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惠州支招:讲好“两山”故事打造“必来一次”品牌

原标题:

专家学者齐聚惠州支招环“两山”示范区建设

讲好“两山”故事打造“必来一次”品牌

  “如果说‘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的标准动作,那环‘两山’示范区建设就是特选动作,这两个动作内在关系很紧密,可以把惠州乡村振兴水平拉得更高。”

  “资源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途径之一,这在环‘两山’示范区建设中非常重要,建议惠州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土地要素进行创新配置,备好政策包,让各界各解其难、各尽其能、各有所获。”

  ……

  6月2日下午,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工作研讨会上,环“两山”示范区建设专业委员会成员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如何推动环“两山”示范区建设提出真知灼见。

  ■邱衍庆(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建设环“两山”示范区要做好7篇文章

邱衍庆。

  “建设环‘两山’示范区要做强环山文章、做专山上文章、做活山下文章、做响品牌文章、做顺协同文章、做实项目文章、做好政策配套支持文章。”邱衍庆表示,做好环“两山”示范区规划,要跳出规划本身,全面梳理思路,提出科学且更具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具体可以从六个方面思考。

  一是从内环到外环的思考。环“两山”示范区建设要注重与深圳都市圈、广州都市圈的外循环,同时与博罗、龙门县城形成内环联动,从打造县域经济角度去兼顾思考环“两山”的产业功能和乡村振兴布局。

  二是从网络到集聚的思考。环“两山”示范区规划要从落地实施角度做集聚化思考,让市、县、镇、村清晰各自承接的任务,实现更好的任务传导和互相配合。

  三是从山上到山下的思考。山上的经济发展能量有限,更多要结合“百千万工程”做活山下多元化经济的规划发展,丰富山下文章的内涵。

  四是从高地到“洼地”的思考,真正将环“两山”示范区打造成“城乡等值发展区域”。

  五是从传统到新质生产力的思考。科技创新、转型升级、资源要素的创新配置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三个途径,博罗副中心要打造高端制造业的产业新城,龙门则要进一步转型升级温泉产业,让各界各解其难、各尽其能、各有所获。

  六是从分治到共治的思考,即将空间、流域、环境、文旅等分治现状进行整合,共同打造整体IP,把共治体系做实。

  ■李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设计赋能“总师”统筹打造高品质项目

李巍。

  “环‘两山’示范区建设,要在整体谋划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小步快跑,边谋边干,像6月2日这么多项目签约、动工就开了个好头。”李巍建议,做好示范区规划建设,要进一步做好产业与空间、策划与招商营销一体化融合。建议边策划、边规划、边招商、边设计、边建设、边营销,快速打造一批引擎项目,加快项目落地。以产业定规模、定空间、定配套,增存结合,打造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培育和引进“链主”企业,以重点项目为基础,延链补链强链。

  设计赋能,强调文化传承与品质打造相融。建议充分挖掘提炼罗浮山、南昆山的传统文化。同时,以特色风貌塑造为抓手,编制县镇村风貌建筑提升指引,强化山水格局,通过设计赋能提升建筑风貌。

  “总师”统筹,以实施“总师制度”促进各项目落地。建议建立高水平团队参与的“总师制度”,实现资金、项目、设计、工序、政策、职能的六个统筹,全流程参与项目设计的前期策划与招商、后期运营与管理,确保打造高品质项目。

  ■李立人(艾奕康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副总裁)

从需求面思考如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李立人。

  “在做环‘两山’示范区规划时,主要还是从供给面去盘点现有资源和潜在机会,但做了这些是否就能吸引客流,游客就会过来?”李立人认为,规划要从需求面的角度,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前置思考客源、游客需求和后期运营等方面内容,使规划设计的道路交通、驿站设计等真正释放出环“两山”示范区的经济效益。

  李立人建议,在规划时要从需求端思考,哪个地方是最有机会打造成现象级的旅游目的地、最有潜力吸引资本和国际知名酒店等品牌过来投资建设,“把它明确出来,并通过环‘两山’品牌IP进行推广,以好的规划设计吸引国内外投资商或高端酒店运营品牌,持续导入人流、资金和高端产品,这样才能把旅游资源转化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张娜娜(广发证券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依托三个优势做好示范区规划建设

张娜娜。

  “什么是环‘两山’的核心竞争力,让我们愿意来,留在这里,这值得我们思考。”张娜娜认为,环“两山”示范区规划建设,不但要挖掘南昆山、罗浮山的特色,还要站在整个惠州来思考,依托三个优势,高位统筹,结合规划思维、市场思维、发展思维打好组合牌,同时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做好环“两山”示范区规划建设文章。

  第一个优势就是山海联动。惠州不但有山,还有海,山海联动是惠州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也是环“两山”示范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抓手。同时,在示范区建设范围内,要充分挖掘其自然资源优势,打造慢行系统,例如观光火车等,让游客可以充分漫游在“两山”中,从而留下来。

  第二个优势是传统文化深厚。要挖掘好中医文化底蕴,用运营思维、宣传思维、品牌思维讲好“两山”故事。可以打造“必来一次”品牌,借助影视宣传力量宣传好罗浮山,开发更多特色手信。

  第三个优势是科技赋能、产业赋能。惠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有产业发展、人口优势,要打好产业牌,抢抓低空经济,联动山海,以产业发展带动人才集聚,为示范区规划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同时,要环境留人、服务留人,发展银发经济,做大中医、温泉等康养产业,把人留下。

  ■丁力(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竞争力中心原主任)

打造招商“磁场”提升旅游产业吸引力

丁力。

  “从旅游业的角度来看,环‘两山’示范区规划主题还要更鲜明、更具张力。”丁力说。

  “根据‘两山’的资源特色,可以做不同的文章,例如南昆山森林温泉资源可与增城、从化打通,学习先进模式,吸引度假型游客。罗浮山则吸引休闲、观光类游客。”丁力建议,建立一个强大的行业服务平台,以发展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思维去解决当前旅游业离散性大、同质内卷的问题,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一头抓市场,一头抓研发,提升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并推动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丁力建议,惠州要抓住融深融湾和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机遇,通过环“两山”示范区建设突出打造惠州特有的比较优势,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招商经验,打造招商“磁场”,提升旅游产业吸引力,让业界尽知惠州是值得来投资、有希望的地方。此外,还要结合“百千万工程”,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水平,给未来的集体经济预留发展空间,推动环“两山”示范区建设变成富民工程。

  ■高怡冰(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企业研究所副所长)

以“科技+文化”赋能产业发展

高怡冰。

  “我们要换位思考,到底谁在这里生活、生产,未来常住人口有多少,短住人口有多少,以此来谋划示范区的规划。”高怡冰认为,环“两山”示范区规划建设,要有完整的产业定位,不但要有旅游业,也要有高端工业产业的导入,要从博罗、龙门两县发展县域经济角度去布局示范区内的产业功能。为此,他建议,梳理示范区范围内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占比,同时考虑现代农业、康养产业等传统产业,以及新业态占比,并以此为依据,做好相应的产业规划。

  “产业的发展还需要科技赋能、文化赋能,我们需要在示范区建设中处处体现科技的力量,展示‘两山’的文化内涵。”高怡冰认为,科技赋能不仅是先进制造业、传统产业、现代农业,最美旅游公路建设也需要科技赋能来提升它的价值含量。在文化赋能方面,则要深入挖掘苏东坡文化、客家文化,与示范区建设融合在一起,真正体现文化内涵。

  此外,还要不断挖掘镇村特色,如盘活区域内空心村闲置农房等资源,激活内在价值,并结合乡村振兴,充分考虑联农带农,提升环“两山”示范区的价值。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邱若蓉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