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州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收尾
超7000名普查“两员”完成地毯式清查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五经普”)单位清查工作是对从事经济活动的各类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以及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个体经营户开展“地毯式”入户清查,并经查遗补漏、数据审核、数据检查与评估后,完成数据验收与普查名录编制,是经济普查工作的基础,关系经济普查的成败。
11月17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我市“五经普”前期已经完成普查机构组建、全流程普查试点、普查区划分及绘图、普查“两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选聘和培训、清查底册编制等工作。全市超7000名“两员”从8月下旬开始,“5+2”“白+黑”,奋战百天,基本完成了“地毯式”入户清查工作,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
我市共划分1364个普查区,标绘建筑物16万多个
“为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五经普’工作,我们组建了由市领导担任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31个成员单位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已基本建立健全普查工作机制、督导机制,形成了市、县区、乡镇纵向联动,各部门横向配合,组织运转顺畅的普查实施体系,为做好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普查区划分及绘图是“五经普”单位清查和普查登记的前提,对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保证数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市共划分1364个普查区,5367个普查小区,标绘建筑物16万多个,并按照国家方案要求,每个普查小区至少配备一名普查员,每5至10个普查小区配备一名普查指导员,共组织7000多名“两员”开展工作。
从8月下旬开始,全市超7000名“两员”奋战百天,基本完成了“地毯式”入户清查工作,目前单位清查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
开发智能普查辅助小程序提高数据质量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单位清查数据质量的审核评估。”上述负责人表示,五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出现大量新经济形态和主体,除了常规的行业,还要关注特定行业如数字经济、高新企业、文化产业等的填报情况,加强分析评估、核对确认。
据介绍,我市将坚持做好普查“两防”工作,即防注水虚报和防漏报少报。“领导小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我们将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查找核实做好普查补登,确保普查数据应统尽统、真实准确。”
目前,我市开发了一个智能普查辅助小程序,在制定正式普查流程和指引时,将明确纳入小程序录入规范和步骤等方面内容,同时强化对全市“两员”的培训指导工作,切实提高数据质量。
“在开展清查时,我们整理并建立了投入产出调查单位库,推广应用投入产出调查电子台账等。”上述负责人表示,清查工作为正式普查奠定了良好的名录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全市普查队伍得到了实战锻炼,将继续统筹做好投入产出调查工作,推动投入产出调查与经济普查同步实施。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通讯员惠统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