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
令人心动的暑假终于来啦
孩子们也逐渐释放天性开始了假期“撒欢”
每年暑假是电信诈骗的高发期
同学们在享受暑假的同时
切记要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一直记心中
为保证大家能度过一个快乐的暑假
这篇防电信网络诈骗攻略
快快收藏吧!
一、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
01 常用诈骗手法:
诈骗分子来电话时,自称公安机关,能准确报出您的个人信息,以您涉嫌犯罪为借口让您联系办案警察,然后假的办案民警会以电话笔录、电子通缉令等各种手段增加可信度。最终会以各种借口让您转账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02 防范小贴士:
1.公安机关不会用电话办案。
2.公安机关不存在安全账户。
3.接到这种电话直接挂断。
二、警惕网购退款诈骗
01 常用诈骗手法:
诈骗分子来电话时,自称某购物平台卖家,以货物有问题为名给您退款,并准确说出您在某购物平台购买货物的信息,增加可信度。随后,诈骗分子会通过聊天软件或短信发来退款链接,但里面的链接其实是虚假退款网站,诱使您输入银行账号和密码,最后套取您的验证码,完成诈骗。
02 防范小贴士:
1.网购一定要挑选大平台。
2.退款要通过官方平台操作。
3.外部链接不要点,不输入任何信息。
4.最重要的一点,谁要验证码都不能给。
三、警惕钓鱼网站诈骗
01 常用诈骗手法:
诈骗分子发来短信的号码类似官方号码,内容看似正规,但里面网址是钓鱼网站,如果您进入钓鱼网站后会被诱导输入账号、密码等信息。诈骗分子利用您的信息,盗取账户资金,完成诈骗。
02 防范小贴士:
短信号码可以通过软件修改,不轻信短信内容。
不明链接不要点,不要输入敏感信息。
四、警惕冒充亲友诈骗
01 常用诈骗手法:
诈骗分子通过盗号或伪装亲友头像昵称等手段,骗取您的信任后,以“急需用钱”“患重病”等为由骗取钱财。
02 防范小贴士:
凡是涉及到钱,电话或当面确认后再转。
五、警惕游戏诈骗
01 常用诈骗手法:
游戏账号交易是诈骗的重灾区。一类是骗子收了钱后,拒绝提供账号,拉黑跑路;另一类是交易结束后,骗子以账号被盗为名,向游戏平台提交原始身份信息,篡改密码。
游戏装备也是诈骗高发区,主要有低价充值、送道具送装备、中奖诈骗等陷阱。具体手段包括以低价充游戏币为诱饵,收了钱就跑路;通知玩家中点券,但要求先行缴税。此外,暗含勒索病毒的游戏外挂、辅助工具也有诈骗风险,用户下载后电脑中毒,需付费才能恢复正常。
02 防范小贴士:
1.为电脑安装安全防护软件,从正规网站下载网游插件,并注意核实网游地址。
2.上网玩游戏千万不要轻易打开商家发来的不明链接、文件、压缩包及二维码,并安装病毒查杀软件定期查杀电脑,保护账户隐私。
3.如发现账号异常,应立即与游戏运营商联系。
六、警惕“校园贷”诈骗
01 常用诈骗手法:
诈骗分子常常以办理校园贷需要缴纳保险金为由,诱骗学生转账汇款;或者以“无条件”“低利息”等话术,诱骗学生借贷,制造违约的假象,并威胁学生偿还巨额的违约金,本质上无异于高利贷、套路贷。
02 防范小贴士:
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充分认识网络不良借贷存在的隐患和风险,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尽量不要在网络借款平台和分期购物平台贷款和购物。
积极学习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远离不良网贷行为。
七、警惕招生诈骗
01 常用诈骗手法:
诈骗分子常伪造公文,利用家长对特长加分、艺考、军校招生以及自主招生政策的不了解,谎称有高校的“内部指标”或者“计划外指标”,只要出价合理,就保证录取。
02 防范小贴士:
学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花钱上学的情况,遇到招生疑难问题,要通过正规渠道查询核实,不要轻易将考生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交予他人。
八、警惕助学金、奖学金诈骗
01 常用诈骗手法:
诈骗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等名义,要求学生提供银行卡号和密码,诱导学生到ATM机进行转账操作。
02 防范小贴士:
如遇到发放助学金及奖学金等情况,请先向老师和当地教育部门咨询,千万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转账,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