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规模以上高耗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建成率100%

原标题:

我市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节水型社会格局初步形成

规模以上高耗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建成率100%

  2023年万元GDP用水量比2020年降低22%、规模以上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型企业建成率为100%、市区再生水利用率达46.37%……一串串数据展现了我市丰硕的节水成果。

  近年来,我市把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优先举措,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体系;聚焦重点领域,不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动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农业节水增效,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惠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基础保障。

  记者从市水利局了解到,我市通过强化用水管控,重点领域节水水平极大提升。2023年全市用水总量为20.77亿立方米,未超省下达的控制指标21.80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为36.8立方米/万元,比2020年降低了2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2.7立方米/万元,比2020年降低了27%。

  通过实施一大批中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2023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1,农业节水能力显著提高;火电、钢铁、纺织染整、造纸、石油炼制等5个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成效显著,规模以上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型企业建成率为100%,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7%,工业用水效率显著提高;全市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下降至7.19%,城镇节水全面推进。

  另外,我市非常规水利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23年全市非常规水源利用量0.3408亿立方米,市区再生水利用率达46.37%。

  “通过强化日常监管,落实用水计划和定额管理制度、实施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管理、建立节水常态化监管制度,不断加强节水监管能力。”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与此同时,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节水主题活动,强化宣传教育,全面增强全社会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水安全意识。

  当前,我市县域节水型社会创建不断强化,“十四五”期间县级行政区完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达100%。成功获得“广东省节水型城市”命名。市级机关建成节水型单位达80%,全市4所高校通过省级节水型高校验收,节水型社会格局初步形成。

  惠州日报记者陈春惠 通讯员金福林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