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在全省率先出台园区及主平台建设评价细则

原标题:

惠州在全省率先出台园区及主平台建设评价细则

“3+7”工业园区发展能级不断跃升 吸引力持续增强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工业投资、盘整收储土地面积、供地类签约项目数、规上工业亩均总产值……近日,今年1~4月惠州市千亿级园区评价评分表新鲜“出炉”,通过对这12个评价指标综合比较,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得分”在7个千亿级园区中排名前三,在全市“3+7”工业园区中形成争先进位、你追我赶的干事创业氛围。

  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平台“硬支撑”。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惠州在千亿级园区创新探索建立“红黄绿灯”亮牌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园区及主平台建设评价细则,以亩均投资、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基础设施投入等指标评价园区建设进展,“3+7”工业园区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吸引力不断增强。

  “磁吸力”凸显

  工业园区发展能级不断跃升

  4月9日,广东自贸试验区惠州联动发展区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片区内,深博科技智能终端精密部件研发生产总部项目等4宗产业项目现场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额超20亿元,预计达产总产值超8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4宗项目投资方均为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有3宗计划建设为全国或区域总部项目,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区域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能。

中韩(惠州)产业园道路纵横,高楼林立,今年投产企业将达150家以上。

  优质项目纷至沓来的背后,是惠州“3+7”工业园区“磁吸力”不断提升,企业纷纷“用脚投票”,选择惠州安家落户。

  近年来,惠州坚持制造业当家,集中资源、集中精力持续推动产业项目向“3+7”产业园区集聚,把推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主战场和主引擎。

  数据显示,2023年,惠州“3+7”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323亿元,新签约项目221宗、新动工项目133宗、新投产项目119宗,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282亿元。主平台供应土地面积2660亩,其中,向省争取基础设施专项用地指标1306.6亩,数量居全省前列,完成工业投资14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超额完成省下达增长9.9%的目标任务。

  “目前,我市7个千亿级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产业空间得到充分保障、综合承载力全面提升、制度体系更加完善规范、运营管理更加精准高效、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园区品牌更加响亮提质,集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市工信局工业园区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7个千亿级园区的亩均产出效应稳步提高,发展能级实现质的跃升,3个国家级园区近年来的发展亦“可圈可点”。

  2023年,大亚湾开发区和仲恺高新区双双获评“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基础设施、产业能级持续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制造业当家的家底更厚、竞争力更强。

  今年上半年,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获评省级绿色石化特色产业园区。此前,我市仲恺高新区先后于2021年、2022年获评超高清视频显示、新一代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园区。至此,我市两大国家级产业园区均被评为特色产业园区。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产业项目投产见效按下“加速键”

  在惠城高新区的核心园区东江湾产业园,东江湾大道、鹿岗大道两条主干道顺利完工建成。沿着已经建成的江滨路主路前行,沿途东江的旖旎风光尽收眼底。

  2023年,惠城高新区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全年共完成投资26.05亿元,建成道路41条,道路总长28.04公里,已建成雨污水管网59公里。

位于中韩(惠州)产业园的德赛矽镨项目迅速投产见效,图为员工正在调试产线。

  今年,该园区还将进一步丰富完善园区各片区路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28亿元,建成道路33条,道路总长20.3公里。

  路通则财通。东江湾产业园区建设疏通了“主动脉”,为园区吸引更多企业打开了无限可能。“以往是企业边建设边修路,现在我们是先修路,完善基础设施吸引企业入驻。”惠城高新园党委专职副书记王小龙说。

  2023年,惠城高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相较上年增加了100亿元,增速达25%,被评为广东省五星级园区、广东省首批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惠城区也顺势获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目光转向距惠城高新区30多公里外的中韩(惠州)产业园,站在中韩(惠州)产业园榴岭公园上俯瞰,只见大道通衢、道路纵横,马路两边高楼林立,一派生机勃勃景象。不远处,德赛矽镨一期项目已于今年4月竣工投产。

  “中韩(惠州)产业园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集聚效应,为项目实施提供便利,让项目得以快速竣工投产。”德赛矽镨国内业务事业部副总裁张伟介绍,“今年项目产值有望实现30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约50亿元。”

  短短18个月,就开始产出效益。德赛矽镨是中韩(惠州)产业园产业项目加速投产见效的生动写照。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今年投产企业将达150家以上。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如今中韩(惠州)产业园引进落地的一些产业项目已经陆续开始产出效益,一座产业新城正冉冉升起。

  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项目招进来,还要留得住、发展好,这离不开园区营商环境和运营管理水平的不断优化提升。

  日前召开的全市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推进会提出,全力推进“3+7”工业园区建设,打造“一园区一管理机构一国企平台一融资方案”模式,全面提升园区配套水平,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今年上半年,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获评省级绿色石化特色产业园区。

  项目建设“摘牌即动工”、成立工作专班对项目落户到项目投产进行全过程服务、“一站式、综合式、智能化”服务、“企业办事不出园”、加码医院、学校、公园等公共服务配套……全市“3+7”工业园区纷纷在服务企业上下功夫,不断刷新企业获得感、满意度。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我们在起步区的项目计划年底投产。”大韩化工工业(远东)有限公司董秘李梦迪说。这家从事高分子新材料的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2021年在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拿地,见证了起步区的飞速发展和高效服务,“有工作专班,有牵头人专门服务企业,在协调大使馆、施工证件办理、人才引进等方面,都给予了我们贴心的服务。”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引擎。5月20日,惠城首个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揭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戴德梁行、湾区数字科技产业联盟等7家机构,包括深圳富润通、深圳竹云科技在内的6家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签约入驻。

  “惠州天安数码城一期已引进的81家企业中,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占比超过50%。”天安数码城集团副总裁、惠州天安数码城董事总经理何文介绍,惠州天安数码城二期共5栋产业大厦,约12万平方米正面向全球火热招商中。目前意向企业近60家,重点引进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信息技术、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商务服务、研发设计等高端服务业,着力于构建惠城首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为惠州高质量发展创造新活力,提供新动能。

  惠报全媒体记者 谢宝树 通讯员 周焕顺

编辑:罗秋玲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