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大型舞剧《1942穿越封锁线》昨日上演
演出以“省港大营救”为创作背景,是我市纪念东江纵队成立八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惠州日报讯 (记者戴建 陈春惠)今年是东江纵队成立八十周年。11月24日晚,以“省港大营救”为创作背景的大型舞剧《1942穿越封锁线》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上演。当晚,市领导刘吉、黄细花、黎明、邱伟泽、李俊玲、陈海波、胡雪平及东江纵队老战士后人代表、各领域人才代表、“两新”组织党员代表、中青班学员、好人及志愿者代表、部分企业和市民代表1000余人观看演出。此次演出活动是我市纪念东江纵队成立八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1942穿越封锁线》由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出品,入围了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该舞剧以舞蹈重塑“省港大营救”事件为愿景,融博物馆展陈与舞台艺术活态表现于一体,多维度、多形式展现“省港大营救”事件,将观众瞬间拉回到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日军严密封锁香港对外交通,到处搜捕在港的抗日爱国人士。中共中央指示周恩来、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坚决执行中央指示,不惜任何代价,不怕牺牲,积极营救被困在港的文化界人士。
1942年新春,中共党员卢伟如夫妇(化名罗衡夫妇)为保护文化人士成功转移,佯装香港客商提前入住惠州东湖旅店,慷慨为其他客人置办年夜饭。与此同时,广东惠州及东江纵队地下党组织为接应爱国文化人士安全转移筑起了一道道“看不见的安全防线”,每一条交通路线、每一次情报传递、每一段你来我往的暗战交锋都是中共党组织凝心聚力的壮举。一次次穿越封锁线,一次次“瞒天过海”,惠州地方党组织和东江游击队为了保护一批批文化人士安全转移,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惠州以“东湖旅店”为核心的营救工作,既保全了文化人士又保全了中国文化。著名文学家茅盾称此次营救为“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据了解,为增加《1942穿越封锁线》演出的覆盖面和参与度,昨日主办单位还协调广东文旅、云剧广东、惠州云直播矩阵等对舞剧进行了全程同步直播,各新媒体平台浏览量达24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