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抬头见法 休闲普法 遇事想法
惠州建成16家法治书屋,以法治助力“百千万工程”
“法治书屋+茶香书香”主题普法活动受欢迎。
惠城区河南岸街道南城社区法治书屋开展“共建文明好家风,营造和美好村居”专题普法活动。
惠城区河南岸街道南城社区法治书屋。
惠城区桥西街道下埔社区众望法治书屋。
法治书屋环境优雅,法律书籍品类丰富。
龙门县龙城街道城东社区法治书屋。
博罗县石坝镇三嘉村法治书屋。
用宋式点茶创作“民法典”“法律援助”“行政复议”等多个主题的茶文化作品,然后由现场工作人员为群众递上一杯热茶,并免费派发《民法典与百姓生活100问》等法律工具书……这是惠州市司法局创建的众望法治书屋近日举办的“法治书屋+茶香书香”主题普法活动,让法治气息洋溢在茶香、书香里。
自2022年6月全市首家法治书屋——惠城区南城社区法治书屋创建,到目前全市司法行政部门依托村(社区)公共场所、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建设了16家法治书屋,总面积约360平方米,总藏书2万多册,积极打造“法治书香之城”,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走进惠城区河南岸街道白泥路38号南城社区法治书屋,这里环境优雅,市民可以坐下来喝一口茶、看一本书,轻松获取法律知识。书屋内,各种法律书籍种类齐全,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免费取阅法治书籍。
该法治书屋还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群众展示了惠州市“全媒体全天候全覆盖”的普法工作格局,其中包含普法节目汇总、《宪法》在人的一生中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民法典》的编纂历程、主要内容、典型案例等。
为深入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创新普法手段,打造法治宣传文化阵地,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力度,2022年6月起,市司法局联合各县区司法行政部门打造乡村(社区)法治书屋。
南城社区法治书屋是我市打造的首个法治书屋。截至目前,全市司法行政部门依托村(社区)公共场所、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建设了16家法治书屋,总面积约360平方米,总藏书2万多册,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书本作为普法的内容与载体有其特殊优势,借助书本,受众可以反复学习法律知识、反复强化法治意识。通过整合各村(居)图书角、阅览室等法治阅读资源,购置《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读本,让书籍成为链接居民与法律之间的“媒介”,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同时依托法治书屋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职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调解各类纠纷,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全市法治书屋均免费开放,群众在阴雨农闲、茶余饭后可以到书屋借阅法治书籍,使法治阅读有场所、法律学习有去处、法律服务有保障。法治书屋化身普法阵地,引导群众学法用法,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以法治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
为了更好地打造居民学习法律知识的场所,惠州各地依托各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打造的法治广场、法治长廊等法治文化阵地,因地制宜打造法治书屋,嵌入“法治书香之气”,进一步丰富民主法治示范村内涵,加强引领示范效应。
当前,市司法局结合法治书屋建设,培育打造全市“1+7”法治参观学习路线,组织基层干部群众沉浸式体验和感受我市法治建设的变化和成就,提升干部依法治理意识,强化群众法治素养。通过法治参观学习路线,一间间法治书屋串联起来,逐步形成法治文化展示区和乡村旅游打卡点,法治文化的覆盖面和群众受惠面更广。
“法律明白人”担任义务导读员、阅读推广人
有法律需求,不知道该看什么书怎么办?法律知识更新换代快,如何选择最新的法律书籍?有专人对法治书屋的法律书籍进行更新,村(居)的“法律明白人”担任农家书屋义务导读员、阅读推广人,协助居民查找书籍,为居民解答简单的法律常识,针对性开展法治宣传、助农法律知识培训、调解说理等服务。
法治书屋建设是法治惠民工程之一,更是推动法治建设的必行之路。结合书香文明城市建设,我市将全民阅读和法治阅读有机融合,营造全民法治阅读氛围,同时与新媒体普法、线下现场普法互为犄角、良性互补,更好地引导人民群众“抬头见法、休闲普法、遇事想法”。
石圳村法治书屋位于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石圳村党群服务中心,于2022年6月启用,全天候免费向村民和群众开放,拓宽了当地村民学习法律知识的渠道,增加了石圳村的法治文化元素,营造了石圳村的法治文化氛围。
石圳村一位村民表示,法治书屋有很多法律书籍和学习资料,村民在这里阅读和学习很方便,能获取很多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比如物权、合同、婚姻、家庭继承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
据介绍,法治书屋对于增强村民的法治意识,增进村民的法律知识,加强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很有帮助。法治书屋还可以作为调解基层法律纠纷的平台,帮助村民调解化解纠纷,有的时候调解化解不了,律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市司法行政部门切实建好、管好、用好法治书屋,进一步发挥了“法律明白人”的“法治能量”,提升原有农家书屋的“法治含金量”,让小小书屋成为基层群众学习法律知识的“充电站”、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的“加油站”,使法治逐渐成为基层群众的思维方式和处事习惯。
打造“法治书屋+”系列普法宣传新品牌
法治书屋不仅为群众提供了学习法律知识的场所,也成为举办普法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创新融合帮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提升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推动法律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
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法治书屋为全市“法律明白人”、村(社区)法律顾问提供了开展法律服务活动、满足群众法律需求的新平台,市司法局坚持“全民参与、全民学法”思路,结合村(社区)法律顾问提档升级工作,推出“法治书屋+主题普法”品牌活动,举办法治阅读分享会、法律服务讲座、法治文化沙龙等活动,将法治阅读和法治宣传有机融合,让更多群众成为法治文化的“传递者”、全民学法的“主讲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服务乡村振兴。例如,在惠城区南城社区法治书屋开展“共建文明好家风,营造和美好村居”乡村法治书屋专题普法活动,对传承良好家风和未成年人保护作了深入交流研讨;在博罗县石坝镇三嘉村法治书屋开展“聚法治之智,赋能乡村振兴”调研交流活动,市、县司法局领导直面基层干部群众,共话法治助力乡村发展。
近期,由市普法办指导,惠州市茶文化促进会主办的“法治书屋+茶香书香”主题普法系列活动启动,通过一盏盏“法治茶汤”,让法治的韵味在茶香中传递。该系列活动以多方面、多角度、多维度的创意方式,从室内到户外,让普法的方式更加生动易懂。
自2022年以来,全市司法行政部门累计开展“法治书屋+主题普法”活动45场,发动参与群众5000余人次,塑造我市普法宣传新品牌。
“让法治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一本本好书中厚植法治的文化底蕴,齐心共建和谐的法治社会。”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深化拓展法治书屋建设,因地制宜建设更多特色阵地,扩大品牌效应,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贡献更多法治之力,更好服务我市实施“百千万工程”。
法治茶汤
茶香四溢 法韵飘香
近日,由惠州市普法办指导的“法治书屋+茶香书香”主题普法活动暨茶文化作品展在白鹭湖红色东江五育实践基地广场举行。国家一级评茶师、宋式点茶等级评价规程起草人丘燕伦率三位点茶师,以法治为主题现场进行非遗文化的茶百戏创作。
在点茶师团队的配合下,一份份法治茶文化作品呈现在众人面前,现场观众纷纷称赞,并表示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可以品味,还可以用来创造和展示艺术作品。这些茶文化作品不仅能让在场观众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茶文化,还能将普法理念与茶文化有机结合,传递法治理念。
此次活动共展出20多个普法与生活主题的茶文化作品,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打卡拍照。
“法治书屋+茶香书香”主题普法活动暨茶文化作品展,通过一盏盏“法治茶汤”,让法治的韵味在茶香中传递。该系列活动以多方面、多角度、多维度的创意方式,从室内到户外,让普法的方式更加生动易懂。未来,市司法局、普法办将继续以茶为媒,让“法治书屋+茶香书香”系列普法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法治书屋一览
目前,全市七个县区陆续建成16间法治书屋,为群众的法治生活增添书香气息。
01 惠城区河南岸街道南城社区法治书屋
02 惠城区桥西街道下埔社区众望法治书屋
03 惠城区河南岸街道冷水坑村法治书屋
04 惠城区三栋镇鹿颈村法治书屋
05 惠阳区淡水街道星河社区法治书屋
06 惠阳区秋长街道高岭村法治书屋
07 惠阳区三和街道拾围村法治书屋
08 大亚湾区霞涌街道义联村法治书屋
09 大亚湾区西区街道塘尾村法治书屋
10 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石圳村法治书屋
11 博罗县罗阳街道华泓社区法治书屋
12 博罗县石坝镇三嘉村法治书屋
13 博罗县福田镇徐田村法治书屋
14 博罗县泰美镇车村村农家法治书屋
15 龙门县龙城街道城东社区法治书屋
16 惠东县平山街道华侨城社区法治书屋
本版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通讯员余雨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