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万顷,可绘蓝图。位于南海之滨,拥有4520平方公里海域、281.4公里海岸线的惠州,凭借丰厚的“蓝色家底”,正耕海牧渔、向海图强。在这里,一家家涉海企业发展壮大,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初具规模,成为惠州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背后,是金融业全周期、全链路的“驰援”。
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主力军,农业银行惠州分行(以下简称“惠州农行”)主动扛起国有大行责任担当,聚焦海洋牧场建设,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和综合金融服务力度,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的培育发展奠定金融基石,有效助力惠州的“蓝色粮仓”持续丰盈。
主动发力 拥抱海洋牧场“新蓝海”
海洋牧场的全速运转,需要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一直以来,因生产环境复杂,与风浪潮涌为伍,部分农户及小微企业规模小,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且相关企业大多缺乏抵押物,融资增信手段匮乏,致使涉海企业并未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获得的资金支持力度非常有限,长期处于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状态,这也成为金融机构在快速创新涉海金融产品服务体系过程中遇到的一道难关。
惠东县小星山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实际上,海洋牧场的建设对于资金的需求十分庞大。在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过程中,从装备到养殖平台的搭建,从科研到投入应用,从育种到产业链完善,每一个环节动辄数千万元,企业的资金压力不言而喻。脱离海洋金融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涉海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2023年,广东省发布《2023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实施“金融+海洋”工程,形成“海洋牧场”等新增长点。这一政策的发布,带动了金融系统重新认识海洋养殖业,使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政策号召下,针对涉海企业的融资难题,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出台了服务海洋牧场发展十条措施,加大海洋牧场的信贷支持和综合金融服务力度,助力打造保障全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的“粤海粮仓”。惠州农行也自觉践行服务“三农”的初心使命,紧抓海洋牧场的产业机遇,主动发力拥抱“新蓝海”,通过创新开发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全力推动金融活水向现代化海洋牧场加速流动。
对症下药 破解涉海企业融资之困
在惠州市惠东县的小星山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是一方海(广东)海洋牧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方海”)的海洋牧场腹地。湛蓝的海面上,圆形养殖网箱星罗棋布,成群的鱼儿在网箱内穿梭往来。
入驻惠州3年,一方海的“一条鱼工程”已见雏形,一家以现代水产种业、深远海养殖、海洋牧场建设、海洋休闲渔业及现代海洋渔业装备为主的全产业生态链海洋渔业产业企业轮廓已现。据负责人颜阔秋介绍,截至目前,一方海在海洋牧场建设的投入资金已高达1亿元,初步完成以珠江口海域原有本土优异大型石首鱼类“金鮸鱼”为代表的良种选育、深海养殖、鱼胶萃取、鱼肉加工、鱼骨鱼鳞高值化利用的“一条鱼”全产业链关键技术体系。但要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仍然需要寻求大量资金扶持。
良养离不开良种,种苗是粮仓的“芯片”。颜阔秋对此有着自己的见解和坚持,也因此建立起了一座水产种苗“兵工厂”,长期从事大黄鱼、眼斑拟石首鱼、双棘黄姑鱼、日本黄姑鱼、黄唇鱼等石首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2021年,该公司技术团队率先在全国成功攻克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唇鱼(金钱鮸)人工繁殖技术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首次实现了黄唇鱼在人工调控条件下多次自然产卵,为拯救保护极度濒危的我国特有珍稀名贵物种黄唇鱼和今后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人工繁殖技术的攻克对黄唇鱼的物种保护非常有意义,前景也非常广阔。”仅仅是这项技术的研发,颜阔秋投入资金便高达2000万元。
身为海洋牧场建设的“局中人”,由于缺少有效的抵质押物,多数金融机构未能主动向一方海敞开融资增信的大门。“是惠州农行打破了这一僵局。”颜阔秋提到,惠州农行非常务实,相关工作人员多次前往企业现场调研,省市两级分行都曾多次组织会议,深入了解行业及企业情况,并“对症下药”,迅速完成了第一笔资金的授信和发放,为企业的融资之路带来了良好开端。目前双方仍在积极对接沟通中,正待推动双方业务全面合作、同向发力。
“一方面,惠州海域资源非常辽阔,有大量面积广阔的优质海域资源,很适合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另一方面,惠州有着极佳的发展环境,相关政策以及金融机构都给予了涉海企业大力支持。”如今,颜阔秋正计划将其在福建的产业全面转移至惠州,“一条鱼带动百亿产业”正由“规划图”向着“实景图”阔步迈进。颜阔秋相信,随着“一条鱼”全产业链的日渐成熟,他将把惠州的技术、惠州的模式推广到全国甚至全世界。
金融创新
赋能惠州向海图强
乡村美、农民富、产业兴,在惠州,一幅幅绿色生态、高效智能的耕海牧渔崭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针对海洋牧场的金融创新也正“千帆竞发”。
根据惠州的海洋经济资源禀赋以及产业特色,惠州农行立足广东农行发布的“服务海洋牧场十条措施”,在海洋牧场领域,深推“六走进”服务活动,创新支持“智能型养殖”“种业合作社+基地+科研+农户”“集中连片”“联农带农”“仓储冷链+”等5大产业模式,实现种业、饲料、养殖、冷链、加工等产业链全覆盖,并不断深入了解涉海企业的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的深度和精细度,大力支持海洋牧场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充分发挥金融力量赋能惠州“向海图强”。
一方海水产种苗“兵工厂”内,颜阔秋正在测量鱼的体重。
“目前,涉海企业的融资需求主要有购买鱼苗的流动资金需求、建设海洋牧场相关项目的固定资产贷款需求。支持海洋行业的小微企业,主要面临的难题是企业大多无可抵押的实物。”惠州农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正积极使用差异化政策,使用推广海洋牧场龙头贷、实施主体贷、农户贷、种业贷、养殖贷、装备抵押贷、农险贷、冷链贷等8大专属拳头产品,完成服务重点客户、小微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融资需求,全面保障海洋牧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3年9月末,惠州农行累计投放海洋牧场行业客户800户,投放贷款2800多笔,累计投放4.2亿元,目前余额1.8亿元。其中,惠州农行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惠州市粤港澳流动渔民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园”实施主体,一方海(广东)海洋牧场有限公司、广东省鳇鲸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计授信1600万元,现已完成前期投放800万元。对广东大百汇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授信3000万元,并将支持大百汇预计总投15亿元的联动现代渔业集群项目。
“蓝色经济”发展,亟需扬起金融风帆。惠州农行将在蓝色金融领域持续发力,构建更加完善、立体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创新探索“蓝色经济”的新金融模式,让“农行力量”成为惠州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东风”,推动海洋牧场建设向更宽层次、更深领域发展。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伍磊 通讯员林晓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