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州新闻界共庆第二十五个中国记者节
“老记”下乡联合采访 讲好“百千万工程”故事
时代在变,技术在变,传播方式在变,但一往无前的脚步不变。
11月8日,“勇担新使命 汇聚‘融’能量”——惠州新闻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庆祝第二十五个中国记者节座谈会在龙门县永汉镇举行。来自惠州日报社、惠州市广播电视台、驻惠媒体、各县(区)融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担当媒体责任,汇聚融媒能量,奋楫笃行再出发。
不断学习拥抱融媒新时代
追溯报人报史,讲述行业故事,抒怀新闻理想……座谈会上,来自省级驻惠媒体、惠州日报社、惠州市广播电视台、各县(区)融媒体的新闻工作者结合自己的从业经验,分享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切体会。
唐小景
作为一名“95后”、入行仅2年的新媒体人,惠州日报社视觉中心主持人唐小景分享了自己从事轻直播的经历和感触。“我认为新闻工作者要勇于拥抱互联网,勇于面对行业中不断出现的新鲜事物,紧跟时代步伐。轻直播就是一种很好的传播方式。”唐小景认为,主流媒体要勇于创新,和时代接轨,在众多声音中占据主流地位,更有力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廖建珠
“其实每年到了这一天,我都会思考一个问题,我为什么做记者?”惠州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全媒编辑部副主编廖建珠回忆了自己从业以来的诸多采访画面,和在座同行分享了作为记者的力量及自身对媒体行业发展变化的感受。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要坚守新闻的真实底线,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信息的海洋中屹立不倒,成为引导社会舆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罗锐
“不管外面环境怎样变化,不管我们从业有多久,都不能忘了我们的看家本领,要坚持内容为王,不断提升新闻采编业务能力。”南方日报惠州新闻部副主任罗锐表示,近年来社会发展变化很快,媒体融合发展步伐很快。作为媒体人要永葆初心,要有拼劲和冲劲,要保持对变化的好奇和敏感,不断学习。
卢伟
“近年来,随着媒体传播格局和途径的深刻变化,我们进入了融媒体时代。”“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融媒体全新运行模式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香港商报广东办副主任卢伟深有感触。在原有的视频素材拍摄、稿件写作的基础上,他的工作增加了照片拍摄、现场快报的发布、短视频的制作,出勤设备也增加了相机,包括无人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做的便是不断学习。”
姚志玲
“如何让主流媒体影响力更大,传播力更强?唯有自我革命。”龙门县融媒体中心主任姚志玲说。接下来,龙门县融媒体中心将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发挥县级融媒贴近基层的优势,立足本土、深耕一线,突出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主题报道;坚持“内容为王、服务为要”,以用户为中心,深化内容供给侧改革,丰富表现形式,最大限度赢得用户,占领主流舆论主阵地。
联合采访真切感受实施“百千万工程”带来的变化
走进鹤湖围客家围楼,近距离触摸古村落的文化底蕴;在“红色村”低冚村,感受“聚和堂”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红色低冚的炽热初心;在白芒坑革命旧址,广东省首部大型战争实景剧《粤是故乡名》,再现当年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畅玩鹿鹰园,体会“愉悦龙门”的快乐……
座谈会结束后,与会媒体还在龙门县永汉镇、平陵街道、龙江镇开展了“助力‘百千万工程’ 赋能高质量发展”联合采访暨庆祝第25个中国记者节活动。媒体代表们一路走一路采一路记录,感受“百千万工程”给龙门乡村带来的变化。
11月8日,省市县(区)媒体记者来到永汉镇低冚村采风。 本组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今年是我在仲恺从事新闻工作的第18个年头,很高兴能和各位媒体朋友、同行一起共度记者节。”仲恺高新区新闻中心主任张曼平说,当前,惠州已经吹响了加快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号角,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规划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在这种背景下来到龙门,参观感受龙门的红色历史和文化资源,对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龙门篇章”有了更加真切的体会,对新闻工作者担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收获满满。
“我感受最大的就是‘变化’,‘百千万工程’带给龙门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广州日报惠州记者站站长陈明说。作为驻惠媒体,他曾多次到过龙门。而本次联合采访,从永汉镇到平陵街道再到龙江镇,和当地百姓面对面交流,他进一步真切感受到了龙门在基础设施、文旅融合、交通、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变化。而这种变化,随着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的建设将更加明显。“座谈会+联合采访的形式大大丰富了记者节的内涵,我收获很多。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关注大型战争实景剧《粤是故乡名》、鹿鹰园等文旅项目,为惠州推进‘百千万工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惠州日报记者龚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