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成长!惠州新能源电池产业今年产值将突破千亿级

  4月6日上午,“推动惠州市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座谈会”在惠州宾馆召开,市能源和重点项目局负责人通报我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情况时表示,近年来,惠州依托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正聚焦建设新型储能产业高地,并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惠州的新能源电池产业产值866.7亿元,同比增长 22.19%,今年3月,惠州新能源电池集群上榜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预计今年惠州新能源电池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 亿元。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仲恺总部。

  现状:

  新能源电池行业快速成长为产业主力军

  全市消费类电池产量14亿只,连续两年占全省产量20%以上;目前,全市已建储能电池项目产能合计64.4GWh,在建和拟建储能电池项目产能合计26.9GWh……

  市能源和重点项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储能产业整体规模快速扩大,新能源电池行业作为产业主力军已形成较大的规模战斗力,拥有德赛电池、比亚迪电池、亿纬锂能等3家百亿级企业,全市电池相关研发制造企业114家。

  在细分领域,德赛电池、亿纬锂能、比亚迪电池、欣旺达等4家企业是电池、电池模组和电芯制造方面佼佼者,2021年均跻身中国锂电池制造行业前10强,其中亿纬锂能在电池方面荣获国家级单项冠军产品,实现我市企业在该领域品牌创建“零”的突破。

  在电池化学品方面,新宙邦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材料企业;在标准制定方面,欣旺达动力、锂威新能源两家企业通过工信部专家评审锂离子行业规范公告;同时惠州也布局了赣锋锂业、联合铜箔、南亚电子、广麟材耀、豪鹏科技、恒泰科技、广东微电等具有独立自主产权的产业链关键企业。

  目前,惠州35家储能产业链重点企业已成立新能源产业联盟,强大的联合作战能力,助力提升我市储能产业竞争力。

德赛电池高端智造惠南工业园。

  发展:

  着力打造新型储能应用示范城市

  在座谈会上,惠州向企业家介绍,接下来将围绕新型储能产业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建设运营、示范应用全面强化全产业链竞争力,建设新型储能产业高地。

  在生产端上,惠州接下来将围绕关键环节和重大装备补齐补强产业基础,合理布局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梯度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并着力扩大储能电池电芯、模组及电池包生产制造环节优势,精细化发展电解液、铜箔等专用辅助材料,引进一批制造业重大项目、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


首航新能源公司生产线。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应用端也将是惠州着重发力点。锚定打造新型储能应用示范城市目标,惠州将深入拓宽应用场景,包括挖掘电动车移动式储能属性,智能化改造公交、物流停车场和工业园区等领域充放电场站,配套双向充电桩,采用规模化车网能源互动模式实现削峰填谷、储能价值变现;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应用,探索能源综合服务模式,推进移动式储能的广泛运用(工厂→工业园→县区),建设智能电网“试点示范区”等。

  为培育高能级产业生态体系,惠州还将大力支持科研创新,着力加大力度研发IGBT (一种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等关键薄弱环节,提升锂电池技术;发挥“锂钠”集群效应,推进融合能源电子技术 ,探索石化产业发展氢能储能;积极承接国家、省的大型储能产业发展论坛,为储能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搭建平台。

 
首航新能源公司生产线。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文字:惠报全媒体记者冯丽均

  

编辑:海晏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