才也要自主。惠州在引进人才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加强本土人才培养,这样才能做到人才自主。”在科技人才引育方面,夏佳文认为我市已经形成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引进没有错,还要更加注重本土人才培养,尤其是青年技术人才的培养。作为制造业大国,高端制造业一定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技术工人,再加上精密复杂的仪器设备,以及基础的数字计算机能力来组成。“高端制造业需要大量技术人才,这需要注重本土培养。”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刘豪伟 刘乙端

编辑:小丽
下一篇: 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