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惠州32-5平台膜脱碳项目建成

原标题:

惠州32-5平台膜脱碳项目建成

是我国首个海上膜脱碳示范工程项目,可年封存二氧化碳6000吨

  惠州日报讯 (记者匡湘鄂 通讯员牟银滔)12月17日,记者从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获悉,我国首个海上膜脱碳示范工程项目——惠州32-5平台伴生气回收脱碳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全面建成投用。该项目每年可回收伴生气超1800万立方米,封存二氧化碳6000吨,对于探索发展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和海洋碳汇技术,打造世界一流清洁低碳综合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惠州32-5平台全景图。惠州日报记者匡湘鄂 通讯员牟银滔 摄

  海上平台原油开采往往会同时释放“伴生气”,其主要成分虽然为甲烷,与天然气类似,但由于气量较少,经济性不高,通常采取直接放空或燃烧处理。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以惠州32-5平台为试点量身打造二氧化碳高效捕集装置及回注、封存技术体系,实现伴生气高效脱碳、回收、利用。伴生二氧化碳经捕获、分离、压缩后回注海底地层实现永久封存,大大减少能源浪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项目首次实现我国自主研发的膜分离设备在海上油气田脱碳项目的应用,利用新型膜脱碳技术对高含二氧化碳伴生气进行脱碳回收,烃回收率达到90%以上。伴生气可有效转化为燃气发电机所需燃料,日产量超2万立方米,所捕集的二氧化碳则直接封存至海底地层,从而实现海上平台节能减排。此外,该装置采用多分离单元模块化集成工艺,体积减小30%~40%,重量降低30%~40%,具有占用空间小、工艺简单、安装方便、能耗低等特点,更适合海上平台现场实际,可有效解决深远海伴生气治理的难题。

  项目应用同井注采工艺将分离出的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增压,并回注至井下进行永久封存,成功实现国内首次将同井采注工艺技术应用于二氧化碳回注封存。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综合研究海上油气田储层适宜性、盖层封闭性、封存能力等因素,优选出埋存浅、储层物性好、注入能力好的地层用于二氧化碳封存。通过封隔油井生产层与注气层,项目在同一口井内同时实现采油和二氧化碳回注封存,有效解决海上平台井槽资源受限难题,提高了海上油田开发和碳封存的灵活性和可行性,具有极强的经济性和推广性,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技术体系。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