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200年族谱雕版活化新生
两百年前的雕版你看过吗?龙门县龙华镇水坑村珍藏着一套刻于清道光四年(1824)的族谱雕版——《李氏家谱》雕版,共计198块,距今刚好两百年。村民还保存由这套雕版印刷而成的《李氏家谱》多本,家族记忆代代相传。
更为难得的是,龙华李氏一对热心父子近年将族谱雕版一一镜像和点校,并重修《李氏家谱》,让清代雕版得到再生性保护。
《李氏家谱》雕版。
200年族谱和雕版并存
雕版印刷是古代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和伟大发明,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进行印刷的技术,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2009年,雕版印刷技艺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随着现代印刷术的普及,雕版印刷渐渐式微,普通人难睹雕版风采。龙门县龙华镇水坑村保存的这套清代雕版,显得尤为珍贵。
龙华李氏,古称“蓼溪李氏”,为一方望族。南宋末年开基蓼溪龙江围(今水坑村内),已历七百多年,人才辈出,富甲一方,留下了由谊谅二公祠、孟盛李公祠、文笔塔等组成的古建筑群,入列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其分支在龙华圩建筑绳武围,甲第蝉联、声名鹊起而登贤书、列仕版者数不胜数,近年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历史上,龙华李氏多次编修族谱,以使族人能便捷、全面了解家族迁徙与繁衍的历史。有感于各世系族谱“散处者即不可以合”,清道光四年,李勤坵、李量平、李芝兰等李氏族人重修族谱,汇其世系,源流毕贯,义例厘完,本末兼综,于当年谱成。
谱成之际,在西北为官多年的李氏族人、拔贡李步蟾欣然为之写序,李步蟾在序言中写道,此家谱“可登风俗之书,吾宗人其懋勉之哉”。他期待着“他日荣归故乡,过其闾而长少熙熙,入其门而尊卑穆穆”。
家谱修成,随后付之剞劂,当年冬天出版印刷,修谱者李勤坵所作序言落款时间为“道光四年岁次甲申冬”,说明雕版和族谱都在当年冬天告竣。
此后,《李氏家谱》雕版存放于祠堂,平日秘不示人,后来由村集体保管。
记者看到,《李氏家谱》雕版存放在水坑村村委会办公楼一个木箱子里。雕版用樟木雕刻而成,经过岁月风霜洗礼已成墨黑色,厚度约1厘米,长方形,约为A3纸大小,双面宋体阳刻,字体反转,凹凸部位清晰可见。此外,雕版还刻有精美的祠堂、墓葬地形图。
水坑村保存了多本《李氏家谱》,古籍的版式和文字与雕版上的内容都对得上,可证明雕版确为族谱的“母本”。该族谱不仅记载宋代至清代龙华李氏数百年的世系繁衍,还列祖祠图、坟墓图、龙华圩图、祭产祀典以及家规条款、先正格言等,内容丰富。
李树冯和新修的《李氏家谱》。
将雕版拍照保存活化利用
学界认为,国史、方志、家乘是构成中国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李氏家谱》雕版与古籍在龙门县罕见,这对研究当地家族变迁史、社会风俗等具有较高的价值。
2003年,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曾派人调查鉴定并作出鉴定报告,称龙华水坑《李氏家谱》雕版“体例之完整、数量之多属省内罕见”,是“研究广东历史,特别是古代民间版印史和民俗学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研究广东氏系迁徙史、珠江三角洲政治经济史不可多得的史料”。
来自南京大学的学者专家调研后也认为,水坑《李氏家谱》雕版在国内较为罕见,价值重大,宜珍藏并好好研究。后来,龙门县博物馆曾向水坑村借去多块雕版作为研究和展览。
记者了解到,早在1993年,水坑村民曾经拿出雕版,用墨汁和白纸印刷族谱,效果很好。不过那次印刷,村民发现雕版已有缺失。由于年代久远以及受潮虫蛀等原因,有几块雕版已经断裂和损毁,这也让水坑村民很心疼。
多年来,龙华李氏出现不少编写、研究族谱的热心子孙,李树冯、李涛父子便是其中两个。李树冯近年收集、整理龙华李氏先人墓碑资料上百块,填补了家族人物史的空白,李涛则重点将雕版“电子化”,并将各房宗亲保留的旧谱以及李氏族人相关资料重新修整编排,重修《李氏家谱》。
新修《李氏家谱》书影。
“当我看到族谱的雕版时,我感到很震惊。”90后李涛为家族文化感到自豪,但他也看到,村民尽管采取翻晒、上油、防潮、防虫等措施,但一些雕版还是难免慢慢腐化。懂电脑技术的他,萌发了将雕版全部拍照保存、按照原来版式重修族谱的念头。
过去几年,李涛每“活化”一个版面,他都先给父亲李树冯核对,生怕出现差错。在父子两人通力合作下,全新的六卷本《李氏家谱》于2021年春印刷。
“从现存的族谱古籍看,一些雕版已经丢失。”李树冯表示,新修的《李氏家谱》内容较为完整,重修不仅使雕版得到再生性保护,还延续、完善家族记忆,丰富龙门的历史文化内涵。
李树冯父子认为,将雕版保存好,将族谱修好,并留给后人,是每一个热心桑梓的子孙应有之举。
(侯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