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原标题

加强司法保障 持续做实做优为民实事

惠州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1月18日上午,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惠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黄顺恒向大会作检察院工作报告。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坚持“站稳全省前列,争当排头兵”目标引领,服务大局、为民司法成效更好,执法办案、法律监督质效更优,队伍建设、基层建设基础更实,各项检察工作在新征程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有9个案例获评全国、全省典型案例,1名干警获评“全国模范检察官”,34个集体和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

  受理审查逮捕各类犯罪案件6327件9319人

  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扎实履行职责使命,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保障惠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过去一年,全市检察机关坚决依法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受理审查逮捕各类犯罪案件6327件9319人,受理审查起诉8336件10820人,起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犯罪433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强对涉黑恶线索管理及核查监督,起诉涉黑恶案件9件30人,形成有效震慑。

  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全市检察机关围绕市委“发展实体经济、制造业当家”部署,制定和落实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的13项举措,将检察保障做到企业的“需求上”;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689人,办理企业合规案件11件,常态化开展合规后回访,巩固“合规疗效”。加强涉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市检察院一揽子化解3件工伤保险资格认定的行政争议,为涉案企业减轻诉累,相关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打击治理洗钱犯罪,起诉19人,与公安机关、金融机构共同织密织牢反洗钱防控网。

  此外,全市检察机关还主动融入乡村振兴与绿美惠州生态建设。开展“守护和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诉讼专项活动,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耕地保护等,立案491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磋商函等297件。

  制定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

  过去一年,全市检察机关紧扣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强司法保障,“如我在诉”办好案件,持续做实做优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实事。

  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全市检察机关持续推进落实最高检“三号检察建议”,协同金融监管部门深化源头治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突出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经济犯罪,起诉18人;针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协同公安机关开展全链条打击,批捕218人,起诉338人。

  此外,强化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加强涉检风险点排查,推动重复信访积案实质性化解,通过领导包案、带案下访、司法救助等多元方式化解信访矛盾;开展司法救助336件,牵头联合教育、民政、人社等7家单位,制定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惠城区和大亚湾区检察院分别在部分镇街、社区设立“12309检察服务联合工作站”,把检察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将以更优检察履职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服务保障建设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平安惠州、法治惠州、美丽惠州、幸福惠州。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通讯员巫祯妍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