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一中又有5人被清华、北大录取!

  7月25日,惠州市第一中学五名毕业生回到母校,与老师们分享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的喜悦。其中,林子超被清华大学工科实验班、吴忻玥被清华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林施安美被清华大学设计学类录取,朱正雍被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时如一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录取,他们向辛勤教导自己的老师们表达最真挚的感谢。

五名毕业生合影。从左到右分别是林子超、朱正雍、时如一、吴忻玥、林施安美。

  林子超 要看考试中暴露哪些知识点的漏洞,将漏洞补起来

  “兴趣很重要,初中开始我就比较喜欢学理科,步入高中后我发现,我对物化生是最有兴趣的,想要探究学科背后的原理。”林子超被清华大学录取,坦言是兴趣指引自己高一选择理科。因为喜欢理科,林子超积极参加理科竞赛,并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广东赛区)获得一等奖。

  林子超喜欢以长跑运动的方式缓解学习压力。“高中时,我每周会在学校跑两到三次,一次大概2000米,运动后压力通过汗水排出来,感觉太舒服了,浑身轻松。”林子超表示,高中三年是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要重视基础,打好基础才能将知识延伸,把知识记在脑中灵活运用。“高三上学期的时候,我学习不是很好,成绩也在往下滑。我一开始很焦虑,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想明白了,其实成绩并不是那么重要,要看考试中暴露了哪些知识点的漏洞,将漏洞补起来就好了。”林子超说,学校老师对自己的帮助也很大,记得自己在一次模拟考后,与老师面对面讨论自己的错误,刚开始心情很激动,但在老师的安抚、指导下,自己敢于直面应对考试紧张的心态。

  朱正雍 理解理论知识,提升做题正确率

  “收到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就想和老师们分享喜悦。”朱正雍被北京大学录取,将就读计算机系。他计划大学四年认真学习,并准备考研,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自己的优势科目物理上,朱正雍分享了他的学习经验。“考试题目比较公式化、套路化的,把课本知识学好,将理论知识理解后,做题会很快,再把做题正确率提升上去,那么物理成绩就会显著提高。”课后,朱正雍也会与同学们踢足球,缓解高三备考的压力。

  他表示,高中三年,老师帮助他良多,在学习上,老师时刻关注他的学习弱项,查漏补缺;生活中,关心他的心理状态,发现他迷茫时,指导他调整好心态、走出低谷。

  吴忻玥 打好知识基础,多探讨问题

  “我对人文方面有浓厚的兴趣,在高一分科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更加擅长文科。”吴忻玥表示,对于文科生来说,数学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她数学比较薄弱,在高二、高三的时候,便紧跟着老师一轮轮地复习,攻克这个薄弱的学科。“我觉得文科首先要打好基础,多背诵,多找老师探讨问题。”吴忻玥被清华大学录取,如愿就读中文系让喜爱文学的她感觉美梦成真了。高中三年,让吴忻玥印象最深的是高考考完历史学科的时候,有一道大题没有写完,自己一下子就崩溃了。当时已在机场的历史老师得知消息为了她专门赶回来,陪她在操场散步,不断鼓励她让她逐渐平复心情。

  文/图:惠报全媒体记者蓝斐菲 钟玮

编辑:罗秋玲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