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轮子飞转,化成美丽的弧线,这是属于轮滑的独特魅力,也是舞动着的青春活力。日前,惠州市惠新学校九年级学生陈豫川作为国家代表队成员为国出征,荣获第十九届亚洲轮滑锦标赛双排轮滑球青年组第五名。对于轮滑,他有着深厚感情。
陈豫川与教练朱小科。
坚持不放弃终获成功
父亲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孩子前进的路。陈豫川之所以始终热爱轮滑这个项目,要从3岁说起。“爸爸是轮滑教练,亦是我的启蒙老师,家庭的轮滑氛围浓厚。爸爸手把手教我学习轮滑,便慢慢喜欢上了这个项目。”课余生活、寒暑假都会练习,虽然很辛苦,但每当他穿上轮滑鞋和朋友们驰骋时,都感到非常轻松自在,并从中收获了深厚的友谊。
当回忆起是否有哪一刻想过放弃时,陈豫川坦言:“我坚持最久的事情是轮滑,非常喜欢这个项目,从来没有放弃的念头。”据介绍,在比赛的前一个月,教练就计划和布局好了这次比赛的训练方式,“在这一个月内,我和我的队友们每天训练9小时,教练会根据运动员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科学训练,以追求更好发挥、更高名次。”
拼尽全力守住球门
“毕竟我是守门员,紧张还是有的,怕球被射进我方球门而导致失分。”当谈到在赛场上的角色时,陈豫川告诉记者,虽然这次比赛临时接棒了守门员的位置,对守门员的训练方式和动作并不是特别熟练,但也给自己作了心理暗示,谨记父亲的教导,始终拼尽全力守住自己的球门,努力为团队争取胜利。
对此,陈豫川表示:“本来我只是单纯喜欢轮滑,没想到有一天能够代表国家去参加比赛,这个经历让我特别难忘,能和这么多优秀选手同场竞技是一次非常好的体验。”
双排轮滑球国家队主教练朱小科介绍,虽然他这次比赛获得了第5名,但在大型比赛中做到正常发挥是很难得的。其实早在今年的全国轮滑球锦标赛上,陈豫川获得了青年男子组双排轮滑球的冠军,拿到了代表国家队参赛的资格,这次参加亚洲轮滑锦标赛便是代表国家参赛,为国争光。
学业之余勤训练
“他作为一名在校学生,学业之余一直坚持轮滑训练十分不易,是个好苗子。”在朱小科眼里,守纪律、讲规则和沉稳谦和都是陈豫川的闪光点,由于从小开始练轮滑,基本功非常扎实,身体素质也很好,能够适应高强度的训练。
为了让陈豫川拥有最佳的比赛状态,学校给予了大力支持。惠州市惠新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徐海峰表示,惠新学校努力为学生打造更好的平台,大力推行“一生一案”导师制,为每个学生配一名导师,即“惠新爸爸”“惠新妈妈”。导师们以正面管教理念为指导,及时关注学生动态,给予学生关爱。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叶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