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报深度丨如何破解预付式消费维权难?

原标题: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先付钱再消费出现纠纷权益难保障

如何破解预付式消费维权难?

  水果店充值200元成为会员再送20元,钢琴培训一次缴纳20节课时费赠送一节,健身馆办年卡可享受私教陪练……现在,预付式消费已十分普遍,商家的各种优惠和折扣吸引着消费者先付钱、再消费。

  中消协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当前,预付式消费经营模式已从最初的美容美发、健身等行业逐步扩展并覆盖了几乎所有消费领域。此类消费模式吸纳的消费者资金量也成倍增长,并成为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主要风险之一。

  在预付式消费模式中,消费者付款后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出现消费纠纷后,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后续维权也是困难重重。预付式消费维权难在哪?又该如何破解?

  预付式消费维权,到底难在哪?

  惠州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日常消费投诉中,预付式消费维权难体现在多个方面。

  比如,商家“跑路”不易寻找,找到商家但没有可赔付的资金、资产等。

  再加上目前行政监管法律支撑不足,相关部门处理预付卡消费纠纷也缺乏有效惩戒手段。

A 现象

  充值容易退款难

  预付式消费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经营者资金短缺的问题,也给消费者带来方便和实惠,本是一种理想的“双赢”模式。但由于消费周期较长、变数多等因素,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让人又爱又怕。

  2023年的最后一天,位于市区金山大道旁的一家游乐园在微信公众号发出结业通知,告知公众“公司不得不宣布破产并停止运营”,向消费者“表示最深的歉意”,但只字未提退票退款事宜。

  消息传出后,有网友在本地论坛发帖,称“充值的游戏币还有一大半没用完”“还剩几百元余额没用完”“打他们客服电话打不通”……

  实际上,与该游乐园相关的充值、退票、维权等话题已经持续两年多。早在2021年4月初,该游乐园还未开业就在全城铺天盖地地做广告,很多市民被“50米巨型摩天轮落地金山湖”“59.9元无限次坐10年”的广告语吸引,市民小田就是其中一位。

  “当时我小孩才2岁左右,觉得59.9元可以10年无限次乘坐摩天轮很划算,还想着每年可以带娃去坐一次,给她拍一组同样位置的照片,记录她成长的变化。”小田说,没想到,票买了,女儿却一次摩天轮都没坐成。

  原定于2021年4月28日开业的游乐园,因未向惠城区自然资源局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开业进程被叫停。后来,该游乐园换了个名字于2022年7月开业,但摩天轮已被逐步拆除。开业之后,游乐园多次发布了充值、购买预售票的优惠活动。

  实际上,自传出延期开业消息之后,就陆续有已充值会员卡、购买预售票的市民要求退款。摩天轮被拆除后,想退票的人更多。园方也提供了退票渠道,但是要到现场办理。有市民反映“去到现场屡屡吃闭门羹”,还有市民质疑“可以线上买票,为什么不能线上退款?”更多的市民像小田一样,不想折腾,选择了商家提供的替代消费方案。“我的59.9元换成了玩4次其他的项目。”小田说,这次充值消费,虽然花的钱不多,但也是一个教训。

  卡还在,店没了

  如今,预付式消费已成为美容美发、健身娱乐、按摩理疗、餐饮饭店、教育培训等服务行业常用的消费模式,虽然给了消费者一定的优惠额度,但风险隐患也伴随而生。遇到商家“跑路”,还未消费的预付款大多都“打了水漂”,想要维权却举步维艰。

  “刚练了一个月,瑜伽馆就倒闭了。”市民阿香去年3月份购买了市区某瑜伽馆3300元的年卡,结果老板招呼都不打就“消失”了。随后一些充值的会员建立了维权群,“接龙称被骗的人数为89人,每个人金额不等,少的几千元,多的2万多元,估计被骗金额有100多万元。”

  “我们报了警,也打了投诉热线,但都没有下文。我们咨询了律师,每个人要交1800元费用,律师说官司一定能赢,但是钱能不能要回来还是未知数。”阿香说,大家很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打官司,维权最终不了了之。

  “辛辛苦苦赚钱,给儿子开了个19680元课包,78节+赠送9节+六个月内小月龄宝宝畅游,一周两次,结果一睡醒发现店铺人去楼空。”2023年10月下旬,网友“lalalagougou”在惠州本地网站发帖,称自己在惠州某亲子游泳馆充值近2万元,结果老板连夜“跑路”了。他被拉进了一个维权群,群里约有200名家长。该网友根据接龙情况粗略估计,大家加起来的剩余课时费高达200多万元。

  记者从惠州市消费者委员会了解到,近几年因为大环境影响,企业商家经营不善甚至个别企业恶意“割韭菜”等原因,预付式消费暴雷现象有增加趋势。惠州市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该协会收到的500多宗消费投诉中,五成为预付式消费纠纷。

B 剖析

  行政监管法律支撑不足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使用场景越来越多,但出现问题之后,消费者却深感维权之路“道阻且长”。或是找不到人,或是报警、投诉后没了下文,或是需要费时费力打官司,大多最终不了了之。

  预付式消费维权,到底难在哪?

  惠州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日常消费投诉中,预付式消费维权难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商家“跑路”不易寻找,找到商家但没有可赔付的资金、资产等。再加上目前行政监管法律支撑不足,相关部门处理预付卡消费纠纷也缺乏有效惩戒手段。

  记者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均没有针对预付款合同的专门规范。目前,专门针对预付式消费的法律规范,仅有商务部发布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是行政规章,且规范对象仅为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企业法人,适用范围有限。美容、美发、健身等便民服务类的市场主体是当下最主要的预付费市场经营者,但他们大多是个体工商户,而个体工商户发卡不属于商务部门管理范围。

  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对预付式消费纠纷只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相近似的条款进行粗线条调解处置,尤其是对投诉较多的“卷款跑路”行为,一般只能按照有关规定将经营者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震慑力不足。

  民事诉讼维权要克服三大难关

  常规的办法难以维权,还可以走法律途径,通过民事诉讼维权。但在实践层面,这条路也不好走。

  今年惠州市两会,市政协委员,广东科明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副主任陈晓丽提交了《关于加强防范预付式消费违约风险提振群众消费信心的建议》,指出预付式消费纠纷维权需要克服诉讼难、送达难、举证难三大难关。

  诉讼难是因为有些商家店面招牌与工商登记信息不一致,消费者往往难以确定被告。市民陈澈(化名)在一家美发店搞活动时充值了5888元,但在消费了1000多元后,美发店已易主,新店主不承认旧店主发的消费卡,而市民在查询时发现原店面信息跟工商登记信息不同,找不到原店主,维权难度加大。

  在送达难方面,不排除有一部分商家在办理预付卡业务时已存在欺诈意图,一旦资金紧张或出现其他问题,便以各种手段刻意回避诉讼。这导致法院无法向被告送达应诉材料,案件只能以公告送达等方式进行,无形中延长了诉讼周期。

  举证难也是比较常遇到的。预付式消费的储值和消费信息通常由商家掌握,如果消费者没有与商家签订合同或协议,可能会因不能举证而败诉。“很多消费者只有一次性充值的转账记录,但这个证据是不够充分的。”陈晓丽说,民事诉讼又困难重重,当诉讼维权成本高于预付费用时,很多消费者就放弃维权了。

  预付式消费套路多,维权面临新挑战

  “随着时代社会发展,预付式消费出现了新模式,消费者维权也面临新挑战。”惠州市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覃霞说,有的商家诱导消费者通过办理贷款分期支付预付款,但办理消费贷款的机构、手续全部合法合规,消费者想要退款就得承担违约金损失。

  去年12月,市民小美在某网络平台花9.9元团购了市区东平一家美容店的体验券,到店后在店员“要把你变得美美的”“这个套餐很优惠,还可以分期付款”的劝说下,同意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美容套餐,并在店员的引导下通过手机进行了贷款操作。

  过了几天,小美被贷款公司催债,她才意识到,店员用她的手机在网络平台给她贷了几笔款,共有7万多元,如不按期归还将产生违约金且贷款利息很高。小美马上报警,在相关部门介入处理后,美容店提出可以解约,但要求小美支付1万多元违约金。相比7万多元的贷款,不想再和美容院纠缠的小美选择了妥协。小美事后咨询了律师,被告知其实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讨回更大权益,只是她觉得麻烦放弃了,这也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覃霞说,在惠州市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协会收到的预付式消费投诉中,调解成功的有六成多,但大多只能要回未消费预付款的一部分或者是选择其他替代服务,真正能退回大部分款项的仅有一成左右,可见预付式消费维权之难。此外,有些预付式消费带有入股、投资性质,很难界定是消费还是投资,维权更加艰难。

C 建议

  多方合力加强预付式消费监管

  在预付式消费模式下,要做到既保障诚信守法经营者拥有低成本融资渠道,又让消费者得到方便和实惠,这需要多方合力。

  “对于消费者而言,事前防范胜于事后维权,一定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慎理性进行预付式消费。”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说,面对商家推出的优惠活动,消费者应当“擦亮眼睛”,“如果优惠力度都让你觉得商家赚不到钱了,那就需要警惕,不要上当。”

  市消委会建议消费者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购买预付卡,不要受折扣优惠、额外礼物等诱惑而冲动消费、盲目消费;办卡前要仔细了解经营者的信誉和经营状况,尽量选择证照齐全、规模大、信誉好、经营时间长的经营主体;在购买消费预付卡前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卡的使用范围、期限、功能、退款条件等细节,不可轻信商家口头承诺,更要对虚假宣传及夸大其词的广告用语保持警惕。在消费过程中,要妥善保管所签订的书面合同、款项支付凭证,以及双方的聊天记录或通话记录等重要证据,便于事后的消费维权。

  着力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规避预付式消费潜在风险,值得深入探索。”覃霞建议,各相关行业协会可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并组织发动、监督落实行业内各经营主体制定完善其内部诚信制度,对预付式消费服务规范、预收资金用途和管理方式、余额查询渠道、退卡方式等作出详细说明,向消费者提供预付式消费业务章程,并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监督。

  同时,各行业协会要做好动态监管,建立健全各经营主体的诚信档案记录、相应的企业诚信通报制度等,及时分析其在诚信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此外,有条件的行业协会也可积极探索协会成员保证金制度,各成员按比例提交保证金,由协会进行监管,一旦出现问题,可由协会做出善后处理。

  完善预付式消费法律规范和监管制度

  陈晓丽认为,规避预付式消费风险,要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和落实,对预付卡发行主体的资质、发行程序、资金安全、发行规模、违约责任等予以规定,并完善配套政策,加大监管力度。“建议对各行业预付费监管制定实施办法,先行先试,为进一步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积累经验。”

  陈晓丽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基于银行的资金监管和业务管理体系,结合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创新,建立区域预付费资金监管平台,鼓励预付款存入第三方支付平台托管,凭消费指令实现支付。当出现消费者申诉时,平台自动冻结资金。

  同时,加强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律师协会与检察院及法院的合作交流,为消费者协会或人民检察院提起预付式消费纠纷公益诉讼提供便利,通过公益诉讼的示范作用降低预付式消费企业的潜在违约风险。

  他山之石

北京丰台

推行“小额预付费保证金先行赔付”机制

  为了推动解决小额预付式消费退费难的问题,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试点在部分大型商业综合体推行“小额预付费保证金先行赔付”机制、经营主体信息公示制度。一方面,督促商业综合体结合自身情况,对预付式消费经营主体收取保障金,如遇小额预付费纠纷,由商业综合体管理方进行先行赔付;另一方面,指导预付式消费经营主体主动公示重要经营信息,提示消费者据此谨慎选择预付式消费。

浙江

推出“浙里体培”监管校外体育培训预付款

  “浙里体培”是浙江推出的一个面向体育培训行业的一体化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经营主体必须在醒目位置宣传、推广“浙里体培一码通”,消费者签订规范文本合同后,通过此码所付的培训款项将直接进入监管账户,实行“一课一销”。一旦机构发生经营问题导致暴雷,没有消耗掉的课费还是待在监管账户里,可以安全返还给消费者。同时,平台针对消费者重点关注的“收费标准、预收费监管、退费、违约、争议处理”等条款也进行了明确,让消费者事先就拥有知情权,遇到纠纷时掌握主动权。

  记者手记

让诚信经营成为预付式消费的清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虽然我市时有预付式消费投诉出现,但也不乏诚信经营的商家为预付式消费注入一股股清流。

  理发师凯文与他人合作经营一家理发店,后因故撤店另谋地址经营。凯文没有“抛弃”那些因为信任而充值办卡的客户,而是通过微信、短信或电话的方式,一一通知办卡消费者,可在新店继续消费,也可以退款。消费者杨先生收到信息后没有选择退款,决定将剩余资金转到凯文的新店消费。杨先生认为,凯文撤店前能主动通知消费者提出解决方案,这种诚信经营行为值得鼓励和肯定。

  诚信需要他律,更需要自律。胡先生是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他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定下规则,每次只提前收取一期的培训费。可最近查账时,他发现一位家长交了春季学期和暑假两期的培训费,虽是家长主动交的,但胡先生还是让工作人员把这笔款退回给了家长。“如果开了这个口子,课程顾问为了业绩,以后就可能会诱导家长多消费。”胡先生表示,关于非学科类培训的收费,有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企业应自觉遵守,“诚信+自律”才能走得更远。

  由此可见,破解预付式消费乱象,关键还在于商家的诚实与信用。小小的一张“预付卡”,是消费者发给商家的“信任卡”,折射的是一种商业信用。商家只有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才能让预付式消费安全阀越拧越紧。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欧阳成 马海菊 周智聪 骆国红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