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第五个!惠州电网供售电量双双突破500亿千瓦时

原标题

惠州电网供售电量双双突破500亿千瓦时

为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注入强劲动能

  电力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电量快速增长折射的是城市经济的加速崛起。12月22日,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以下简称“惠州供电局”)传来消息,2023年累计供电量达510.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1%;累计售电量达501.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6%,成为南方电网五省区第5个供售电量双双突破500亿千瓦时的城市。

  伴随着城市奋进的步伐,近年来,惠州供电局不断夯实电网基础,用更加坚强可靠的电网、贴身贴心的电力服务、更加低碳绿色的新型电力系统,持续为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提供充足电力保障。

  安全可靠

  强化主配网建设,持续提升供电可靠性

  在大亚湾开发区,一个个世界级石化产业项目快马加鞭建设;在仲恺高新区,一批批高新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紧锣密鼓布局;在中韩(惠州)产业园,一宗宗优质项目有序进驻……近年来,惠州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呈现出重点项目多、投资增长快等特点。来自惠州市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10月,惠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58.02亿元,同比增长4.6%;工业投资增长幅度为12.6%,从2020年5月起一直保持着双位数增长。

  发展的背后,坚强电网提供动力“加持”。从2019年到2023年,从400亿千瓦时到500亿千瓦时,惠州供电局只用了4年时间,建设和改造一个更加安全可靠、运行灵活、适应性强、技术先进的数字电网,保障着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平稳运行。

惠州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在数字化平台上指挥远程作业。陈栎如 摄

  2023年,惠州电网总供负荷屡创新高,最高负荷达897万千瓦,接近900万千瓦大关,较2019年最高负荷725.7万千瓦,增长率达23.6%。这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更高要求。

  为满足惠州不断攀升的用电负荷需求,惠州供电局加快电网建设,不断建强电网网架。

  惠州供电局4年间建设47座变电站,投运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922千米。2023年克服重重困难,投产变电站8座。此外,2023年投运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942千米、500千伏输电线路538千米、目标网架5项,上述规模均居全省第一。

  构建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的坚强网架。截至2023年,作为大湾区中的电力输配枢纽,惠州全面完成广东目标网架惠州段7项工程的投产,输电线路总长560千米。

  目前,惠州电网共有35千伏及以上公用变电站196座,其中500千伏变电站有7座,35千伏以上线路长度9202千米,线路长度全省第一,其中500千伏线路2502千米,线路长度全省第一。

  “这几年,惠州新增的变电站数量和输电线路长度在全省排名靠前。同时,我们也在多项工程中推广新技术应用,例如应用全国首批最大电流开关、应用全网首条八分裂导线、首次用新型轨道运输、首次用大型直升机吊运物资等。”惠州供电局基建部变电工程专责石基说。

  惠州隔山跨海,面积大、地貌类型复杂,用电负荷与基建工程量剧增,提升供电可靠性既困难又迫在眉睫。

  惠州供电局成立供电可靠性管理委员会,由局党委统筹协调解决供电可靠性问题。通过建立可靠性整体管理的一整套机制,打造以生产指挥中心为抓手的一个联动体系,落实中压、低压透明化等一套工具,把电网建设、网架规划、物资供应、生产运维和客户服务等贯穿起来,打通各个专业之间的壁垒,支撑高质量发展,满足社会的电力需求。

  在一整套组合拳之下,惠州配电网更加灵活高效。惠州供电局加快配电网网架建设,全力推进配网自愈有效覆盖,开发中低压停电事件主动感知、综合研判、图形化展示支持系统,聚力实现配网透明、高效,平均停电时间较2019年大幅下降75%。

  “惠州供电局持续提升供电可靠性,保障电力供应平稳有序。”惠州供电局调控中心总经理蔡景东介绍,今年应用智能化主网调控一体化模式及程序化操作等技术,提高停复电效率,同比减少变电站设备停电时间约1500小时。应用智能配电网自愈技术,努力实现客户故障停电“零感知”,累计自动恢复失压配变3230台,缩短故障抢修时间,缩小停电范围,同比去年累计缩短用户故障停电时间0.13小时每户。

  服务贴心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近年来惠州着力打造“2+1”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制造业家当”越来越厚实。

  4年来,惠州市场主体、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引进项目也呈现遍地开花之势。惠州供电局服务的客户数从2019年252.42万户增加到如今338.61万户,这更加考验惠州电网的服务水平。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惠州供电局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深化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建设,前中后台高效运转,为用户提供一揽子用电用能解决方案;推广应用优化用电营商环境主动办、线上办、联席办、一次办“四办”举措,进一步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力为惠州营造良好电力营商环境;供电服务满意度连续14年获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公众评价第一名。

惠州供电局运行人员在500千伏崇文站对充油充气设备开展防寒特巡。田明明 摄

  “我们将服务关口前移,全面加入政府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协同政府建立‘每周一调度、半月一研判、一月一分析’重大项目供电服务机制,推动重大电网项目建设,精准服务重点园区和重大项目,大力支持地方把制造业做优做强。”惠州供电局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张友荣介绍。

  为更好服务企业,《助力惠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母亲式”服务行动方案》出台。惠州供电局通过政企数据共享,获取落地惠州市企业信息,“主动上门”挖掘企业用电用能需求,从项目落地、方案策划、设备运维、项目达产等方面提供五个主动“母亲式”服务,前置推广用能、能替方案,为省市两级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提供贴身、贴心服务,推动93个重大项目提前投产送电。

  项目总投资超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是国家重大外资项目之一,选址惠州大亚湾石化园区。为服务好该项目,惠州供电局在埃克森美孚项目还没开工之前就成立工作小组,主动上门提前了解客户用电需求;主动配合规划,优化主、配网架结构的同时,加强主动运维力度,帮助提升埃克森美孚临时用电的供电可靠性。

  惠州供电局供电服务中心业扩管理专责胡超介绍,该项目仅用22天就完成了满足项目开工所需临时用电报装流程,相较于同用电体量的其他项目而言,用时足足缩短了一个半月。

  此外,从电网建设周期及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等出发,惠州供电局创新办电服务新模式,提供“一揽子”用电用能服务,推出“插电式”服务、永电租赁、连片临电租赁、临变共享,园区连片供电方案、信用+办电等。位于大亚湾石化区的恒力石化PTA项目成为全省首家10千伏单一电缆租赁客户,为客户节约用电成本约800万元。

  “我们每年都开展重点走访活动,了解生产情况、供电需求等,今年走访了210家用电大户,主动送服务上门。”惠州供电局供电服务中心副总经理刘青说。

  绿色发展

  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实现“双碳”目标,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惠州供电局从零开始,探索保障新能源全额消纳、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之路。

  惠州电网处于省网粤东电力送往珠三角核心区的大通道上,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电源丰富。早在2021年底,广东电网与惠州市人民政府签订《惠州市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合作共建框架协议(2021-2025年)》,共同推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国领先的地市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惠州博罗湖镇镇光伏复合项目。 廖伟兴 摄

  惠州供电局抓住惠州—汕尾整域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正探索“双城共建”模式。在电源优化方面,高效建设惠州港口海上风电、太平岭核电、大亚湾石化区综合能源站等电源送出工程;在基础建设方面,完成广东电网目标网架工程惠州段建设,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打下坚强的网架基础;全力支撑新能源并网,助力惠州新能源发电装机近3年增长了5倍,达到325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25.9%,清洁能源总装机接近1000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78.8%。

  如今,惠州正在竞逐新型储能赛道,这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良好契机。惠州供电局成立新型储能服务专班,打造新型储能多元化应用示范项目,抢占新高地,促进惠州储能产业链高质量健康发展。

  低碳绿色发展理念体现在生活细微处,惠州供电局在博罗县福田镇徐田村打造全市首个“全电民宿”,以“新能源+储能”微电网示范项目为民宿输送清洁能源,引导用户绿色用能;在龙门县河上村创新应用“低压直流远距离供电+微电网”技术,解决困扰深山零散居民用电难题,为振兴革命老区用上稳定电提供新方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体。

  今年,惠州供电局还建成南方电网首个通过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评定的一级绿色仓库、三星级零碳仓库。仓库利用光伏项目每年提供“绿电”17.02万千瓦时,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1吨。

  接下来,惠州供电局将加速绿色低碳转型探索之路,计划将波浪能、海上光伏、全低压直流、新燃料电池、环保材料应用等多种新技术用于三门岛微电网,解决海岛基本用电问题。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已成为客商的投资、置业、生活的热土。根据规划预测,到2025年惠州市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25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最高负荷达到1210万千瓦,“十四五”新增电源装机1043万千瓦。惠州电网将扎实推进数字输电、数字变电、数字配电、数字用电及数字调度建设,持续用高质量电网支撑服务大湾区建设和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惠州日报记者骆国红 通讯员黎凯燕 叶德衍 宋莹 邓振彪 翟志恺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