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州全面开展“党群同心,信号升格”专项行动
以“数”赋能 以“数”兴业 以“数”惠民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在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党建与基站建设深度融合,正开启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新篇章。随着园区不断新建、改扩建基站,有效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的“信号堵点”问题,也为园区未来引进通信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企业落户提供了有力的通信信号支撑。
去年以来,惠州全面开展“党群同心,信号升格”专项行动,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分公司(以下简称“惠州铁塔”)以党建为引领,将数字中国战略理念贯穿基站建设全过程,通过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夯实了通信基础设施,推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扩容提速发展,为惠州产业发展提供了硬核支撑,赋能数字经济释放新活力,助力广大人民群众畅享信息服务美好生活。
7月3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对外公布《关于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亮出28条举措,为惠州量身定制政策“大礼包”。同时,也为惠州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为基站建设、通信技术发展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党建引领
基层干部走村入户解决通信难点
“多亏了‘党群同心,信号升格’提供契机,让我们能与区科工信、组织部门和惠州铁塔联动,利用这个平台对村民进行了一次基站建设的科普教育,困扰了部分村民多年的上网难题,终于要解决了!”惠城区横沥镇翟村村有关负责人感叹道。
这次联动,结缘于“党群同心,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去年以来,惠州建立了市、县(区)两级工作专班机制,以“党群同心”为指引,由组织部门牵头统筹,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工信、住建、城管、园林等相关部门及惠州铁塔、各乡镇(街道)积极参与基站建设;以“信号升格”为目标,为政府、市场、企业等多元主体提供平台,有效解决全市数百个通信基站建设难点问题,有力地促进信息消费、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日前,仲恺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党建工作办主任陈春雷主持召开了“党群同心,信号升格”工程推进会。仲恺高新区各街道、产业园的组织委员将所在辖区困扰百姓、企业通信问题的38个基站点位逐一列表,说明困难及解决方案。现场,惠州铁塔、惠州移动公司对基站点位进行分析研判,对涉及的用地争议、重新选址、等待评审、施工排期等问题当场研究解决办法,切实保障了各个问题点位顺利施工。7月初,会议研判的38个基站点位全部实现施工。至此,仲恺高新区“党群同心,信号升格”工程全区303个点位实现签约、施工“双100%”。开通站点256个,开通率84.49%。
各工作组、铁塔公司员工夜以继日开展站点建设工作。
“如果只有我们的力量肯定是不可能在短短半个月内完成这38个基站动工的,多亏了区党建工作办统筹各乡镇(街道)、村(居)的组织委员发挥地缘、人缘和资源优势,有力推动了工作进展。”惠州铁塔有关负责人说。
“党群同心,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一次重大考验,有力激活党组织系统的“神经末梢”,成为锤炼和检验党员干部的“实战场”。全市各乡镇(街道)党员干部走村入户了解通信难点痛点,切实解决群众、企业面临的困难。同时,开展政策宣传,一方面为群众科普电磁辐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大力宣传“网通财通”的理念,在有效带动群众积极配合基站建设的同时,也让群众认识到网络信息畅通对致富很有帮助。
在协调联动机制保障和群众的支持下,惠州基站选址效率提升5倍,今年前4个月基站交付量超2023年全年总和。“党群同心,信号升格”专项行动的实践,有力推动各级基层党组织立标杆、聚民心、提效率,是惠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生动注脚。接下来,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加大对偏远地区的网络建设力度,为偏远地区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提供网络基础。
助力经济
激活数字产业发展新引擎
坚实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
在德赛西威智能网联惠南工业园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内,一幕幕智能制造的盛景正在生动上演:机械手臂以精准的节奏自动完成上下料;AGV智能小车在错综复杂的路径上灵活穿梭,实现物料搬运的智能化与高效化;3D检测设备则以惊人的精度和速度,对每一件产品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质量检测,确保品质。
在数字化的加持下,提质增效成果全面显现。据统计,与2020年相比,德赛西威人均产值提升30%以上,运营效率提升40%以上,单位耗能减少30%以上。
惠州立足打造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集群,推动163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仲恺高新区5G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和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有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品牌项目18个、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21个。涌现了TCL、德赛西威、蓝微电子、中海油、中建钢构、利元亨等一批企业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项目,实现5G/千兆光网在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中应用落地,覆盖了柔性制造、智慧石化、视觉识别、网联汽车、协同制造、智慧园区、智慧电厂等应用场景。
2023年,惠州通过国家“千兆城市”评估。截至目前,已建成5G基站超1.7万座,规模位居全省第五(居广深莞佛后),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100%(按2023年“千兆城市”评价指标,指定的100个左右的重点场所清单)。
今年《意见》出台,赋予惠州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的战略定位,为惠州打造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图”,给惠州数字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当前,惠州正积极抢抓产业风口,大力推动企业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将“惠州智造”打造成一张靓丽名片。惠州以此为契机,将加快5G及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网联汽车、新型储能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计划到2027年,数字化转型实现新突破,累计推动400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建成50个国家级、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项目。
“我们将继续推动基站建设,完成覆盖全市的3449个基站,夯实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支撑惠州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为推动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贡献铁塔力量。”惠州铁塔有关负责人说。
乡村振兴
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
镇隆荔枝、沥林碌鹅、莲湖村秘制窑鸡、矮陂梅菜、大岚蜜柚、蔗埔柠檬……一年四季,惠州各地的农特产品随着电商直播走向全国各地,通信技术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打开了农村群众的“致富门”。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之一,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惠州不断提升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能力,推动数字乡村提速提质,为“百千万工程”增添新动能,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
“这是我们莲湖村的秘制窑鸡,鲜嫩多汁,引爆味蕾!”“好山好水出好菜,我们莲湖村种植的花菜、包菜,格外鲜甜,绝对让你吃过还想吃!”日前,在博罗县罗阳街道莲湖村网络强村电商直播基地,惠州本地网络名人、直播带货达人严国球(@保安波仔)与基地主播在抖音开展了首场直播。
“如今网速快,网络质量稳定,直播不会突然下线或者出现卡断的情况。”不少在乡镇直播的主播说。
截至2023年11月,惠州全市农村光纤用户累计达107万户,建设农村光纤线缆9.5万皮长公里,20户以上自然村光网覆盖率达100%,具备千兆光网接入能力,基本实现城乡同网同速。农村地区已累计建成9525个4G基站和4944个5G基站,逐步延伸覆盖。
仲恺高新区潼侨镇金星村依托“百千万工程”打造文化产业街和华侨茶文化农业公园,基站建设工作快速解决了产业街信号弱的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村民收入;惠城区芦洲镇芦村村补充近10公里的光缆家宽资源,如今,村里家宽使用率54%,电视搭载率100%,在优质网络的加持下,村民做起了农产品直播带货、旅游业视频推广等产业;在仲恺高新区沥林镇沥林村,顺畅的网络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投入到直播和短视频制作中,“村播”已逐渐成为村民创业就业致富的新路径……
仲恺沥林镇企岭村新建的基站。
在乡村治理上,通过网络接入村内重点卡口监控视频,实现全景视图实时监控,村务治理实现数智化;依托通信技术平台,实现线上智慧医疗与智慧看家,足不出户可看病、不入家门知家情,真正实现乡村治理数智化。
今年,省委决定规划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环‘两山’示范区”),将其作为推动“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该片区包括惠州的博罗、龙门等地,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花园、世界级森林温泉康养目的地、岭南特色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城乡等值发展实验区。对博罗、龙门乃至惠州来说,建设环“两山”示范区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紧抓新机遇、担负新使命的惠州,必将勇立潮头,乘风破浪。
在此进程中,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升级更是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与广阔空间。它将作为强大的支撑力量,深度融合于环“两山”示范区的每一个角落,以智能化、信息化为翼,赋能生态旅游、健康养生、现代农业、乡村治理等多个领域,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升级。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