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纪检监察机关今年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近200个

原标题

惠州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民生领域综合施治
紧盯群众“急难愁盼” 整治腐败和不正之风

  群众对发生在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深恶痛绝,感受尤为深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就坚决整治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作出部署,强调严肃查处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行为,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着力消除基层消极腐败现象。

  今年以来,惠州市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有关部署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医疗、“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公租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让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以来,全市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近200个,处分181人,移送司法机关45人。

  “零容忍”靶向发力

  坚持严的基调严惩 群众身边“蝇贪蚁腐”

  今年3月2日,龙门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龙华镇水坑村原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某某一案。通过“庭审观摩·以案说法”警示教育,组织龙华镇党员干部现场旁听庭审,“零距离”感受纪法的威严,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

  在法庭庭审最后陈述阶段,被告人李某某认罪认罚,认为自己对不起党和组织的培养,悔恨不已。

龙门县龙华镇党员干部在庭审现场旁听,接受警示教育。

  “村干部职务虽小,但肩负的职责使命却不小。通过此案,让我更加明白如何正确履职尽责,做一名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村干部。”旁听庭审后,一位村干部有感而发。

  蝇贪成群,其害如虎。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严的基调,紧盯农村“三资”管理、乡村振兴等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领域,强化监督执纪,对基层“微腐败”问题建立线索台账、优先办理,严肃惩治啃食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

  前不久,惠阳区纪委监委查办了一起村干部损害群众利益的“蝇贪”案件。

  “在查处叶某某案件中,我们发现该村干部利用村企合作,将本应服务于群众的权力作为谋取经济利益的‘垫脚石’,将村集体‘三资’当作个人‘自留地’,大肆谋取利益。”惠阳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接到线索后,区纪委监委迅速成立专案组,对该村干部进行立案审查调查,严查其与外地商人在工程承揽方面的利益输送,切实维护了村集体利益。

  “蝇贪”被揪出来后,村民纷纷拍手叫好:“感谢党和政府维护了我们村集体的利益,让贪腐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惩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点领域。今年以来,我市聚焦破解村级权力监督“远、弱、难”问题,持续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专项监督,巩固提升农村“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成效。通过开展村(社区)集体“三资”领域提级监督,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使监督触角向村(社区)一线延伸、向乡村振兴前沿贴近。

  “针对提级监督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充分发挥综合治本效果,实现‘惩、治、防’一体推进。”该负责人表示,通过扎实推进村级集体“三资”提级监督,打造村(社区)精品监督站,确保村(社区)持续健康发展,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通过严肃查处腐败和不正之风,以强有力的监督成效,推动惠民政策真正惠及群众。”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实际行动保障民生福祉。

  “小切口”精准施策

  紧盯突出问题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购买服务项目中擅自扩大采购需求、虚增购买成本、个别单位以购买服务名义变相劳务派遣用工、项目绩效评价走过场”……这是大亚湾区纪检监察工委在开展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专项监督检查中,发现部分单位存在的违规问题。

  今年6月至9月,大亚湾区查办了澳头街道党工委原副书记、办事处原主任陈某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案,此案暴露出环卫服务市场化采购项目存在薄弱环节。该区纪检监察机关以此为“小切口”,深入开展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专项监督检查,做实做深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

  “希望通过开展专项监督‘小切口’,撬动政府购买服务领域突出问题‘大治理’。”大亚湾区纪检监察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加强监管严控购买服务需求,从严把好“入口关”,守好“钱袋子”,监督推动把钱用在“刀刃”上。

  为深入整治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我市紧盯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以“小切口”精准施策,开展教育、医疗、公租房等领域专项监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村(社区)监督站工作人员开展污水设施监督检查。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是民生重点,也是家长和学生关注的焦点。针对此,市纪委监委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校(园)服、教学设备、食堂采购专项监督检查。通过采取“室组地局”联动监督机制,联合教育、财政、审计、市场监管等部门,通过查阅台账、抽查凭证、实地查看、座谈了解、明察暗访等方式,对2021年以来全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校(园)服、教学设备、食堂采购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共检查中小学和幼儿园1025所,发现问题1428个。同时,加大对问题线索的处置力度,针对惠东县某中学领导为食堂承包商提供帮助、财务人员存在公款私存等问题线索进行严查快办,目前已立案10人。

  医疗采购领域廉政风险集中,是医疗领域腐败问题的高发区。为进一步加强对医院采购监督管理、降低患者就医成本、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惠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统筹推进,对7个县(区)和市直医疗单位开展“下沉式”监督检查。推动市医保局加大医保基金安全监管工作,全市医保行政部门开展2023年医保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完成市直和7个县(区)定点医药机构抽查复查工作,检查了全市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情况,移交给公安机关案件共计10宗。

  我市还紧盯公共租赁住房“小切口”推进民生领域监督,把公共租赁住房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为推动惠民政策落地的重要举措,用心用情推动解决群众在住房保障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4月,我市印发《市纪委监委关于开展公共租赁住房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后,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迅速行动,紧盯公租房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保障条件不符、违规转借转租、轮候时间长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通过数据比对、查阅台账、实地核查、约谈了解、督促整改、追责问责等“组合拳”,系统施治公租房领域突出问题。

  截至11月底,全市共查处公共租赁住房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2起,立案22人,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5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人,发现职能部门问题9个,推动问题整改1163个。

  “我们将持续加大专项监督检查力度,坚持群众‘急难愁盼’在哪里专项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以有力监督保障整治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一盘棋”联动监督

  压实责任密切联动形成监督合力

  “经过农田土地整理后,不仅改善了生产条件,还让村集体土地增值了,每月租金增加4.7万元,小坑办事处监督站帮我们挽回村集体经济损失56.4万元。”博罗县杨侨镇小坑办事处书记、主任向监督站工作人员开心地说。

  原来,小坑办事处监督站在开展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监督中,发现小坑办事处约1200亩的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均为小农户经营,存在租赁价格过低的问题。

  在镇纪委的监督推动下,由小坑办事处将零散的土地集中连片、统一流转,杨侨镇政府亦由此展开全镇“拼图式”清产核资,对此类问题集中清理,真正实现村民利益最大化。

村(社区)监督站工作人员前往园岭新村核实村民反映道路排水不畅等问题。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我市紧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印发《关于开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领域监督的实施方案》,深入开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领域监督。

  “我们实行‘清单式’监督,细化了38项监督任务,确定了25个责任部门,督促相关责任部门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提高“百千万工程”监督实效,全市“一盘棋”推动,构建了“室组地局”联动监督和市、县(区)、镇(街)三级纪委及村(社区)监督站“四级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村(社区)监督站的“探头”作用,将监督触角延伸至乡村、社区等基层服务组织,形成由市纪委监委统筹抓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监督格局。

  “民生领域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各级各相关部门协同蓄力、集中发力,才能确保监督落实落细取得成效。”该负责人表示,在推进监督工作过程中,市纪委监委注重加强与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沟通协作,有针对性地确定监督清单,并将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市指挥部督促整改,形成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同频共达、同向发力的良好工作格局。

  开展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既要在治标上用力,也要在治本上发力,系统施治。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以监督整治工作为抓手,推动职能部门研究出台形成一批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综合施治、标本兼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把惩治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更加精准有效的监督执纪,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增进民生福祉。

  市纪委监委各党支部:

  办好民生“微实事” 为群众幸福“加码”

  “感谢市纪委监委帮我们解决了增资扩产遇到的难题。”今年7月份,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到博罗县横河镇深入调研,得知景田百岁山增资扩产项目推动中遇到困难,积极协调市、县有关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共同推动项目加快落地。

  “以前这些路面不平整,现在路面打好了,我的车子不会那么颠簸,想去哪里更方便了。”柏塘镇柏市村村民何伟强开心地说,在他眼里,之所以能够在村里“畅通无阻”,得益于村里巷道环境的改善。今年3月份,在市纪委监委为牵头单位的驻柏塘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帮助下,工作队队员、村组干部和村民一起,投工投劳,加快工程的进度,积极解决柏市、高桥等村的巷道未能硬底化、排污渠淤堵等困扰村民多年的难题。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焦教育医疗、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济困帮扶等方面,长期帮扶困难儿童、联合学校引导保障交通安全、开展政治生日活动帮助挂钩村解决困难等等,以民生实事“小切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大问题”。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开展2023年度“践初心、进基层”政治生日系列活动,分批次由41名领导干部带领所在支部党员下基层开展党员过政治生日活动,进行结对交流,深入村(居)一线走访调研,了解村(居)监督站和农村“三资”监管等工作开展情况,结合重要节日慰问困难群体党员,举办“我为结对支部办实事”活动,帮助村民修水渠、建村道、架路灯等。

  今年以来,共举办政治生日仪式50余场,为结对党支部办成25件实事,上党课30多堂,走访慰问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参战退役老兵等80户。通过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工作机制,主动为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切实以党建工作助推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此外,在深入推进实施南粤党员铸魂工程、先锋工程、提质工程中,市纪委监委各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共为群众办实事9件,参加党员39人次,设立党员责任岗40个,党员服务岗38个,党员先锋岗46个。

  市纪委监委各支部一项一项盯着抓、一件一件落实,努力办好每件民生“微实事”,为群众幸福“加码”。

  仲恺高新区:

  基层“微监督”疏通堵点畅通民心

  “终于通了,感谢镇纪委和村监督站的助力!”日前,仲恺高新区潼侨镇金星村一村民激动地向当地纪委表示。

  此前,潼侨镇金星村监督站接到一村民的投诉,园岭新村一条道路工程存在排水问题,该村民家附近一块空地每逢下雨就被水淹,排水问题给周边群众造成了极大困扰。

  民生无小事。接到村民的投诉,村监督站立即向镇纪委报告,并联合对该问题开展调研。结合现场走访和深入群众了解发现,该工程部分路段确实存在排水不畅等问题。最终,镇纪委、村监督站就该问题协调多部门商议和研判,经请示镇政府项目建设管理部门同意,让施工方在园岭新村四街保留适当的出水口,以保证周边排水通畅。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并经历了雨季的考验。

  监督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今年初,该区纪检监察机关下发了《村(社区)监督站2023年监督工作清单》,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聚焦群众关切,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监督站主动进村入户约1200次,受理涉及群众反映投诉建议52个,已全部办结。

  “接下来,我们将选取一批社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重点工作开展‘点题整治’,聚焦‘三资’‘四风’问题等,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效能,以‘小切口’监督带动连片整治,切实疏通堵点畅通民心。”该区纪检监察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本版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袁畅

  通讯员余雪春 李翠平 张宏忻 彭梅芬 邱一帆

编辑:郑国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