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位惠州学子圆梦了

  近日,惠州市第一中学黄一立同学收到了来自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虽然此前已经得知录取结果,但收到通知书那一刻,他和家人还是难掩激动之情。当天他和父母一起拆开了装有通知书的快递,分享圆梦的喜悦。

  没有失误,就是最大的幸运

  “收到录取通知书很开心,爸妈比我更开心!”黄一立说,虽然之前已经得知了录取结果,但收到通知书后家人都很开心、也很激动,也终于安心了。当天,妈妈特地邀请了亲人朋友相聚,庆祝黄一立考取理想的大学。

  今年高考黄一立考了673分(历史类),这是他高三以来的最好成绩。填报志愿时,他选择了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黄一立将这次的好成绩归功于考前有效复习以及良好的身心状态。高考复习,尤其是冲刺阶段,有效复习很重要。黄一立认为,高效复习的关键在于清楚自身的优势和弱项,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

  数学是黄一立的优势学科,临考前他会做些有难度的题目,通过难题让自己保持解题的速度和敏锐度,“多学一点是一点,考场上能多拿一分是一分”。英语是相对薄弱的学科,考前他会抽时间翻词典、背单词,巩固基础。有的科目关键靠平时,比如地理,功夫要用在平时的学习中,临考前他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在这个科目上。

  黄一立说,高考数学没有预想中的难,考完语文、数学两个科目后感觉还不错,后面其他科目的考试做起来也得心应手,“各科没有失误,发挥得比较稳定,所以总分就上去了,也是挺幸运的”,最终的高考成绩其实也在预料之中。

  面对高考这场人生大考,黄一立觉得心态和身体状态也很重要。今年高考,身边就有同学因为身体不舒服等意外情况,没能发挥出正常水平。平时,黄一立为了让自己保持好状态,每当学累了或者考完了,他就会跟同学去踢足球,运动完酣畅淋漓,身体大脑得到放空,再回到学习时状态会更好。

  爱读历史故事,希望大学多交朋友

  黄一立初中毕业于惠州市第三中学。刚升入高中时,由于高中的知识难度比初中大,他起初也不太适应。在自我调整过程中他发现,身边很多优秀的同学经常主动找老师“要学习方法”。有的同学练习作文后会拿给老师批改,改了后再写。平时考试,同学们也会主动拿试卷找老师,分析总结失误的地方。

  在身边同学的影响下,黄一立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应当主动出击。以前很少找老师的他,也学会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黄一立说,高中的班主任陈义老师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和帮助,“陈老师经常找我聊天,鼓励我,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方法”。

  在高一下学期选科时,黄一立曾有过纠结,毕竟物理、历史都是他喜欢的科目,面临取舍有些难选择。他结合平时成绩和兴趣爱好,最终选了历史、地理、政治这个组合。选科之后,黄一立的学习成绩提升很快。在他看来,做喜欢的事才能走得更远。

  小时候,黄一立喜欢看书,尤其爱读历史故事。他曾在爷爷的书房找到过一本《春秋故事》,看过后爱不释手。从那以后,他开始找不同朝代的历史书籍来看。黄一立的爷爷曾是一名东江纵队的战士,退休后热衷书画,在家人的影响下,黄一立养成了阅读的习惯。黄一立的父母引导他多看名著,尤其是经典著作,他因此对文史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黄一立很期待。清华大学招生老师曾告诉他,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除了在校学习,还有很多到基层锻炼的机会。他因此被打动,综合考量选择了这个专业。黄一立希望在提升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能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黄一立打算利用暑假提前了解专业的相关知识,未来他希望在大学结交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

  【采写】南方+记者 谢志清 通讯员 蔡曦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海晏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