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新一轮省级“四名”工作室建设在我市启动
名师齐聚交流教学经验
为推进我市中小学名书记、名校(园)长、名教师和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各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10日上午,我市在惠州市第一中学高中部举行了广东省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名书记、名校(园)长、名教师和名班主任工作室(2024-2026年)惠州市启动仪式暨经验交流活动。
此次活动由惠州市教育局主办,惠州市第一中学协办。活动由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聂育松主持。
惠州市委教育工委委员、惠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俊华在讲话中指出,在省“四名”工作室(2024-2026年)项目中,我市共有26个工作室入选,比上一届的13个翻了一番。他强调,强市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工作室的挂牌只是开始,要真正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惠州校情学情,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开展扎实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市教育局将配合省教育厅、协同县(区)教育部门,对各工作室的建设和工作情况开展过程性监督和管理。
惠州市第一中学校长陈平肸在致欢迎辞时,鼓励在场的名师们“不要务名,而要务实”,“不要写只有自己看的论文”,要致力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
随后,与会领导为惠州市第一中学的陈惠璇、刘宏英两位老师的工作室进行了揭牌仪式。
活动当天,主办方还精心安排了名家讲座环节。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中学化学教研员、中学化学正高级教师、广东省新一轮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程俊,带来了主题为《顺着课程的藤蔓向上生长——名教师工作室建设经验分享》的讲座;小学语文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新一轮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任萍,则带来了题为《<工作室经费管理办法>解读》的讲座。两位专家的精彩分享受到了现场老师们的热烈欢迎。
相关链接
我市26个工作室获省级授牌
据了解,为持续发挥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名书记、名校(园)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我省于去年启动了新一轮(2024-2026年)省级工作室的遴选工作。经过个人申报、所在单位和主管教育部门推荐、专家评审以及公示等环节后,最终确定了523个省级工作室,其中惠州市共有26个。这些工作室不仅覆盖了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学校,还首次纳入了名书记工作室。省级工作室将采取“以师带徒”的培养方式,发挥名师名校长的带头作用,在为期3年的培养周期内,通过集中研修、跟岗实践、学科教研、课题研究、送教下乡、网络研修等多种形式,为全省各地,特别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助力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
本组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钟玮 姜劲宇 通讯员余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