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打卡!东坡寓惠遗迹标识小景观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做好东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营造浓厚的东坡文化宣传氛围,配合做好我市5月19日举办的“2024寻迹东坡--惠州City walk徒步活动”,在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的支持指导下,惠城区在活动沿途涉及的11个东坡寓惠遗迹点(汤泉、大云寺、元妙观、永福寺旧址、西湖、放生池、太守东堂、横水渡码头、合江楼、东坡故居、钓矶石)制作了东坡寓惠主题小景观,成为市民参与活动的打卡点,让市民近距离了解东坡寓惠文化。

现在跟着小编一起来

打卡苏迹点标识小景观吧

↓↓↓

  汤泉(白水山)

  白水山即今汤泉,位于惠州城西北部郊区,隐身于三面环山的泽谷之中。

  苏东坡寓惠期间,曾三次畅游汤泉。留下“一洗胸中九云梦”“汤泉吐艳镜光开,白水飞虹带雨来”等传世佳句。宋及后世文人逸士纷纷慕名而来,唐庚、杨万里、屈大均、宋湘等文豪先后来到汤泉,并写下动人诗篇。原本具有优美自然景观的惠州汤泉因此越发富含人文气息,拥有“岭南第一汤”的美誉。

  大云寺

  大云寺始建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得名于《大云经》。

  大云寺坐西向东,滚滚奔涌的东江从寺前流过,四野空旷,唯寺为尊。据民国版《博罗县志·古迹》记载:“大云寺,在水北,与白鹤峰对。寺废,地皆为民居,后乡人改寺为菊潭庵,今存。”苏东坡曾与好友程乡令侯晋叔、归善簿谭汲来此畅游,并在水北荔枝浦吃荔枝,留有佳作。

浣溪沙

罗袜空飞洛浦尘。

锦袍不见谪仙人。

携壶藉草亦天真。

玉粉轻黄千岁药,

雪花浮动万家春。

醉归江路野梅新。

  元妙观

  元妙观,旧称天庆观,始建于唐天宝七年(748)。苏东坡寓惠期间,与天庆观道士何宗一过从甚密,不仅“同游罗浮道院及栖禅精舍”,还为天庆观题“丰湖福地”。

  元妙观大门额题“元妙古观”,楹联“惠府三清境,丰湖众妙门”。大门右侧有“九紫”石碑,寓意紫气东来。大门廊柱楹联“元来紫府开唐代,妙有丰湖隔俗缘”。联语道出了元妙观“妙绝惠州”。

  永福寺旧址

  永福寺旧址位于丰山脚下,始建于唐代,是惠州著名佛教丛林。在苏东坡寓惠前,惠州太守陈偁提出“惠阳八景”,其中“野寺岚烟”一景,就是指永福寺。

  苏东坡与永福寺主持通长老相交甚厚。通长老募建寺中海会殿,苏东坡为作《海会殿上梁文》并“助三十缗足,令起寝堂”,又募资买寺旁水陂筑池放生。苏东坡还为永福寺题匾“万山第一”。苏东坡海南遇赦北归,通长老与另外两位僧人昙颖、祖堂追饯至清远峡,情义可见。

  永福寺在抗战时期被侵华日军炸毁,2000年在红花湖异地重建。旧址前的古菩提树,枝叶繁茂,亭亭如盖。

  惠州西湖

  苏东坡寓惠之前,惠州西湖被称之为丰湖。宋绍圣三年(1096),苏东坡写下“西湖不欲往,暮树号寒鸦”,从此丰湖改名为西湖并沿用至今。古代文人曾把苏东坡称为“西湖长”,有曰“东坡到处有西湖”。苏东坡不吝才情吟唱惠州西湖,称其“山水秀邃”,留下《江月五首》等著名诗作。

  惠州西湖有苏堤、西新桥、朝云墓、六如亭等蜚声海内外的“苏迹”,湖面烟波浩淼,湖岸弯环曲折,湖上洲屿点缀,风景如画,素有“苎萝西子”之美誉,是著名的5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胜地。

  放生池

  放生池在原永福寺(今丰山)前,苏东坡寓惠时所筑,直通鳄湖。

  宋绍圣二年(1095),苏东坡向表兄程正辅和弟苏辙写信,请资助三千缗(每串一千文),在寺前买陂筑放生池。“牢筑下塘,永不开口”。宋绍圣三年(1096)正月初五,苏东坡第三子苏过在放生池放鱼,为已故母亲王闰之祈求冥福。

  清康熙年间,惠州知府刘余霖立“放生池”碑于鳄湖边。乾隆年间,时任知府再立“宋苏文忠公放生湖”碑,每逢节庆佳日,惠人“逐队于湖上,相与放生游泳歌呼嘻笑,以颂公之盛德”。晚清惠州诗人江逢辰有诗:“拜神好到摸仔庙,打鱼莫到放生池”,反映出惠州人对环境与生灵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认识颇深。

  太守东堂

  太守东堂位于梌山,即今中山公园内。

  北宋陈尧佐守惠时,手植荔枝,郡人谓之“将军树”。绍圣三年(1096),苏东坡寓惠期间,曾在此品尝将军荔,并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此诗,将食荔枝的感悟提升至人生志趣,胸怀格局之宽广无人能及,岭南荔枝特别是惠州荔枝从此名满天下。

  横水渡

  古时,惠州府、县两城与西枝江分隔,两江四岸民众来往,全靠木船摆渡,惠州府城有合江渡,地处小东门下, 俗称“横水渡”。

  这里不仅是民众生活出行的码头,还是各处贵客登陆惠州的驿站。宋绍圣元年(1094)十月二日,苏东坡乘船至惠州,就是从此渡上岸,写下诗歌《十月二日初到惠州》。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苏东坡也是在此渡登舟离惠赴海南儋州。苏东坡之前,被贬逐惠州的唐代宰相张锡、杜元颖、牛增孺等,苏东坡之后,宋代宦游惠州的著名诗人唐庚、杨万里、刘克庄等,都曾经以这一渡口做过人生的驿站。横水渡可谓阅尽人间沧桑。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

  合江楼

  合江楼原址在惠州府城、梌山之东,这是苏东坡寓居惠州城的第一站。清王文诰《苏诗总案》:“合江楼在三司行衙之中,为三司按临所居。公到日,有司待以殊礼,暂请居之。”

  苏东坡有《寓居合江楼》诗:“海山葱昽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描绘了合江楼优美的风景和不凡的气象。

  明代惠州府城扩建后,合江楼迁建于小东门上,为城门楼。清屈大均《广东新语》称惠州合江楼为“粤东六楼”之一。2006年,惠州市政府在合江楼原址隔江相望的东岸重建合江楼。

  东坡故居

  东坡故居位于白鹤峰上,依临东江。苏东坡寓惠后在此买地建房,“规作终老计”,这是国内唯一可以明确考证的东坡亲自筹建的故居。宋绍圣四年(1097)二月十四日故居落成,苏东坡自嘉祐寺迁入,遐瞩千里江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三个月后,苏东坡遭贬海南儋州,故居由长子苏迈携家眷留守,直至四年后苏东坡遇赦北归,苏家离惠随苏东坡北上。

  南宋淳熙五年(1178),“惠人以先生之眷眷此邦,即其居建祠祀焉”,白鹤峰东坡故居遂成为东坡祠,被世人奉为“百代观法”之地。

  钓矶石

  惠州白鹤峰下、桥东滨江路外侧,有东坡钓矶石。苏东坡《江郊》诗引说,“惠州归善县治之北,数百步抵江,少西有盘石小潭,可以垂钓。”“盘石”即钓矶石,俗称“石矶头”,旧刻有“钓矶”二字。

  在东坡寓惠生活中,钓矶石是充满野趣欢乐的地方。诗《詹守携酒见过用前韵作诗聊复和之》有云:“箕踞狂歌老瓦盆,燎毛燔肉似羌浑。传呼草市来携客,洒扫渔矶共置樽。”《汲江煎茶》则说:“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苏东坡入住白鹤峰后,曾打算在钓矶石筑钓鱼台,“终朝弄水”,体现了其对美好生活的真情向往和执着追求。

编辑:罗秋玲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