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长6.7%!惠州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4.9亿元

原标题:

  惠州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4.9亿元,同比增长6.7%

  农业生产形势保持良好 推动产业融合集聚发展

  满眼金黄,稻谷飘香。眼下正是早稻成熟丰收季,惠州各地正抢抓农时,确保夏粮丰收、颗粒归仓。继去年我市粮食产量实现“四连增”,为近10年来最高水平后,今年上半年我市农业生产形势保持良好。

  近日出炉的惠州上半年经济“成绩单”显示,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4.9亿元,同比增长6.7%,成为上半年惠州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当前,惠州正锚定“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全面推动惠州乡村振兴走在粤港澳大湾区前列。

惠城区汝湖镇一现代农业基地大规模种植蔬菜。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通讯员刘曼瑶 摄

  实施粮食稳产保增行动

  年内全面建设3.55万亩高标准农田

  日前,2米高“巨型稻”试种成功,预计亩产约900公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禾下可乘凉”在龙门圆梦。

  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记者从6月份召开的全市2023年水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水稻良种覆盖率99%以上,接下来将进一步抓好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提高我市粮食生产质量和产量。

  “今年全市计划春播春种面积151.57万亩,较上年增加2.29万亩。”3月份举行的2023年全市春耕生产暨农业科技下乡现场会强调,我市将通过送技下乡、送资入户等多措并举做好春耕生产工作。

  “实施粮食稳产保增行动,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牵头成立了粮食生产工作专班,系统谋划落实,坚决完成省下达的粮食播种面积169.8万亩、产量61.51万吨的年度任务。

  粮以地为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在提升耕地的“质”和“量”上,惠州计划年内全面建设3.55万亩高标准农田,完善建后管护长效机制,持续提升耕地地力水平;坚决守住119.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大力开展撂荒地复耕复种,努力增加种植面积,夯实大国粮仓“耕基”。

博罗县柏塘镇“百里茶乡”乡村振兴示范带。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刘建威 摄

  实施乡村产业发展行动

  坚持一品一策发挥传统优势

  今年荔枝上市时节,占地4万平方米的RCEP广东惠州(镇隆)荔枝交易中心正式启用,这是目前全省最大的荔枝交易市场。开市期间,平均每天销售100万斤,合计超过1万吨,同时带动了周边县区、乡镇的荔枝销售。

  数据显示,惠州上半年水果产量增长11.1%,“果盘子”供给保持稳定。“东坡荔”情牵“百千万”,惠州正以“荔枝+”的姿态,多角度、多路径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惠州正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惠州将立足资源禀赋,发挥传统优势,坚持一品一策,聚焦短板弱项,全面推动马铃薯、甜玉米、三黄胡须鸡、荔枝、茶叶等特色农产品提质增效。

  《惠州日报》近日摘登了市社科界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研讨文章。其中一个观点提到,要以特色优势乡村产业为主攻方向,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全力推进7个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创建,通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公园等建设,聚集资源要素,形成一批新型农业产业经济圈。

  “实施乡村产业发展行动,系统推进产业振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州将全面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公园、产业强镇、三产融合示范镇建设,推动产业融合集聚发展。同时,大力培育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全面打造乡村产业发展生力军。

  实施海洋牧场建设行动

  上半年海水产品产量增长4.4%

  百亿级大项目——惠州大百汇现代渔业产业集群项目有序推进、惠州市黄唇鱼种源保护与技术研究中心暨大黄鱼南方种业创新园项目在惠东港口启动、惠州现代化海洋牧场海水经济鱼类种业创新基地在大亚湾澳头揭牌……

  惠州正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上半年,惠州水产品产量增长5.3%,其中海水产品产量增长4.4%,淡水产品产量增长5.9%。

  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蓝色粮仓”。“实施海洋牧场建设行动,打造惠州蓝色经济引擎。”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州正认真贯彻落实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工作部署,全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工作,将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具有惠州特色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标杆和亮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渔业种群保护繁育方面,惠州正走在全省前列。位于惠东的广东省鳇鲸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黄唇鱼“水生野生保护动物人工繁殖许可证”的企业,去年在惠东成功实现人工繁殖黄唇鱼。同时,该公司技术团队利用野生驯养的亲鱼再次攻克了硇洲族大黄鱼大批量人工繁殖技术,有望成为未来惠州乃至南海海域深远海养殖的重要发展品种。

  实施人居环境巩固优化攻坚行动

  力争年内全市80%以上行政村“美丽宜居”

  产业兴则乡村兴。当前,惠州正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上半年,市农业农村局发放调查问卷21068份,围绕村民冬种生产、居住圩镇意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卫生保洁等进行专题调研,了解农业农村实情,找准工作突破口。

  “实施人居环境巩固优化攻坚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将联合有关职能部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认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巩固优化攻坚行动,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和美乡村示范点建设为抓手,全方位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当前,将深入推进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和厕所革命,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力争年内全市8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

  据悉,惠州将聚焦“全域整治”成片改善环境,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切入点,夯实乡村底板;以“四小园”建设为切入点,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水平;以农房“微改造”为切入点,全面提升乡村风貌。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编辑: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