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第一方阵!惠州举办用户侧配置新型储能供需对接会

原标题:

搭供需对接平台 助企拓展朋友圈

惠州举办用户侧配置新型储能供需对接会助推产业和企业发展

  加快迈进全国新型储能第一方阵,惠州又有新动作。

  日前,惠州市用户侧配置新型储能供需对接会在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举行。这场对接活动由市促进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局”,高效精准链接新型储能供需两端,吸引了产业制造端、应用需求端和服务端近90家企业代表参加。

  记者从现场获悉,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对企业建设储能项目的引导扶持,惠州将形成从项目立项、建设、验收到投产一条龙服务,鼓励企业建设不同类型储能项目,探索更加丰富的储能项目多方共赢模式,力争到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产值达1800亿元。

  精准对接

  现场分享产品运营模式收益回报率

  “你们有没有200多度的产品,可以低压并网的?”“这个每天都一充一放吗?”“使用寿命多久?大概多久能回本?”……当日,企业代表们先后参观了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惠南园区5.175MW/10.062MWh储能项目、惠州市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水北工业园区1.2MW/2.58MWh储能项目,围着项目介绍人员迫切想得到答案。

  “项目今年3月14日并网,每天充放3400度电,企业自己消纳3200度电,基本满足自己的生产需求。”在纬世新能源,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投资300万元,每天储能收益2500元,测算月收益在6万~8万元左右,“经过一个月的观察,我们测算项目回本周期将短于计划时间,4年左右可回本。”

  除了现场参观,主办方还邀请市水务集团、伯恩高新科技、东风本田、晟龙智造产业园等应用项目业主分享各自项目特点、运营模式和收益回报;惠州新型储能产业头部企业亿纬锂能、欣旺达、德赛电池、豪鹏科技等介绍公司的产品、应用场景、收益探讨、合作模式。

企业代表们正在参观惠州市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水北工业园区1.2MW2.58MWh储能项目。

  此外,图迹科技公司介绍智能算法如何提升储能项目效益;人保财险惠州分公司介绍用户侧储能保险情况;市能源和重点项目局则重点宣讲了国家、省、市支持新型储能场景应用政策及支持新型储能制造业发展政策。

  “我们的经验是,储能技术对白天用电量大的企业效益很明显。”活动上,市水务集团代表介绍。“公司年总电费约1.3亿元,尖峰用电占比30%,尖峰电费占比50%,适合实施储能项目。”伯恩高新科技(惠州)有限公司代表说,企业要摸清用能生态,收集前期用电数据,才能科学判断是否要建储能项目。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科长张云奎表示,公司用电量比较大,如果出现限电对企业影响很大,对储能项目很感兴趣,此次专门过来了解别的企业建设储能项目的成本、特点、回报周期、效益等,“来了后,想了解的内容心里有底了。”

  探索模式

  全市新型储能应用项目151宗,总投资超百亿元

  金山净水厂10万吨/日污水处理项目安装了15台户外储能柜,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年用电量595万度,年放电量97万度,削峰率达到92.65%,全年节省电费84万元,全投资税后收益率达10.67%。

  “经统计分析,按当前实际运营数据测算,项目全年收益达到初期投资预期;同时考虑到近期无尖峰时段电价及污水处理量略低于前三季度,实际收益略高于初期测算水平。”市水务集团的代表表示,目前已在金山净水厂、水口净水厂和民亨污泥处理厂实施第一批新型储能项目,通过分时电价“削峰填谷”实现降本增效。

  今年3月,大亚湾西区的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储能项目建成,总投资约1200万元,总装机容量为3.3MW/6.6MWh,是大亚湾区单个装机容量最大的用户侧储能项目。它采用每天“两充两放”模式运营,最快2小时可充满电、2小时完成放电,预计第1年收益达240万元,同时可作为应急备用电源,满足企业特殊情况下的应急需求。

  近年来,除了工业企业、园区等应用储能项目,惠州还开拓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及出入口、智慧停车场、客运场站、旅游景区等多种储能应用场景,探索以国企、龙头企业为主建设示范项目,带动市场广泛参与的推广路径,形成第三方投资运营、用户投资第三方运营、用户投资运营等多种运营模式,储能电站项目建设与运营日益成熟。

  记者了解到,截至3月15日,我市新型储能应用项目151宗,总投资109.47亿元。其中,累计已建成项目70宗,在建项目43宗,拟建项目38宗。

  市能源和重点项目局副局长陈永兵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建设储能项目引导扶持,形成从项目立项、建设、验收到投产一条龙服务,探索更加丰富的储能项目多方共赢的合理模式,“通过不同类型项目的建设,厘清资本投资、资源要素保障、电价机制、用户负荷等对项目的影响,摸索不同场景投资模式,做到投资者有合理回报、用电方获得电价优惠、电网供电更加稳定、新能源处理更加平稳等多方共赢的合理模式,积累更多运营经验。”

  做强产业

  到明年惠州新型储能产业产值力争达1800亿元

  “德赛电池在惠州、深圳以及华中地区设立了研发中心,拥有从储能电芯、模组PACK到系统集成的生产制造能力,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开发了多款对应的产品,合作业务形式灵活多样。”惠州市德赛智储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市场总监邵嘉介绍,德赛电池已完成储能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布局,去年储能板块业务取得大幅度的增长。

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惠南园区5.175MW/10.062MWh储能项目。 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目前德赛电池惠南厂区已经具备20GWh的储能产能,今年上半年启动惠南厂区二期项目建设,增加储能业务生产线;德赛电池龙门工厂今年启动建设,增加新的储能生产基地。“未来将结合德赛电池自研高倍率电芯、钠离子电芯等新产品,陆续推出适用于电网侧储能、低温地域储能等特定应用场景的储能产品,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近年来,以亿纬锂能、德赛电池、欣旺达、豪鹏科技等为代表的惠州企业在新型储能赛道上身手矫健,发展迅速,推动惠州成为国内新能源电池的重要产业基地,以及国内产业链完善、品类齐全的集聚地。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惠州储能领域相关企业超1000家,规上储能制造业企业超150家,涵盖制造设备、电池材料、电池制造、电池检测、电池回收利用等各个产业环节,全年产值近1200亿元,同比增长超35%。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百强产业集群。

  陈永兵表示,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我市除了产业优势外,还正在着力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计划2025年初步建立源网荷储体系,“这是我市的独特优势,为更多类型储能产品、储能场景应用的落地创造基础条件。”根据《惠州市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到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800亿元。

  “我们的产业园2年前就铺设了分布式储能项目,同时成立了新能源公司进行储能应用市场推广。”广东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燕认为,当前各级政府对储能产业发展支持和宣传力度大,用户对新型储能的认知达到较高水平,市场对新型储能的接受度和需求正在高速增长。

  文: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通讯员邓益民 
  图、视频:惠州日报记者罗剑业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