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农家干农活学农识......广州学生来惠学农

 

 广州学生到龙门县圣德农耕研学基地开展学农社会实践活动。

  1月22日,广州市玉岩中学高二年级学生走出校门,来到龙门县圣德农耕研学基地开展为期三天的“学农躬耕得真知,劳动育人砺心智”学农社会实践活动。在农民的带领下,通过手把手示范让学生亲身体验,让农耕文化、农耕教育走进课堂,让孩子们亲自走到田间地头去学习和实地体验。通过农耕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所穿、所用、所食都来之不易,而且让他们体验劳动之美,在劳动中收获快乐。

  体验最纯正的乡村生活

  挖红薯、种树、种菜、果园除草、采摘番石榴……在为期三天的农耕活动中,学生们分配到农户家,与农户同吃同住,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下农田,干农活。实地学习农具的使用方法,学习农耕知识,了解农作物生长规律,体验最纯正的乡村生活。

  在菜园,讲师给学生们讲解了蔬菜的种植条件,如何根据季节选择种植的种类,以及育苗、浇水、施肥、防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学生们拿着锄头耙子,俨然一副菜农的样子,松地、播种、施自制的树叶肥料……忙得不亦乐乎。在学生们辛苦劳作下,一粒粒菜种子,一棵棵小菜苗在土壤里安了家。

  “今天的种菜活动是我第一次走进农田,完全刷新了我对农活的认知。虽然又脏又累,但在讲师的指导下,慢慢把一棵棵小菜苗种下去,感觉十分有成就感。今后我一定更加努力学习,热爱劳动,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广州市玉岩中学学生温文轩说。

  在红薯地,学生们正在挖红薯。讲师分配好工具后,学生们在地里穿梭,有的负责找红薯,有的负责挖红薯,他们团结协作,不一会儿就收获满满,一个个大小不一、长短各异的红薯带着泥土的芳香,看到大大的红薯装了一大筐,学生们的惊奇和喜悦溢于言表。

  通过劳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们白天带着农具干活、学农识,晚上回到农户家体验打米饼,体验农家手工活。农户家中弥漫着炒米香和花生香,桌上依次摆放着米粉、馅料、模具等材料。“把粉团和馅料依次填充进模具里,经过一番捶打,一个个造型别致的米饼便诞生了。”讲师从馅料、粉团的制作,一边示范,一边直播讲解。学生们在指导下,逐一开始尝试,不一会儿,一个个米香十足、香甜可口的米饼便做成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挖红薯活动,腰特别的酸,但是挖到了特别多红薯,搬回去的一路上感受到收获的喜悦。现在我们窑红薯,其他同学有的打水漂,有的捡柴火。我觉得这都是在乡间很美妙的体验,是我们在城里面不能体会到的。我们感受劳作的艰辛,体验劳动之美,在劳动中收获快乐。”广州市玉岩中学学生罗俊鸿说。

  “学生们通过参加农业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劳动才能够带来收获和幸福。从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勤劳的习惯,养成勤奋的品质。”广州市玉岩中学副校长陈国庆表示,劳动要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劳动发现问题、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蓝斐菲

编辑:李影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