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12月20日,国家林草局发布了首批789处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下称“名录”)。其中,惠州共有3地入选。分别是广东惠东乌禽嶂穿山甲重要栖息地、广东博罗象头山穿山甲重要栖息地、广东惠州惠城墩子穿山甲重要栖息地。
记者梳理发现,惠州3地入选的重要栖息地,主要保护的物种都包括了穿山甲。穿山甲,这个生存在地球上已有6000万年的古老物种,被誉为“森林卫士”。它们主要以白蚁和蚂蚁为食,有效地维护了森林生态平衡,但却是世界上非法交易最多的哺乳动物。它们极度害羞,主要生活在我国长江以南的森林里。历经数十年的非法猎捕和环境破坏,这个物种已经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
▲乌禽嶂首次用手持设备记录到的中华穿山甲野外活动画面。(图片提供者: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执行主任、惠东县自然生态保护促进会秘书长李成)
2019年,当中华穿山甲被宣告在国内“功能性灭绝”的时候,惠东乌禽嶂地区却首次监测到了中华穿山甲的活动踪迹,让人们重新关注起对中华穿山甲的生境保护。
2020年6月,我国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同年,在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力量的努力下,我国建立了首个以中华穿山甲为代表物种的公益保护地——广东乌禽嶂中华穿山甲保护地。这里不仅是首次使用手持设备记录到中华穿山甲野外活动的地方,还是一个生态宝库,拥有大面积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片森林除了穿山甲,还有小灵猫、斑林狸、紫纹兜兰、穗花杉等珍稀濒危物种,彰显出生态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此后的2021年,又一对中华穿山甲母子被发现,巡护队用相机和手机拍下了珍贵影像,成为我国大陆地区有记载以来,首次用手持设备拍摄到中华穿山甲野外育幼情况。
▲在乌禽嶂,红外相机拍摄到的中华穿山甲影像。(视频提供者: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执行主任、惠东县自然生态保护促进会秘书长 李成)
不只是乌禽嶂,放眼整个惠州,越来越多的珍稀野生动物身影进入人们的视线。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是惠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有力证明。
象头山保护区记录到中华鬣羚的活动影像。
象头山保护区记录到豹猫的活动影像。
海南鳽现身惠东宝口乌禽嶂
“鸟中仙女”仙八色鸫(dōng)现身惠东
新一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统计,目前惠州全市有记录记载的脊椎动物有990种,维管植物3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8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2种,鸟类333种,包括留鸟160种、候鸟141种和旅鸟32种。
来源:综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站、南方+、惠州电视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