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州东坡文化大讲堂第四场活动聚焦“东坡三居困境走向乐观人生的道路”
登高望云海 欣然惬平生
“千年东坡·万象鹅城”惠州东坡文化大讲堂第四场活动日前在惠州市博物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导阮忠为惠州市民和广大东坡粉丝带来题为《登高望云海 欣然惬平生——东坡三居困境走向快乐人生的道路》的讲座。
人物简介 阮忠为海南省高校教学名师,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海南苏学研究会会长,著有《中国传统文化演讲三题》《唐宋诗风流别史》《唐宋散文创作风貌与批评》《苏东坡晚年的海南岁月》等多部著作,对苏东坡研究颇有心得。
苏东坡是北宋第一文人
苏东坡曾有诗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认为自己平生功业不在庙堂之上,而在黄州、惠州、儋州的江湖之远。
阮忠围绕“东坡三居困境”,讲述苏东坡在这三座城市的寓居生活,如何活出不愁苦而快意的人生。
阮忠认为,苏东坡一生为官40年,做了40年“三官”——京官、地方官、谪官。苏东坡为官的功业,不在京城,而在地方。特别是苏东坡身为谪官,在人生的困境中,促成他走向平民化。
“我们喜欢的东坡,固然是他的文学艺术才华造就的文艺作品,还有与我们一样的平民情怀。我们爱得更多、更深的是平民苏东坡。”阮忠说,就文学艺术才华,单项论的话,许多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在北宋,论文有“欧苏”,论诗有“苏黄”,论词有“苏辛”,论书法有“苏黄米蔡”,所以论综合实力,苏东坡是北宋第一文人。
以东坡为榜样活出自我
阮忠说,苏东坡三居困境,深陷人生的巨大落差中。他选择换一种活法,做平凡人、隐士、学者;随遇而安,顺其自然,自得其乐。这一过程中,苏东坡做好了五件事:调适心情、计划生活、欣赏自然、享受美食、读书写作。
阮忠举例,苏东坡在惠州写下的《记游松风亭》,“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等句,就是自我释怀的表现。在惠州时说过的“随缘”,在儋州是“随缘委命”。
“苏东坡身居困境,始终坚持文学创作,坚持学术研究,坚持向善助人,最终成就了不朽的自我,深受后人景仰和爱戴。他没有想让自己不朽,却成为‘千古风流,不老东坡’。”阮忠表示,这些对于今天的“苏粉”“坡迷”来说,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身居困境,不妨换一种活法、退一步自宽或是随缘自得。苏东坡在身居困境时曾经以陶渊明为榜样,今天的人不妨以苏东坡为榜样,走向活出自我的人生快乐之路。
此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惠州市博物馆、岭南书院·丰湖书院、市东坡文化协会承办。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通讯员刘巧朋 文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