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技工院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层次和质量取得新发展
原来读职业(技工)学校也有机会上大学;职业(技工)学校有这么多专业可以选;学生出校门就可以就业……最近一段时间,惠州2023年中职(技工)院校入校招生宣传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市部分职业(技工)院校的招生老师走进初中学校,面对面让学生了解招生政策,做好未来规划,同时也展示着惠州职业(技工)教育的办学成果。
职业(技工)教育担负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的重要任务。长久以来,惠州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大力推动职业(技工)教育提质培优,职业(技工)教育得到蓬勃发展,职业(技工)教育的地位、作用以及社会认同日益凸显和提升,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职业(技工)院校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
全市职业(技工)院校在校生14.8万人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惠州现有5所高职(其中省属民办2所,市属公办3所),23所中职学校(不含高职院附设中职班),在校生共116535人,其中高职60704人,中职55831人。2022年,全市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4.16%,留惠就业率为55.83%;全市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含升学)为98.51%,留惠就业率为82.5%。高职共开设专业87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6个。中职共开设专业76个,省重点专业建设点15个,省“双精准”示范专业15个(含在建)。目前我市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所,国家重点中职学校3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3所,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2个,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3个。
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2022年,我市技工院校办学层次和质量取得新发展,全市技工院校数量达到9所,教职工1500余人,在校生规模3.2万人,开设专业65个,其中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2个(含在建),每年培养和输送技能人才1万余名,留惠就业率达到80%以上。我市技工院校设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省级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3个,市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市级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5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大师工作室2个。
各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惠州工程职业学院的教学成果先后获评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两校还先后获批广东省大学科技园;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项目分别落户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惠州市技师学院获批广东省高水平技师学院创建单位、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单位,惠州市仲恺技工学校被评为广东省示范性技工学校创建单位,惠州市西湖技工学校、惠州市博赛技工学校成功升级为广东省重点技工学校。
职业(技工)院校师生争先出彩
日前,惠州工程职业学院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正式拉开帷幕。技能竞赛、成果展示、现场体验……该校掀起一股学技能、赛技能、展技能的热潮,8000余名师生以技能为名,炫技能、亮绝活、展风采。
职业教育法颁布后,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更加明确。中职不再是考不上高中的无奈选择,高职也不再是为了混文凭,所谓的“订单式”培养也不再是“一箩筐”的单向输出。越来越多的学子通过职业(技工)教育学习技能站在聚光灯下。
冯志强是惠州市技师学院2016届制造工程系数控加工专业毕业生,目前是铣工高级技师,是“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现任惠州市技师学院制造工程系教师、智能制造技能组国家级教练,团队师生选手连续四届获得国家一类大赛一等奖。在惠州市技师学院,这样匠心接力、薪火相传的例子还有很多。目前为止,市技师学院1人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获“全国技术能手”,1人获得“南粤技术能手”,9人获“广东省技术能手”,1人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惠州市仲恺技工学校学生杨采婷获评2023年度广东“新时代好少年”。
在2021-2022年度,惠州学生参加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一等奖19项,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蝉联2022年省技能大赛互联网直播营销赛项一等奖、在2022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金融科技综合能力赛项获高职组一等奖(全省第一);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惠州市教育局等5家单位先后获得优秀组织奖。
职业(技工)院校师生也争先出彩,如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教授梁乃锋被评为广东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教师;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毕业生刘家怡在抗疫期间,因“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孩子了”感动无数人;惠东职业中学参加2022年第七届“科云杯”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财会职业能力大赛获一等奖;惠州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参加中国商业联合会举办的2022年“畅享杯”全国财经商贸类专业数字技术技能大赛获特等奖等。
发挥服务社会功能 助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市职业(技工)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围绕惠州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方面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充分发挥“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综合类)”“广东省农业人才实用培训基地”“广东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示范基地”等优势,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助力“三农”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挂牌成立惠州高校第一个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推出《乡村振兴科技服务清单》,涵盖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乡村振兴5大领域52类111项科技服务项目,面向乡村振兴领域重点亟待破解的产业问题、技术问题、人才培养问题,以及乡村社会治理等问题,依托高校、政府和行业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系统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惠州市技师学院校企合作成效显著,成立了首家TCL产业学院,实施“校企八个共同”的产教融合模式,开启了教学工厂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主动与惠州市多家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合作,形成“产教评”技能生态链,拥有广东省第一批社会评价组织12个工种和校内学生38个认定工种的技能评价机构,每年为社会进行技能等级评价达到8100人次。
“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是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我市大力实施技工院校“强基培优”计划,积极发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培训基地作用,携手技工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技能竞赛、“送技下乡”、黔西南州“三项工程”师资协作培训等活动,启动惠州·黔西南校校合作班。2022年全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5615人次,其中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人数1785人次、“粤菜师傅”培训2144人次、“南粤家政”培训11516人次、“农村电商”培训1416人次。
常态化持续性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职业(技工)教育的良性发展需要全市各职业(技工)院校规范办学行为,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不断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记者了解到,市教育局大力推动中职(技工)招生录取改革,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中职(技工)招生录取工作方案,从2022年起,全市中职(技工)院校招生录取工作纳入全市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工作进行统一招生录取,遵循“公平竞争、公开程序、志愿填报、择优录取”的原则,从源头上规范中职(技工)院校招生录取工作秩序,今年,我市中职(技工)院校将继续实施阳光招生,保障招生录取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去年,市教育局牵头在全市教育系统内开展中职违规有偿招生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查处全市中职(技工)学校违规招生行为和代理输送生源行为,严肃招生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中职(技工)招生环境,切实维护好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行动分为周密部署、自查自纠、督导抽查、巩固提升四个阶段。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总结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工作职责和已形成的工作机制,常态化、持续性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范文燕 通讯员吴烨 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