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增5.2%!2023年惠州规上工业增加值2513亿

原标题:

2023年惠州规上工业增加值2513亿比增5.2%

大平台大项目推动工业经济回升向好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邱若蓉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谢宝树 邱若蓉

  重点项目建设工地热潮涌动、企业车间生产如火如荼……在惠州大地,处处洋溢着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力。2023年,惠州狠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全力破解要素瓶颈,“制造业当家”的家底更厚、竞争力更强,“万亿工业大市”展现出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发展活力。

  2023年,惠州工业经济继续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13.58亿元,同比增长5.2%。制造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我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项目建设不断加快,全市重点项目246个,全年完成投资141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9%,同比增长8%。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主体逐年增多,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超3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至3499家。

  产业稳经济

  惠州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5%

  1月20日,在大亚湾石化区,恒力(惠州)产业园里装置不停运转,一包包PTA(对苯二甲酸)产品快速包装。10公里外,该项目外贸首船平稳停靠在惠州港,1.2万吨PTA产品陆续装船,出口到东南亚。去年7月,恒力(惠州)PTA项目全面投产,有利于补齐广东石化芳烃产业链,加快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和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推动产品在当地形成内循环。

  去年以来,我市引进落地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惠州支柱产业发展迸发出强大韧性和发展活力。经济运行数据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有力佐证:

  根据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23年惠州经济运行简况,去年,惠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13.58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比前三季度上升1.2个百分点。具体到“2+1”产业,惠州电子行业增长8.1%,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增长5.9%,生命健康制造业增长7.7%。

  去年以来,惠州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继续回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其中,惠州两大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电子信息和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超65%。

  ——看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亚湾开发区连续5年蝉联“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已达到2200万吨炼油、220万吨乙烯、250万吨芳烃、500万吨PTA年生产能力。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仅用4年时间,就从一片荒山野岭崛起为一个现代化产业园区。

  ——看电子信息产业。2023年,惠州电子信息产业优势细分产业持续保持增长,惠州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入选“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

  ——看新型储能产业。去年,惠州储能产业项目和应用场景开发建设提速,实现产值约1160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一批细分领域市场企业脱颖而出。

  工业经济的“量”在不断增长,增长的“质”也在不断提高。

  2023年,惠州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服务型制造等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迈向价值链高端。作为国内汽车电子头部企业之一,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获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评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去年,我市入选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第一档),新增6个国家级、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品牌项目,累计推动1696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5531家企业“上云用云”,1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这是我市历年来一次性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最多的一年。

  数据显示,2023年,惠州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4.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9.7%。可以看到,惠州工业制造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平台拉项目

  246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19%

  在紧邻深莞的惠阳区,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是我市打造的“3+7”产业园区重要组团之一。凭借良好的区位交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惠阳主动承接大湾区城市先进产业外溢的前沿。

  把目光看向仲恺高新区,2023年12月底,华迪数控设备研发智造项目在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动工建设,该项目将打造成为华迪的核心技术创新基地,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10亿元。

  截至2024年1月下旬,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已引进产业项目273宗,其中供地产业项目79宗、平台引进产业项目194宗,计划总投资额约695亿元,预计达产产值约1558亿元,税收约50亿元。

  近年来,惠州高质量推进“3+7”产业园区建设,吸引一大批来自大湾区城市的优质项目落户,重大平台发展能级水平不断提高。

  总投资150亿元的恒力(惠州)PTA、总投资129亿元的华星光电等项目满产达产;总投资338亿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一期、总投资415亿元的太平岭核电一期等项目有序推进……去年,惠州一批批标志性项目落地,呈现出央企、民企、外企同台竞技,以大带小的生动局面。

  重点项目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抓手,也是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市发改部门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重点项目246个,年度投资计划1186亿元。1~12月完成投资141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9%,同比增长8%。

  在发力电子信息和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同时,惠州还全力竞逐新型储能赛道,产业项目不断开工建设。去年,亿纬动力二、三期等11宗项目投产,龙门县零碳生态园电源侧储能、惠东白花独立储能等在建、拟建项目128宗、总投资超475亿元,新型储能产业正加快迈向全国第一方阵。

  “系列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进一步激发了惠州两大现代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市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客座教授刘伟国认为,通过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利用新质生产力,惠州呈现出以大平台、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推动投资“量增势稳”态势。

  沃土育企业

  高企超3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至3499家

  企业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细胞,产业链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企业创新活力的提升。

  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市场占有率排名靠前……去年,惠州的中小企业很“拼”,在专精特新的道路上大步向前。全市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0家。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82家。

  “小巨人”等企业的培育,其背后是惠州的区位、环境和产业多重优势的长期积淀,也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加持。

  2023年一开年,《惠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出台,提出到202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4个月后,《惠州市工业经济稳增长若干措施》出台,从支持工业企业扩产增效、支持工业企业上规模、支持工业项目投产纳统、支持制造业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等4个方面精准施策,真金白银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

  与此同时,去年我市还印发《惠州市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清单》《惠州市贯彻落实〈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工作方案》,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出到2025年实现办事标准、服务质效与深圳等先进地区接轨。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反映经济发展的“晴雨表”。2023年,惠州聚力优化提升一流营商环境,突出抓企业服务,持续推动综合改革,在市场准入、办理建筑许可、促进市场竞争等领域实施90项改革举措,完成“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业务场景17个,打造“惠帮办2.0”服务体系,压减或取消证明材料4505项,不断激发市场新活力,各类经营主体数量持续增长。

  一个接一个给力的政策举措的落实,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惠州坚持“放水养鱼”效果明显,截至目前,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超3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至3499家,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惠州,扎根惠州。

  正如市政协委员、恒力石化(惠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玺在今年市两会上所说:“对惠州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