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部分家长的积极探索:让长大的“星孩”上班去

原标题:

大龄孤独症人士何去何从?惠州部分家长积极探索——

让长大的“星孩”上班去

  撑开袋口,倒入一纸杯的马卡龙泡沫珠,轻轻挤出塑料袋的空气,然后粘好封口。这是22岁的孤独症青年小铖最近的“工作任务”。

  小铖“工作”的地方是一个庇护工坊,主要为孤独症等大龄心智障碍者提供职业康复训练和支持性就业,但他们最终能否顺利走向社会、获得就业机会,还有很多未知数。

  孤独症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简称,是以社交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和狭隘的兴趣为主要表现的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他们的这些行为表现像独自闪烁的星星,因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的处境却并非如称呼般浪漫:孤独症至今起因不明、不能治愈,只能通过干预改善。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6岁前孤独症儿童持续加大救助力度,“星星的孩子”日益走进大众视野。及时的康复训练拉近了他们与社会的距离,但大龄特别是成年孤独症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仍缺乏社会关注,不少孤独症群体的家长更是忧虑:“当我们老了,孩子怎么办?”

  4月2日是第17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今年的主题是“全生涯服务,全方位关爱”,呼吁社会重视孤独症服务体系与关爱体系建设。在惠州,已有一些“星孩”家长积极探索,努力为成年孤独症群体创造生活自理和技能培训机会,期盼他们也能自食其力。

  家长抱团取暖

  成立互助组织,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记者见到18岁的孤独症青年思航时,他正拿着手机听音乐,对于陌生人的到访,并不关注。思航的母亲万艳兰和几位家长在惠州成立了一家星星家园互助中心(以下简称“星星家园”),思航白天就待在这里,“思航的情况属于重度,没办法上学,也没地方去,我只能把他带在身边照顾。”

  思航是三岁时确诊的。那时,“孤独症”对万艳兰来说是个陌生的词语,她“完全没意识到康复训练是终身的。”浑浑噩噩过了一个多月,万艳兰才接受现实。她辞去工作,开始了一边陪护一边学习康复训练方法的生活。

  孤独症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力和财力的消耗更是一个无底洞。万艳兰说,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不仅康复费用负担加大,未来该何去何从也成了压在家长心里的一块石头。

  2015年,在万艳兰的牵头下,她和4个“星孩”妈妈成立了星星家园。2016年,星星家园在惠州市民政局取得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成为惠州市首家以家庭为单位、专门为7岁以上中重度孤独症孩子服务的公益性互助中心。

  星星家园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家庭互助模式进行运作,大家一起抱团取暖,由家长学习专业康复知识,成为家庭康复训练指导老师,再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和指导。目前,星星家园共有8名中重度孤独症孩子,其中年龄最小的13岁,年龄最大的21岁。

  中国残疾人普查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孤独症者已超1300万人,发病率成为精神残疾首位。孤独症是贯穿终身的神经发育性障碍,目前没有任何经过科学验证的可治愈孤独症的药物或疗法。

  6岁学龄前的孤独症儿童,接受康复训练可申请救助;6~18岁学龄孤独症青少年,可以去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但是,18岁之后的成年孤独症者该何去何从?

  创立庇护工坊

  通过实习基地链接更多资源,让“星孩”实现自身价值

  3月23~24日在惠州召开的2024年中国孤独症服务机构负责人交流活动,发布了一份《孤独症行业影响力评估报告》。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大龄孤独症人士就业比例偏低,77.64%的18岁以上孤独症人士并未就业,仅有11.18%实现辅助性就业。90.62%的家长希望有更多政策扶持孤独症人士就业。该报告还指出,孤独症人士的养育与照护问题的解决具有紧迫性,调研中78.70%的家长对能够照顾孩子到什么时候感到不安,80.8%的家长对自己去世后谁来照顾孩子感到不安。

  孔少琴也是其中一名“感到不安”的家长。在儿子华庭16岁那年,她就开始着手为他铺设就业之路。华庭在4岁时确诊为孤独症,此后十多年里,他持续进行康复训练、接受融合教育,还考上了惠州市特殊学校的职高班。

  “在孤独症群体中,我儿子康复的情况算是还可以的。”孔少琴说,但她知道,缺乏社交沟通能力的儿子还不具备进入职场的能力。

  为此,孔少琴辞去工作,于2018年创立了惠州首家民办康园中心,2020年又创办融树之家工坊,为儿子及同龄心智障碍者提供居家生活自理、职业技能、庇护性就业等康复训练,“起码让他们有地方待,有事情做。”

  目前,融树之家工坊有16岁以上心智障碍者28人,最大年龄的35岁,部分参与居家生活自理的康复训练,能够参与工坊工作的有12人。近年来,融树之家工坊为推进心智障碍者就业,进行了多个方向的尝试,包括酒店客房服务、中西点制作、厨房帮厨、卫生保洁、手工制作来料加工等,取得了一些成效。

  为让心智障碍者更好就业,孔少琴也在不停调整思路。她计划把工坊打造成残疾人就业实习基地,按照职业培训、实习试错、职业评估、推荐就业的路径,助力心智障碍者就业,“我们还可以按照企业岗位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把他们培训好了再去上岗,这样就业成功率会高一些。”

  同时,她也希望能通过实习基地链接更多资源,让更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进来,建立以残(残疾人)为主、以健(健康人)为辅、相互协作支持的工作流程,通过拆分工序,降低难度、带动整个生产输出,让工坊有能力承接企业委托的工作项目,从而帮助孤独症群体实现自身价值,树立生活信心。

  撑起“就业之伞”

  “为孩子创造一个像家一样温暖又能工作的地方”

  在孔少琴为孤独症等心智障碍者探索就业之路的同时,也有家长进行了更加大胆的尝试——他们给孩子撑起了“就业之伞”,创造一个直接面向社会的就业环境。

  “洗车吗?可以开进去。”在位于市区河南岸的喜憨儿洗车中心,看到有车辆到来,小杰都会主动招呼,阿威则会根据客人选择的套餐,制作赠送的柠檬水,大家分工合作,为客人提供服务。

  喜憨儿洗车中心是惠州首家以心智障碍群体为就业主体的单位,是古海玉和丈夫一起投资近300万元于2022年9月创立的。“喜憨儿”是对心智障碍群体的通称,包括孤独症、智力障碍、唐氏综合征、脑瘫等群体。

  古海玉的儿子也是一位“喜憨儿”,曾经,她也一度不相信心智障碍群体能完成洗车这样的工作。2017年,接触到喜憨儿洗车中心创办人曹军后,古海玉看到了希望,通过考察后最终将这一项目引入惠州落地,“让自己的孩子以及更多的‘喜憨儿’拥有一个像家一样温暖又能工作的地方。”

  喜憨儿洗车中心的负责人叶绿柔告诉记者,中心开业1年多来,“喜憨儿”从原来的6名增至11名(其中孤独症者2人),大多是20岁上下的青年。“目前我们的运转是正常的,平均每天洗车20多辆,高峰期能达到30多辆,但还没有实现盈利。”叶绿柔说。

  “我们这个洗车中心成立以来,受到很多‘喜憨儿’家长的关注,他们之中不少人都希望将孩子送来这里就业,但目前我们的运营状况还没办法接纳更多人。”叶绿柔表示,要让洗车中心实现良性运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建议

对成年后的孤独症人士适当开展职业培训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李紫微建议,对成年后的孤独症人士适当开展职业培训,提供就业机会,给予社会支持,帮助他们更好融入社会。全国政协委员卢敏认为,孤独症人士在生命历程中面临着诊疗、教育、就业、养老照护等多重需求,要加强跨部门沟通联动,强化政策衔接、责任衔接、服务衔接,提高孤独症服务保障的系统性、协同性和连续性。

  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目前惠州共有33个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在训学龄前儿童1339人。针对学龄前儿童,惠州在省级儿童康复救助标准上,进一步提标扩面,救助年龄由0~6岁扩展到0~8岁。但绝大部分成年孤独症人士,由于没有工作收入、缺乏福利保障等,只能在家中依靠父母养育。

  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惠州将不断完善孤独症常态化筛查机制和数据共享机制,全面构建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干预、康复一体化服务链条,形成一套贯穿孤独症群体全生涯的支持政策体系,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惠州日报记者骆国红 香金群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