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聚焦疑难危重症诊治 构筑聚才引智新高地
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白色战袍,奋战在与疾病斗争的战场上,每一次的争分夺秒,每一趟的冒险逆行,只为了让生的希望多一些。他们依托精湛的医疗技术守护患者健康,他们是平凡生活里不凡的英雄——医生。在“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进市中心人民医院,通过实地采访,感受医生团队建设的成功实践与优秀医师风采。
人才兴院
培育医疗“尖子生”,救治疑难重症能力的CMI值高于全省三级医院平均水平
锚定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目标,市中心人民医院不断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近年来更是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加强科研创新和人才引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金程表示,为充分发挥医院作为惠州三甲医院的“龙头”地位,医院党委依托人才团队,把握医学中心、医疗中心和市域龙头科室的功能定位,围绕“群众看病就医防病急难愁盼、影响群众健康的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填补我市空白新技术新项目”为主线,注重技术、服务、科研创新,加大力度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专科能力。他介绍,在一批高精尖人才的努力奋斗下,医院已培育了一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和1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为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该院“引才、育才、用才”三管齐下。金程介绍,医院党委深入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把人才建设放在医院发展的核心位置,坚持为党育才、党管人才、人才强院发展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引进、培育、使用、评价、服务、激励全链条机制体制,悉心引才,倾心育才,精心用才,致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在临床和科研两个领域均有着扎实功底的骨干力量。2019年至今,医院自主培养了13名在职博士,目前在读博士32人,近80余人取得在职硕士学位。截至目前,医院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人,省名中医2人,市名医20人,市名中医5人。
代表医院救治疑难重症能力的CMI值(病例组合指数)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市中心人民医院把提升疑难危重症诊治能力作为重要抓手,在一班医疗“尖子生”的共同努力下,医院CMI值到2024年第一季度已达到1.26,远高于全省三级医院平均水平。
医师风采
“医”路向前,闪耀不凡。市中心人民医院实力的背后,离不开全院医护人员的坚守,尤其是医师团队。近日,记者走进该院多个科室,采访祝刚、孙春汉、邱华娟、魏崴四位医生,从他们的讲述中感受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力量和温情。
人物档案 祝刚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市中心人民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专业基地主任,脑病中心副主任,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广东省首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惠州市名医。 擅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疗及颅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等高难度手术,尤其擅长于各种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 医者心声 神经外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走出了一条专业发展之路。我将引领科室不断发展,朝着国家重点临床专科的方向不断前进。
祝刚 30年潜心攻坚只为守护“生命中枢”
潜心精耕 救治危重疑难患者
大脑是神经中枢,在这些部位做手术,堪称在刀尖跳舞,每一步都惊心动魄。成立于1995年的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汇聚了一群“刀尖舞者”,他们用精湛的医术创造出一个个奇迹。“领舞”的,就是广东省首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学科带头人祝刚。
大学毕业就加入市中心人民医院,从一名稚嫩的医生到学科带头人,祝刚在神经外科领域的探索之路,不知不觉已经走了近30年。
大脑是人体的“指挥部”,一旦受到损伤,轻则功能缺失,重则危及生命。面对神经外科这一风险大、难度高的领域,祝刚却有信心。多年来,他带领神经外科团队完成了多例高难度、高龄外科手术,成功救治多例危急重症患者。
十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手术,至今仍是神经外科团队难忘的记忆之一。那是一位年轻的小姑娘,因脑干部位长了一颗肿瘤需要接受高难度的开颅手术。由于脑干的构造复杂,一旦手术中稍有差池,患者有可能变成植物人甚至死亡。果不其然,手术挑战很大,每当手术刀碰到关键部位的时候,病人的心跳就会突然间下降,甚至有临近暂停的趋势。为了守护患者的安危,神经外科团队顶住压力,每一步操作都尤为谨慎且缓慢,经过团队30多个小时的艰难奋战,终于成功摘除了肿瘤。这样的故事,在神经外科的临床诊疗中不胜枚举。
阔步向前 引领学科高质量发展
作为学科带头人,祝刚深知,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与人才的培养,他积极推动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断突破技术瓶颈。近年来,科室广泛开展包括脑血管疾病、中枢系统肿瘤(包括颅脑及椎管内肿瘤)、功能神经外科、先天畸形以及颅脑创伤、高血压脑出血等治疗。其中在惠州率先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复杂动脉瘤栓塞、动脉瘤显微外科夹闭以及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多项技术项目甚至处于广东省前列,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
在祝刚以及多任学科带头人的共同引领下,该院神经外科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不仅多项技术领域实现了巨大的跨越,更成了惠州乃至广东地区神经外科的标杆,发展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2018年,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导成立了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联盟。目前,联盟单位已发展至十余家,辐射地区涵盖惠州、河源、汕尾等地,助力提升培养基层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
三十载春秋,祝刚在神经外科领域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未来,他会继续以满腔的热情为医疗事业贡献力量,让生命之光闪耀。
人物档案 孙春汉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市中心人民医院副院长,脊柱外科专家。惠州市名医,市管拔尖人才。 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脊柱退行性疾病的诊疗,脊柱侧弯、后凸畸形的矫形,在惠州地区率先开展多项脊柱新技术及推广多项脊柱微创技术。 医者心声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这是冰心作家的一句名言,也是我在从医过程中一直勉励自己的一句话。作为医生,我们既要不畏艰难险阻,勇攀医学高峰,同时要始终敬畏疾病、敬畏生命,在治病救人中加强人文关怀。
孙春汉 妙手仁心修复生命的脊梁
挑战医学难题 开展多项高难度手术
孙春汉与医学的结缘,始于一个关于武侠的“少年梦”。中学时代,他深受武侠小说中关于侠之大者济世安民的故事影响,梦想以一身医术,悬壶济世,解人间疾苦。正是这份初心指引着他踏上医学的征途。
从医以来,在脊柱外科这片学术领域,孙春汉深耕细作,不断突破。他擅长颈椎病、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精准诊疗,更在脊柱侧弯畸形矫形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作为惠州地区最早一批投身于脊柱疾病研究的医生,他带领团队在本地区开展了一系列高难度的脊柱手术,为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治疗希望。
加入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无疑让孙春汉在脊柱外科领域的深厚造诣有了充分发挥的用武之地。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是广东省上世纪90年代初期第一批重点专科之一,现已发展成为惠州唯一的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整体技术实力实现了质的飞跃。科室不仅人才辈出,而且拥有O臂导航系统及超声骨刀等高尖端的脊柱外科治疗利器,大家各司其职,在这片医学的沃土上大放异彩。
心系患者健康 大力推广脊柱微创技术
在精准医疗的背景下,孙春汉捕捉到了微创技术的前景。其实早在十年前,他就认为微创技术将成为未来脊柱外科的主流趋势。作为惠州地区脊柱外科的先驱者之一,他带领团队推广脊柱微创技术,从PVP、PKP技术到椎间孔镜技术再到后来的UBE技术,造福了许多脊柱疾病患者。
近年来,脊柱外科专家团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青少年脊柱侧弯畸形、半椎体畸形等复杂脊柱畸形的诊疗中。不久前,脊柱外科团队在麻醉科手术室、PICU等多学科紧密配合下,成功为4岁的先天性脊柱半椎体侧弯畸形患儿伊伊(化名)实施矫形手术,打破了惠州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的最小年龄记录。
孙春汉表示,此例高难度脊柱矫形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脊柱外科的综合治疗能力走在了省内前列。
孙春汉相信,随着市中心人民医院对脊柱外科的重视不断加强,科室将不断创新发展,团队也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舞台,以医术为笔,以仁心为墨,脊柱外科诊疗团队将在生命的画卷上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图景。
人物档案 邱华娟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妇科副主任兼妇科一区、二区、三区主任。 擅长妇科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宫颈相关疾病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DIE及不孕症相关手术、妇科疑难杂症治疗等。 医者心声 愿我们科室与医院携手并进,引领惠州医疗服务迈向更高的水平,期待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进一步提升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医疗技术实力,让每一位患者都能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邱华娟 不断解锁新技术 守护女性健康
因热爱而选择 因选择而深耕
成长在医院家属楼的邱华娟,从小便怀揣医生梦想。自1998年进入市中心人民医院以来,她26年如一日,用满腔热情、精湛医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路初心,巾帼守护”的深刻内涵。
邱华娟的从医故事,始于一个简单而纯粹的梦想。自小在医院长大的她,目睹了医生们如何用医术拯救生命、用爱心抚慰伤痛,便渐渐在心底埋下从医的种子。随着年岁的增长,她学医的想法愈发坚定,最终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医学专业,踏上医学之路。
大学毕业后,邱华娟进入市中心人民医院工作,正式开启医路生涯,在妇科这一领域一干就是26年,如今已是妇科副主任兼妇科一区、二区、三区主任。她坚持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学科带头人、院长纪燕琴的带领下,她和妇科团队在惠州率先开展宫腔镜电切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等恶性肿瘤高难度微创手术,填补了惠州地区多项技术空白。该院妇科现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
从微创到无创 只为造福患者
邱华娟擅长妇科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更在肿瘤晚期姑息治疗方面有着较高造诣。面对妇科疑难杂症,她从不轻言放弃,总是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她深知,微创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革新,更是对患者身心双重关怀的体现。从最初的观摩学习到后来的独立开展,她一步步助推市中心人民医院妇科微创技术的发展,让患者在更小的创伤下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如今,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她都能以流畅的手法完成微创手术,为无数女性患者带来了福音。
除了开展微创治疗外,邱华娟与团队还积极探索妇科肿瘤的无创治疗手段。近年来,妇科引入了高强度聚焦超声(简称海扶刀)消融治疗肿瘤技术。这一技术如同一把无形的手术刀,能够在不损伤正常组织的情况下精准消灭肿瘤。对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妇科疾病患者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未来,她将继续用行动诠释“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用一项项高水平技术织就一张张守护女性健康的网。
人物档案 魏崴 主任医师,市中心人民医院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 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胸部疾病微创手术及胸部肿瘤(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肺结节的诊治。 医者心声 医生这个职业责任重大,工作作风必须慎之又慎,所以一定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工作状态,力求做到“事无巨细,精益求精”,无愧于心。
魏崴 挑战高难度手术填补本地空白
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临床新知识
从小受父亲的熏陶,魏崴很小就萌生了做医生的梦想,他深知,医生这份职业承载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带着满腔热情,他选择了医学之路并与外科结缘,义无反顾投身于一场场手术刀下的“生死博弈”。
学医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旅途。1998年,魏崴从广州医学院毕业。他回忆,当时学校的校长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正因此,他的毕业证书上至今仍清晰可见钟南山院士的签章。
毕业后,魏崴投入到胸心外科临床工作中,在临床服务中他发现,医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科,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2009年,魏崴选择到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进修微创胸外科。这次进修进一步联结了理论与实践,让他的医术更加炉火纯青。
加入市中心人民医院,在这片广阔的医学沃土,魏崴见证了医院发展的许多辉煌瞬间。他所在的胸外科,是“十四五”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胸外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是广东省胸外科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委员、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常委、市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主委单位。这里还是我市唯一的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胸心外科专业)基地,唯一胸外科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唯一广东省胸腔镜诊疗技术能力(四级)资质单位。
学以致用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从事胸心外科临床工作26年,魏崴不断攻坚克难,除了手术切除治疗外,还对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综合治疗,包括术前新辅助治疗、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亦有较深入研究。
胸腔镜微创手术,是胸外科持续拓展的领域。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微创手术能大大降低创伤,加速康复。近年来,科室团队在惠州地区率先开展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复合肺叶切除术、袖式肺叶切除术、肺段及肺亚段切除术、全肺切除术、食管癌切除术等多项全胸腔镜术式,填补了本地区诸多技术空白,基本实现普胸疾病胸腔镜微创术式的全覆盖。
我市首例3D胸腔镜剑突下入路肺肿瘤切除术、首例3D胸腔镜下新辅助治疗后右肺中叶中央型肺癌袖式切除术、首例胸腔镜下肺韧带入路复杂肺段(LS10)切除术……多年来,他关注学科的前沿技术及新进展,带领团队开展了多项新技术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社会效益。
作为科室主任,魏崴希望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传授给更多的后辈,也希望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共同为胸心外科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 邬玉婷
通讯员曾怡婷 李广照 周婷婷
图由市中心人民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