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近年来,惠州的夜经济愈加繁盛,逛夜市、品美食、淘地摊,成了不少市民夜晚最受欢迎的生活方式,也吸引不少年轻人扎堆涌入这一行业。摊位上每个年轻人都有着不同的摆摊故事,他们用充满各种可能的人生经历,构成了夜市中最真实的人间烟火。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惠州日报记者走近这群在城市建设中的基层普通劳动者群体,聚焦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辛勤劳作,感受他们身上芬芳的劳动者之美。
(一)
在水口人民路夜市,路边的第一排,就可以看到“张一柠爆打柠檬茶”的招牌。显眼的招牌、干净的摊子,一杯杯刚刚手打的柠檬茶就“新鲜出炉”了。酸酸的,又带点回甘,清新的味道,受到众多年轻的靓仔靓女们喜爱。
“好茶好柠檬,手打更出色”,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杯柠檬茶均价在12元左右。人来人往之中,老板张家乐手里的活没有停下,几分钟不到,已经卖出好几杯。
经营这个柠檬茶铺子的张家乐是一个90后,老家是江西抚州的。为什么铺子取名叫“张一柠”?张家乐说:“店名和我女儿的名字有关。我女儿名字叫张一宁,因为是做柠檬茶的,所以我们就在‘宁’加上木字旁,铺子取名叫‘张一柠’。”
随着话匣子打开,张家乐告诉记者,他之前是从事装修行业。这些年装修行业不是很景气,就开始琢磨摆摊。最开始在水口龙湖老市场那边,不久前才搬到水口人民路夜市。
“最高峰的时候,一天能卖200多杯。”张家乐说,他铺子里面的柠檬这些原材料,他都是选用最新鲜的。每天的营业时间还是蛮长的。从下午3点半左右,他就开始摆摊,看客人的情况,一直营业到凌晨3点左右。
张家乐告诉记者,经营这个夜市摊,家里还是很支持的。“一方面工作比较自由,再就是自己喜欢,开心就好。”随着铺子生意越来越好,张家乐的生活忙并快乐着。“现在,我们就住在附近,小孩也在附近的学校上学。”
“我在水口人民路夜市等你!”张家乐在朋友圈写道,他的朋友圈也都是他的铺子的消息。如今,他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了。对于目前的生活,张家乐感到满意。“干这个还是很开心的,看到顾客喜欢喝我们做的柠檬茶,我们就更开心了,希望未来的生意越来越好。”张家乐笑着说。
(二)
在“小胖铁板鱿鱼”摊位上,老板正在烤着鱿鱼,手里的鱿鱼须发出“吱吱”的响声,让人看着忍不住要来一串。
“小胖铁板鱿鱼”的老板叫邵乾坤,是一个有点“小胖”的年轻小伙子,所以起名叫“小胖铁板鱿鱼”。一串串鱿鱼,在铁板上先是烤,然后再加上特制的调味料。一串下来,香喷喷的,吃着很带劲。
惠城区水口人民路夜市的摊主正在制作餐品。惠报全媒体记者罗剑业 肖泓 摄
“我们的特色就是我们自己调制的这个酱料,都是我们自己调制的。”邵乾坤告诉记者。“而且鱿鱼都是选择品牌供应商的,在江北的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货。”邵乾坤说:“吃进肚子里的东西,一定要干净卫生。”
“惠州这座城市给我的印象特别好,大家都很热情,很客气。”细聊之后,邵乾坤告诉记者,他老家是河南商丘的,刚来惠州摆摊不久。
但是别看他年纪不大,经营这种夜市摊却有经验。“我们干这个六七年了,之前在其他地方做事,现在惠州这边的夜市也火爆起来了,就来惠州创业了。”
经营这样一个铁板鱿鱼摊位,看似不大,实际上也不容易。“我们右手经常要用力,把鱿鱼压在铁板上烤,所以一天下来,右手又酸又痛也是常事。”
但工作归工作,360行哪行不辛苦呢?有付出才有回报。邵乾坤有自己的梦想和心愿。“我希望把小胖铁板鱿鱼做大,在很多个夜市,都开上分店,也希望惠州的市民喜欢吃我们家的铁板鱿鱼。”
(三)
4月30日晚上7时许,惠州龙丰夜市,人来人往,迎来了一天里最为热闹的时刻。夜市摊主们各显“身手”,用精心制作的美味小吃留住八方食客的脚步。 在龙丰夜市诸多小吃中,海鲜摊位不在少数,但要论起服务,杨耀玲的海鲜摊可是没话说。“想吃点什么过来看看吧。”面带微笑的杨耀玲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经过海鲜摊的顾客。
杨耀玲每天在龙丰夜市摆摊销售各种香辣小海鲜,吸引不少顾客前来。惠报全媒体记者骆国红 摄
杨耀玲是一名“80后”摊主,她在龙丰夜市经营的摊位销售各种不同口味的香辣小海鲜,因为味道好卖相佳,每天晚上都卖得干干净净。说起入行的经历,杨耀玲打开了话匣子:“老公之前在东莞开了一家印花设备制造厂,后来因为疫情,公司倒闭关门,亏了不少钱。”为了寻求新的出路,杨耀玲和老公何文杰商量后,花好几千元前往福建跟人学了烹饪香辣海鲜的手艺后,来到惠州龙丰夜市开始了自己的摆摊之路。
别看夜市摆摊下午5点30才开档,但前期的准备功夫却不少。每天,杨耀玲从早上就开始准备,早上要去市场采购最新鲜的海鲜回来。到了下午开始烹饪各种海鲜,准备好所有出摊用的食材,17时30分准时出摊,一直忙到次日零时许。“只要天气允许,我们天天摆摊。别人放假的时候,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忙活一整晚,回家累到腰酸背疼。”杨耀玲说。
因为食材新鲜、口味独特,摆摊这几年,杨耀玲收获了不少回头客,经常不少顾客通过微信下单,让跑腿送货上门,还有几家餐馆跟她合作,固定送货。她还招收了几名学员,学员学到香辣海鲜烹饪技能后回到老家摆摊,生意也很不错。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杨耀玲和何文杰生活也越变越好。今年3月,何文杰在水口夜市另外开设了一家香辣小海鲜摊位。对于未来,杨耀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赚更多的钱,一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四)
夜市经济的低门槛吸引了大量的年轻摊主涌入,产品同质化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惠州一些夜市经营者玩起了“跨界”。谢志胜和陈淑婷夫妇就是其中代表,他们在花里头·潮聚公园(以下简称“花里头”)打造“饮品+音乐”新闲适,吸引不少消费者前来捧场,客流量和消费额双丰收。
近日,记者来到花里头一茶档摊位前,摊主陈淑婷正忙着制作柠檬茶饮,送到点单消费者手中。在她茶档旁边的音乐舞台上,山禾乐队正在演唱,吸引不少市民朋友来到现场感受音乐的气氛。
出生于1999年的陈淑婷是个二孩宝妈,老公谢志胜在深圳开了一家金融公司。然而,一场疫情让公司陷入困境。无奈之下,他们变卖了房产抵债,一家人移居惠阳生活。
“困难是暂时的,生活还要继续。”为了帮助家里渡过难关。2022年10月,陈淑婷她决定出来摆摊。“暴打柠檬茶是许多人喜爱的消暑饮品,制作过程相对简单,容易上手,从卖柠檬茶入手。”陈淑婷说,为做好柠檬茶,她反复调制并请亲朋好友尝试,一致反馈好喝她才出去摆摊。
谢志胜和陈淑婷夫妇在花里头·潮聚公园打造“饮品+音乐”新闲适,吸引不少消费者前来捧场。惠报全媒体记者骆国红摄
“第一天摆摊,赚了150元。”这给陈淑婷带来很大信心和干劲。摆摊一星期后,喜欢音乐的谢志胜也加入进来,在摊位旁边驻唱,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柠檬茶销量节节上升,“印象最深刻的一天收入4000多元,第二天起来,捶打柠檬的手都抬不起来。”陈淑婷笑着说,尽管每天忙到凌晨才回家,但看到摊位生意越来越好,她累并快乐着。
2021年,谢志胜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山禾乐队”,在深圳酒吧驻唱。几年下来,漂泊不定的生活让他们厌倦。“我们的家都在惠州,大家还是想回来发展。”谢志胜说。今年3月,他与花里头负责人一见如故,确定了合作方案。
今年4月,陈淑婷和谢志胜把惠阳三和的柠檬茶档交给弟弟打理,带领乐队来到花里头,玩起了“饮品+音乐”新闲适:陈淑婷继续卖暴打柠檬茶,山禾乐队在舞台唱歌。
“饮品+音乐”新闲适,将美食、文化、潮流进行跨界,超嗨的音乐现场,直接把现场气氛直接拉满,吸引不少市民前来,他们一边享受音乐带来的舒畅与自由,一边喝着柠檬茶,品尝着有滋有味的烧烤,享受工作之余生活的闲暇与惬意。
谢志胜在现场进行吉他表演。惠报全媒体记者骆国红 摄
“来到花里头摆摊第二天,柠檬茶档摊位就爆满,收入超过2000元。这说明来惠州江北发展是正确的。”谢志胜表示,他们希望通过“饮品+音乐”的方式,向大家传递一种潮流的生活方式,为人们带来的年轻生活态度。
统筹:惠报全媒体记者骆国红
文字:惠报全媒体记者骆国红 谢宝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