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为加快推进健康惠州建设,今年以来,惠州市卫生健康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将工作重心从疫情防控转到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工作上来,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牢牢把“高质量发展”贯穿工作全过程、各环节,聚焦解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开好局、起好步。
市中心人民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金山院区一期)效果图。 惠州市卫生健康局提供
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 推动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场景:今年8月,广东东江干部学院来了一批特殊的学员,来自惠州卫生健康系统的约50名党组织书记、院长,在这里接受了为期6天的“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学习。这是我市首次举办卫生健康系统党组织书记、院长专题读书活动。
旗帜引领耀前程,强根铸魂谱新篇。市卫生健康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全市卫健系统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效,推动惠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守护人民健康福祉。
勾勒抓党建促发展路径。今年3月,市委组织部、市卫生健康局联合召开高质量党建引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谋划实施“政治引领”“强基固本”“卫健清风”“党旗领航”“人才赋能”五大工程,引领惠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强化党建引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不忘初心公开课”制度,健全完善常态化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创新推出“红色课堂十分钟”“红色文化云课堂”“党员积分管理制”等党建品牌。
厚植干事创业文化。不断深化医院党建“四有”工程建设,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注重砥砺奋进、精益求精的干事创业文化建设,推动全市医院高质量发展。积极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建立健全保护关爱医务人员长效机制,推动建立医务人员职业荣誉制度,激励党员干部和医疗人才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强组织、炼队伍、融业务、促发展、惠民生。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重点项目动工建设;6家“县区第二人民医院”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全市1044家村卫生站全部实现“一站式”医保结算,并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以“党建+学科建设”模式带动核心专业能力和临床重点专科群建设,实现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零”的突破;积极探索全市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党组织党建结对共建模式,构建优势互补、信息共享、服务共促的工作格局;大力实施强基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强乡村医疗卫生、医疗保障能力建设,在全市构建布局合理、各具优势、技术水平较高的重点专科群。
医改惠民跑出加速度 群众获得感日益攀升
场景:50岁的陈叔医保参保地在老家梅州,前段时间他在惠州某医院糖尿病门诊治疗,结算费用的时候,工作人员让陈叔拿出社保卡,为他直接完成了报销结算。陈叔感慨道:“真方便!以前在异地看病都是自己支付费用后再走流程报销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市不断推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创新医改惠民举措,巩固扩大医改惠民成果。
提升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市卫生健康局加大力度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在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推动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精准发力,制定《惠州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惠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实施文件并部署落实。今年全市公立医院改革重点指标持续向好,技术劳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达到29.65%,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重达到42.36%;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增幅分别为1.53%、-7.02%,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有效减轻。
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各级政府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和对卫生健康事业的投入政策。2023年惠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84元提高到89元;市级财政每年再安排998万元对全市村卫生站进行分类补助;按照国家和省规定标准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完善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从2023年4月15日起执行5053项整合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解决了公立医院同级不同价的问题,保障患者付费公平。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多措并举深化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大力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工作,目前已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器官移植抗排斥治疗、恶性肿瘤门诊治疗等门特病种的跨省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全市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省内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2023年惠州市“敬老月”系列活动现场。 惠州市卫生健康局提供
重心下移资源下沉 做优做强基层医疗服务
场景:基层医生黄振波,从2002年开始在三栋镇莲塘村卫生站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为了更好地服务基层患者,他非常希望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他说:“乡村真的很缺乏针灸治疗、疼痛、推拿、中医药外敷疗法及基层急诊技能等方面的知识。”2022年我市成立“乡村医生培训”基地,为黄振波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
如何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是市卫生健康局始终在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投入,从管理创新、硬件建设、内涵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推动基层医疗健康发展。今年制定印发“百千万工程”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五年(2023~2027年)实施方案,推动落实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县域医共体建设、“万名医师下乡”三大工程,让基层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督促指导7家“县(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力争达到中等规模县级综合医院的程度,成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辐射片区医疗卫生中心。对惠东县多祝镇、博罗县杨村镇和石湾镇卫生院建立了由市级三甲医院支持建立两个以上专科和设立“名医工作室”的挂钩帮扶机制,去年以来这三个乡镇住院人次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6家三甲医院对应帮扶8家县级公立医院,三级医院对口帮扶7家“县(区)第二人民医院”,帮助提高专科能力建设水平。
“一村一站一医”100%全覆盖。加强乡村医疗卫生工作,村卫生站“一站式”结算常态化,提高村医财政补助,落实乡村医生“三制”管理,依托惠州市乡村医生培训基地建立乡村医生长期培训提升机制,提高基层医生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市卫生健康局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人才下沉,共安排全市医师晋升高级职称下乡支医24人,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43人,公开向全国招聘具有高级职称的首席专家4名,市直4家三甲医院下派县(区)医院医生78人。累计下派36批次帮扶团队共119人、各类帮扶工作人员920人次。
打造区域医疗高地 促进优质资源扩容提质
场景:2023年,一份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和广东省财政厅联合印发的通知文件备受瞩目。根据这份通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获批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这是惠州首个跻身“国家队”的临床重点专科,实现了“零”的突破。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均衡发展,推进高水平服务能力建设。
聚焦“三年工程两年干”目标要求加快推进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母婴安全补短板项目已提前完工并投入使用,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建设项目、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红花湖院区项目一期工程计划年底投入使用,市中心人民医院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金山院区一期)、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东江新城院区二期建设项目、健康城一期(血站、120中心)工程项目等一批项目正全力推进建设。惠州重离子医学中心已取得立项批复,市公共卫生医院、市儿童医院等项目正积极开展立项前各项准备工作。
加强重点专科能力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制定实施《惠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惠州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惠州市“县(区)第二人民医院”临床专科对口帮扶建设实施方案》,全力提升二、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今年我市10个临床专科入选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名单。市中心人民医院获得2023年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1项及中央资金500万元补助。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惠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入选首批国家婚前保健特色专科和孕前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市第六人民医院通过三甲综合医院评审。
加强高水平医疗人才培养。全市现有省名中医6人,市名医91人,市名中医2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名医6人,东江学者3人,建有各类名中医工作室30间,培养传承人214人,还将启动第四批市名医和第五批市名中医评审工作,选拔培养33位市级名(中)医。
健康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现场。 惠州市卫生健康局提供
推动优质资源普惠共享 强化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
场景:“小娃娃9月已经送去幼儿园上托班啦!”近日,在某外企上班的林女士高兴地说。林女士和丈夫都是企业高管,因无暇照顾孩子,他们2岁的女儿一直在老家湖南让爷爷奶奶照看。今年8月14日,惠州市卫生健康局、惠州市教育局共同发布《关于征求惠州市幼儿园托班开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对幼儿园开设托班进行了详细说明,规定入托年龄为2周岁及以上。对林女士而言,这意味着女儿可以接回身边来了。
为强化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我市不断补短强弱,构建更全面公共卫生体系。落实计生奖励扶助政策,发展多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努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推动普惠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推动幼儿园开设托班、用人单位福利托育、普惠社区托育试点,启动公立医疗机构为职工提供福利托育试点、第二版市级托育优质服务示范机构创建和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市托育机构(含开设托班幼儿园)268家,共有托位24061个;在托3岁以下幼儿8686人。
另一方面,持续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唐氏综合征免费筛查27805人;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免费筛查31114人;地中海贫血筛查50036人。全市适龄妇女宫颈癌免费筛查53169人;乳腺癌免费筛查53245人。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79395剂次,接种率超过90%。2023年7月,市第一妇幼保健院经评估获批2024年省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示范基地。
统筹推进老龄健康服务提质增效。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博罗县新增1家医养结合机构,惠城区、惠东县、龙门县建成4家“两院一体”试点单位。全市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24家,创建率超过80%。建成1个中老年人认知衰退筛查干预中心试点。
实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乙类乙管”政策平稳衔接,持续做好新冠、流感、登革热、猴痘等传染病监测工作,市县(区)共成立8支急性传染病类卫生应急队伍及时处置各类传染病疫情,织牢织密传染病防控网络。不断优化预防接种服务,全市96间预防接种门诊完成标准化建设改造,预防接种门诊在周末为市民提供弹性的疫苗接种服务。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控,惠阳区获得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我市在省内率先实现肿瘤监测县(区)全覆盖。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持续推进爱国卫生运动。以卫生城镇创建和复审为抓手,全市广泛开展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以281分(总分300分)的省评分完成国家卫生城市线上评估。市级卫生镇实现全覆盖,新申报创建省以上卫生镇(街)19个,城乡环境卫生水平不断提升;新创建健康企业35家;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乳腺癌试点城市。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健康惠州”建设的新征程中,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必将坚定信心,持续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使基本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再上新台阶,医疗卫生服务更加优质高效、公平可及,为惠州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提供坚实健康保障。
数说“健康惠州”高质量发展
●全市有卫生机构3763个,其中医院类机构9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36个。
●全市实有医疗床位数25440张,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4.13张。
●全市有医师16911人,每千常住人口医师数2.8人,同比增长0.18人;有护士19911人,每千常住人口护士数3.29人,同比增长0.21人。
●2022年我市人均期望寿命为79.6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9.32%,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全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3个,实现全覆盖;共创建国家卫生镇7个,省卫生镇27个。
●全市登记在册的托育机构207家,提供托位19395个,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托位数3.2个。
(注: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8月)
惠州日报记者方莲花 李春凤 通讯员周鑫 王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