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我市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力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治理效能
在市区花里头潮聚公园,喧嚣的人潮、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伴着摊位上升腾的热气,交织出一幅充满生机、烟火气十足的夜市景象;行走在惠东多祝镇永和村白水寨,拆除“两违”建筑后,村里干净舒适,村民喜提新房;车辆行驶在市区东升一路,绿地上鲜有随意停放的车辆,道路周边环境井然有序……
近年来,我市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全力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持续优化城市发展空间、美化城市发展环境、维护城市发展安全,让更多城市治理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近年来,惠州市全力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持续优化城市发展空间,让城市变得更加美丽。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流动摊贩临时摆卖疏导区展现惠州温度与活力
华灯初上,霓虹闪亮,惠州流动摊贩临时摆卖疏导区——江北东江公园旁的花里头潮聚公园,在腾腾的热气与香气中迎来了一天中人气最旺的时刻。摊主张永尧忙着招揽客人,推销美食。数个月前,张永尧还在附近路边摆摊,和城管上演“猫鼠游戏”,如今安心地在疏导区经营小生意。他告诉记者,虽然摊位费每月要2200元、水电费要200元,但是生意比较稳定,“既不用躲避城管,也不用和别的摊贩争位置,心里更有安全感!”
这个变化,源自惠州市委市政府主动破题,让市集摊点重回人们视线,助燃城市“烟火气”。
此前,由于环境舒适,人流量大,江北大云寺、东江公园周边聚集了成片的流动摊贩。他们在公园内摆摊卖玩具、零食小吃等,违规摆摊经营占据了公园草地。地摊火了,垃圾满地、绿地破损的情况却令人犯愁。在我市一论坛上,关于江北大云寺、东江公园周边市容环境问题的帖子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呼吁“请大家爱护公园环境,不要乱丢垃圾,做有素质的市民。”
“我们希望临时摆卖疏导区(点)能解决对流动摊贩的有序疏导和定时定点规范管理,又能解决部分市民就业民生问题,为提振夜间经济开辟新路径。”市城管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市城管执法局、惠城区政府综合考察了流动摊贩临时摆卖疏导区(点)的历史成因、基层管理部门的建议和市民的反馈意见。在此基础上,市城管执法局、惠城区政府对点位设置进行了优化,既保证了市民的便利,又不会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不少小贩瞧见花里头潮聚公园的位置好、人流量大,主动入驻花里头潮聚公园,结束了在路边乱摆摊的生活。在市区河南岸、龙丰街道的小贩也就近选择了人流兴旺的流动摊贩临时摆卖疏导区。如今一入夜,在市区临时摆卖疏导区,来来往往的人群,琳琅满目的美食,构成了惠州新夜景,点燃了城市“夜经济”。
市区东江公园也回归到干净舒适的“高颜值”状态,市民漫步其中随时能享受到和谐、优美的城市公园环境带来的舒适与惬意。
一闹,一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城市“风景线”也变成了民生“幸福线”、发展“活力线”。
花里头潮聚公园成了惠州新夜景。惠州日报记者罗剑业 摄
拆除“两违”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登上合江楼,城市中轴线、天际线尽收眼底。现代摩天大楼、东江公园、商厦民居错落有致、赏心悦目。在现代与历史的交织中,这座城市正散发着独特魅力。
据了解,自2019年以来,惠州共拆除“两违”建筑约6000万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
曾经依靠江边而兴的各类烧烤摊铺、违建设施被全部拆除清理,东江畔完成了美丽蜕变;小区内的违法建设被依法拆除,居民生活居住环境变得更加安全整洁;龙门县城、惠东平山的违建被拆除后,腾出的空间,变身一座座公园,呈现出一派全民健身、休闲的活力场景,好不惬意;在惠阳、博罗等乡村,违建被拆除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拆违,让绿水长流、青山常在。
与此同时,惠州对户外违法广告牌进行了大刀阔斧式整改,城市“门面”变得愈发清爽。今年,为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引导城市空间资源合理利用,推动户外广告与城市市容景观和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我市编制了《惠州市户外广告专项规划》。在市区四个重要路段,设置了以“天鹅”“簕杜鹃”为造型的户外广告牌,与周边绿化相互映衬,形成一道靓丽风景线……
“面子”颜值高了,“里子”也不能落后。今年,市城管执法局开展“党建引领·城管服务进社区”活动,着力协调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停车难、乱停车和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市民“家门口”的幸福正逐渐成为这座“竞逐国内一流”城市的温暖底色。
至今,全市城管执法人员已累计开展进社区服务420余次,解决城市问题1.9万余宗。同时,建立沟通联系服务和行业协同处置机制、网格化闭环监管机制,及时高效解决群众诉求和急难愁盼问题,惠城区投诉案件按时处置率从不足70%提高到95%以上,案件平均办结时间缩短至24小时以内。
“智变”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开创城市治理新局面,需要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今年以来,围绕城市管理“一网统管”目标,惠州市城管执法局深入推进城乡管理领域信息化建设,市智慧城管平台已融合相关部门30类数据460万条,接入视频1.5万路、运输车2900多辆、工地640个、建筑垃圾消纳处置场(含综合利用项目)28个、运输企业344个、无人机图斑近18万个,城市智慧应用场景效能逐步提升,城市管理统筹协调作用有效发挥,今年以来已受理处置城市管理问题3万多宗,按时处置率95%以上。
与此同时,惠州市城管执法局统筹实施“三项整治行动”,开展侵占城市公共空间乱停车、非法倾倒消纳建筑垃圾和流动商户临时疏导区(点)综合整治等“三项整治行动”,让全体市民共享发展成果。
截至10月31日,全市已有1237个小区物业公共空间实现规范管理,推动建设的125个临时停车场已建成78个,累计增加停车位2万余个(处);规劝占用消防通道乱停车1136车次,立案处罚5宗;查处立案占绿案件81宗,群众文明停车意识显著增强。
同时,非法转移倾倒和消纳建筑垃圾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全市已查处案件896宗、涉案车辆1221辆。
另外,流动商户疏导区(点)规范整治基本完成,全市设立疏导区(点)64个,其中惠城区建成6个特色摆卖区,纳入整治范围的25个疏导点已全部完成规范整治,疏导和规范管理效果明显。
惠州日报记者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