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218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

  原标题:

  惠州218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

  大力开发兜底安置类公益性岗位 助力“百千万工程”

  12月15日上午,就业帮扶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推进会暨全市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工作现场会在惠城区横沥镇政府召开。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市人社局不断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确保全市就业形势稳定。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343个岗位,同比增长211.82%,主要涉及乡村绿化、乡村保洁、护田员、群团工作等公益性岗位;全市已累计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18人,同比增长198.63%。

  就业帮扶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推进会暨全市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工作现场会。

  横沥试点,90名就业困难人员

  被公益性岗位录用

  “特别感谢党委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让我们这些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生活越来越幸福,对未来更有希望和信心。”公益性岗位代表罗小光激动地说。

  今年43岁的罗小光是惠城区横沥镇大陂头村人,2004年他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合资公司做工程技术员。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他肝功能严重异常,只好辞掉工作住院治疗,直到2009年春,病情稳定的他再次出来工作进入之前的公司。然而不到一年,他的病情再次恶化,无奈的他只好再度辞工回家养病,一直到现在。

  多年与疾病抗争,罗小光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没有了工作没有收入,非常困难。正当罗小光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无助时,惠城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及村干部找到他,鼓励他报名参加公益岗位。

  今年12月1日,罗小光顺利成为一名乡村公益岗护田员,每天上岗前到村(居)委会处进行签到打卡,随后在自己负责区域的农田进行巡逻,观察作物生长情况。“现阶段农户基本上忙完收割,稻田上都是秸秆,我会在巡逻过程中关注农户有没有焚烧秸秆等,向他们宣传环保知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罗小光说,作为护田员,在工作过程中既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每月还会有补贴,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罗小光是横沥镇众多公益岗位的受益者之一。为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县镇村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质量,今年7月,惠城区人社局将横沥镇作为“百名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工程的试点区域,经前期摸排镇街和区直单位的需求,以及就业困难群众的个人意愿,有针对性地开发了乡村绿化、乡村保洁、护田员、群团工作等四类岗位,共100余个,设置乡村绿化岗位40个,乡村保洁岗位40个,护田员岗位20个。最终按照个人申请、审核、公示、乡镇审批、区级备案等程序招聘,90名就业困难人员被录用,并于12月1日统一上岗就业。

  惠城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强对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员管理,防止福利化倾向,惠城区人社局严格按照“谁用人、谁管理”的原则,要求村“两委”每月对岗位人员进行一次考评,形成考核意见,作为发放岗位补贴的依据,对考核不合格人员及时进行退岗补聘。

  今年全市计划开发兜底安置类

  公益性岗位400个 助力“百千万工程”

  稳就业方能保民生。今年3月,惠州市委、市政府印发的《惠州市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要“用好公益岗位等方式,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质量”,进一步抓好我市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全力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

  为扩大就业帮扶力度,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7月,市人社局制定印发《关于做好惠州市2023年兜底安置类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的通知》,计划在全市各县区大力开发兜底安置类公益性岗位400个,帮助就业困难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通知下发后,我们开展全面调查摸底,围绕脱贫人口、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和群众需求,核实就业意愿、培训需求、技能水平、岗位需求等详细信息,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积极优化服务,精准布局,合理设岗,让困难群体端稳就业饭碗,实现稳定增收。”市人社局负责人表示,通过各县区人社部门的努力,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18人,同比增长198.63%。

  与此同时,为提高劳动者技能,市人社局还大力推进技能人才培训,不断加强乡村工匠、农村电商培育,推动“送技下乡”,为农村电商迅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截至目前,今年获得“乡村工匠”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 1781人次,获得“乡村工匠”相关专项职业能力证书268人次,已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2.6万人次,以实际行动为“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能支撑。

  为解决基层人才紧缺难题,市人社局还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目前全市已累计招募派遣“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787人,既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又为农村基层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市人社局负责人表示,横沥镇的公益性岗位试点工作取得了预期的目标,为全市推进公益性岗位安置尤其是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接下来市人社局将坚持以市委市政府印发的《方案》为统领,多措并举做好就业兜底保障工作,不断提高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的精准性,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助推“百千万工程”实施,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图:惠报全媒体记者骆国红 通讯员田亦舒

编辑:李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