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州市十件民生实事办得怎么样?市人大常委会来打分
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办理工作“满意度”高
又值岁末,2023年惠州市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如何?在12月19日下午召开的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2023年市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的报告》,并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12月19日,2023年市十件民生实事共10个项目29项工作已全部完成,其中4个项目11项工作超额完成。十件民生实事办理措施和工作成效获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肯定。
多项民生实事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今年2月,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对市政府提交的13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进行票决,确定了2023年惠州市十件民生实事项目,涉及教育、医疗、停车、居住、餐桌消费等多个方面,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也让广大市民非常期待。
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年来,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市十件民生实事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推动,带队开展现场督导调研;市政府分管领导挂点推进落实,对进展缓慢事项及时组织督导并约谈有关单位负责人;市政府有关部门分别制定民生实事实施方案,详细分解任务,倒排时间逐项推进;市政府办公室全程跟踪,每月一督查一报告一通报,及时协调督办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会同惠州日报社对民生实事分10期进行专题报道。
记者留意到,在推动公办教育“增位提质”上,全市今年新建改扩建19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5830个;全市通过新建、改扩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35所,民办回收转办公办学校2所等措施,共计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5.5万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兜牢兜实底线民生,特殊困难群体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持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标准等,全年累计发放各类保障金约6.6亿元。完成1525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超额完成不少于1503户的任务目标。在满足群众更高水平住房保障需求上,全市老旧小区完成改造151个,新增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0411套,分别超额完成计划任务的103.4%和174%。
在免费开展疾病筛查方面,已免费为13万余名孕妇提供“三项”产前筛查,其中全市唐氏综合征免费筛查3.4万余人,完成计划任务123.1%;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免费筛查3.8万余人,完成计划任务138%;地中海贫血筛查6.1万余人,完成计划任务221.27%。同时为适龄妇女提供“两癌”筛查超11万人次,超额完成112%。
十件民生实事办理满意度达到97%以上
推动代表票决十件民生实事落地落实,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也是更好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办理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工作成效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占比均达到97%以上。会议提出,开展满意度测评,既是对政府推动十件民生实事落实工作的鼓励和支持,也是一种鞭策和促进,目的就是与政府部门同向发力,增进民生福祉。
一年来,我市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加快推动我市5家医院项目建设,提升我市医疗保障水平。市人大常委会教工委有关负责人在审议中表示:“市政府及卫健部门高度重视2项卫生健康民生实事办理工作,把落实民生实事与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医疗卫生惠民水平。”
市交通运输、交警部门持续改善停车环境和交通设施,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229公里,实现284个(次)路口配时优化,完成市区道路交通安全“堵点”“黑点”治理共20个。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有关负责人提出:“提升出行顺畅和安全水平是一项常抓常新的民生实事项目,如交通秩序管理方面,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长期过程,经过这一年的定点整治,可以切身感受到较为明显的变化和改善,道路行车确实比未整治之前要顺畅、安全,更有秩序。农村危桥改造和农村公路新改建大大改善了当地村民出行条件,便利村民生产、生活,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我市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城管执法部门共推动完成3359个农村垃圾收集点升级改造,累计完成287个行政村共1.16万个户厕改造提升工作,高质量完成6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负责人建议:“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持续关注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改进部分农村环卫设施建设标准低,管护不到位问题,统筹规划建设好农污设施,让美丽乡村更宜居,群众生活更幸福。”
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全市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市政府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障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落实,确保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着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惠州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特约通讯员郭敏 通讯员陈瑞凤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